蔡登山專文:「史達林八字鬚如亂柴」─那些親歷史事的北洋人物

2022-04-26 05:50

? 人氣

作者以前清縉紳仕宦於民國,自1912年北京政府成立之初入閣,到1926年北伐戰爭發動之前「出局」,幾於和北洋軍閥的統治相始終,並且長期處於高層政治和派系傾軋的焦點位次,對於這期間的軍政外交重大事件,多為親歷,或因特殊身份和廣泛交往而洞悉內情,故所述詳實有徵,有其不可多得之史料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洋軍閥中皖系以段祺瑞為領袖,段祺瑞被稱為北洋虎將,以「三造共和」著稱於世,為民國初年的顯赫人物,曾經左右中國政局。而在段祺瑞幕府中則以徐樹錚、曾毓雋為謀主。曾毓雋是文士,徐樹錚是武將,兩人可說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俗稱「軍師」,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曾毓雋後來做到北洋政府的交通部總長,成為一代北洋重臣。

曾毓雋(1875—1967)譜名以烺,字雲霈。祖籍福建省長樂縣,後遷居閩縣(福州市區)孝義巷。曾毓雋在清末曾任京兆良鄉知縣,後升道員。宣統二年(1910)春,曾毓雋至江蘇清江浦(今淮陰縣)投靠江北提督段祺瑞,任總文案兼管糧餉局,深得賞識,被保薦為道員,不久,升任郵傳部參事。武昌首義後,曾毓雋隨段祺瑞由京南下漢口,出任北洋軍第一軍軍需官,在此期間他和徐樹錚、靳雲鵬、傅良佐等人參預機密,積極參加了南北議和及通電逼宮等一系列重大活動。袁世凱竊國後,由於段祺瑞的力薦,曾毓雋入交通部任僉事。他極力結交梁士詒、曹汝霖等舊交通系要人,旋升任交通部次長。1914年後,袁世凱與段祺瑞的不和日趨浮上檯面,曾毓雋因支持段祺瑞「拒不勸進」而遭袁世凱嫉恨,改任京漢鐵路總辦。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恢復共和制,邀請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曾毓雋返北京幫段祺瑞籌備組閣。黎元洪繼任總統後,段祺瑞仍實際掌握北洋軍政大權,任命曾毓雋為國務院秘書,實質上是段祺瑞的私人秘書。

曾毓雋肖像。(網路圖片)
曾毓雋肖像。(網路圖片)

在後來的府院之爭及張勳復辟事件上,曾毓雋在執行段祺瑞的命令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府院之爭,黎元洪免了段祺瑞的職,為了報復黎元洪,段祺瑞派心腹徐樹錚、曾毓雋勸說張勳派兵進京,驅逐黎元洪下台。各省督軍代表到張勳的駐防地徐州開會,一致推舉張勳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擁戴馮國璋當大總統,恢復段祺瑞總理之職。張勳的代表提出可以出兵,但是要求扶持溥儀復辟。起初,大家沒有答應。僵持良久,徐樹錚、胡嗣瑗等人商量,先假裝答應張勳擁戴溥儀復辟的條件,利用張勳入京,等張勳推翻黎元洪之後,再另想辦法解決張勳。結果,各省督軍代表在一張黃緞子上簽名,同意張勳搞復辟,張勳不知是計,於是派兵入京,打倒了黎元洪,並風風火火地搞了一場復辟。不料,段祺瑞突然在天津馬廠誓師,征討張勳。曾毓雋後來在《回憶錄》之〈憶語隨筆1〉中說:「段祺瑞曾經說過:『張勳帶兵入京打倒黎元洪,是上了我們的當了』。徐樹錚也說過:『張勳是復辟腦袋,先讓他幹,我們才有機會倒黎執政』。」從曾毓雋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張勳其實是上當受騙了。曾毓雋在征討張勳時,任討逆軍司令部軍需處處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