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穎杰觀點:緬懷彭明敏─兼談三種政治態度

2022-04-14 06:50

? 人氣

台獨前輩彭明敏日前往生,他的名言「我如果有李登輝先生的現實的一半、我如果有林洋港先生的功夫的十分之一,我的一生就不會一樣了。」(新新聞資料照)

台獨前輩彭明敏日前往生,他的名言「我如果有李登輝先生的現實的一半、我如果有林洋港先生的功夫的十分之一,我的一生就不會一樣了。」(新新聞資料照)

台獨前輩彭明敏日前辭世,他的名言「我如果有李登輝先生的現實的一半、我如果有林洋港先生的功夫的十分之一,我的一生就不會一樣了。」值此假新聞氾濫、網軍帶風向猖獗的時代,不妨順便談談三種政治態度:陰謀論、現實主義、投機主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陰謀論

典型的陰謀論,就是把一切問題跟責任,都推給政治上的敵方。例如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屠殺平民,但對於「俄羅斯—中國同盟」的支持者而言,這

都是美國在背後全盤操弄,除了把烏克蘭英勇抵抗侵略歸因於美國操弄,連普丁都被說成是被美國玩弄於股掌之中而出兵。對陰謀論者來說,政治上的敵方簡直就是無所不能,其他人都是被動、愚蠢、沒有自主理念,只能等著被操弄、被控制、被利誘。

因此,陰謀論者的下一步,就是推銷忠誠的思想,要求民眾無條件團結效忠他們認定的政治領袖,這樣才能在英明領袖的統治下,對抗無所不能的敵方。當然,充滿陰謀論者的社會環境下,民眾也沒什麼機會深入分析、批判、參與公共政策,就算有表面上的民主選舉,大概也名存實亡。例如日本自從帝國主義時代直到二戰戰敗為止,統治菁英時常利用陰謀論來鞏固國民效忠。或是國民黨逃來台灣之後的宣傳,把一切的責任都推給中國共產黨的陰謀計策,以及民眾、學者、美國政府太愚蠢被共產黨欺騙,對於自身的貪腐失去民心一字不提,就算有錯也是部下太爛,跟英明的蔣總統無關。

李登輝、彭明敏。(新新聞資料照)
李登輝、彭明敏。(新新聞資料照)

二、現實主義

精通現實主義或許是一般政客夢寐以求的能力,講白話一點,就是要能夠精準看風向、帶風向、配合局勢出手、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例如30年前,無論台灣或外國,多數政治人物都在倡議跟中國擴張經貿、技術往來。或是1930年代,歐美政商菁英紛紛跟納粹德國合作發大財。跟陰謀論者比起來,現實主義者應該就是陽謀論者,直接了當用實際利益為準則,吃力不討好的政策等以後再說,反正未來爛攤子爆發,再留給下一任擦屁股。就如同最近輿論時常關心農地工廠,但很少去檢討過去30年來政商集團是如何一路走來搞砸國土空間規劃,產生大量閒置工業用地與住宅。李登輝上台時極度缺乏政治實力背景,在黨內外一連串的挑戰下,不斷鬆綁土地開發來鞏固地位,開啟了台灣土地炒作的時代。對李登輝而言,也許是不得不妥協配合現實局勢,但國土政策混亂的代價則延續到今天。

今年七月,宋楚瑜省長與各縣市長召開省政擴大會議。聲言對中央「已經忍無可忍」的省縣市首長們,發表了五十五項砲打中央的意見,其中十八項都是針對土地而來。部份縣市長抱怨,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劃委員會審查各縣市都市計劃變更案,動作太慢,甚至刁難……高雄大學的案子,就是違反程序提出來的。按一般公立大學的設校程序,是由教育部提出設校計劃,報給行政院,由行政院核准,再找地建校。但高雄大學是民國七十九年由吳敦義市長與當時行政院長郝柏村私下同意的。之後,高雄市即自己規劃楠梓藍田段的援中港為高雄大學所在地,並在高雄形成已經要蓋的「氣氛」。當地地價迅速「由一分地三百萬漲到一千二百萬,漲了四倍,」(楊瑪利,1995)

由於身為執政黨總統候選人的連戰選情告急,而宋楚瑜與陳水扁都贊成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蓋農舍。當時的總統李登輝為拉抬連戰選情,多次召見彭作奎到總統府晤談,要求農委會放寬農地蓋農舍的規定…而國、民兩黨立委在立法院砲聲隆隆,發言修理彭作奎,逼得彭作奎為政策負責請辭。因此,李登輝決意放寬農地蓋農舍的規定,在國、民兩黨委員難得的共識中通過(汪文豪,2012)

假農舍林立,蘭陽平原呈現穿孔式破碎。(網路圖片)
開放農地蓋農舍始於政客的選票需求,李登輝時代開放,農地也成為土地炒作的標的物。圖為宜蘭「假農舍」林立,蘭陽平原呈現穿孔式破碎。(網路圖片)

三、投機主義

投機主義跟現實主義表面上似乎難以區分,或許可用是否守住核心原則來辨別。李登輝執政時雖然大舉鬆綁土地開發,但他並未認同「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之流的話術,李登輝不但公開批判房價炒作,也在《新台灣的主張》裡面明文指出台灣土地炒作問題以及缺乏地方自治跟民眾參與在地規劃。以此,應可認為李登輝的層次仍屬於現實主義,遠高於其他投機主義政客。熟悉日本國情的李登輝應該非常明白,日本早在1969年就廢除高度侵害人權與財產權的區段徵收(實務上日本自從大正時代以來幾乎就沒有施行區段徵收,日文:超過收用),另日本在1974年的「國土利用計畫法」規範壓制地價炒作的措施,以及賦予基層民眾、都道府縣議會、市村町議會的參與、審核的權限。隨後1989年的「土地基本法」明文反對土地投機。至於道路開發,更是在提案發想階段,就必須跟在地市村町基層議會、居民團體共同修訂事業計畫書後,才能提交中央審核。相形之下,台灣投機政客至今把政府高層自行核定區段徵收視為「合作開發」,思想程度大約停留在日本明治時代。

相較於李登輝倡議民眾參與地方自治、國土規劃的正常民主國家觀念,後起的主流台獨政治人物幾乎都在複製蔣家模式,滿口愛國大建設,要民眾服從政黨高層黑箱作業核定的開發案。例如南鐵東移案,居民直到2012年才被通知政府自行修改路線要來徵收土地;大潭三接案產生了「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對投機主義政客而言,民主原則淪落為展演口號之一,就像過去納粹黨崛起時到處騙選票,在勞工的場合罵資本家,在資本家的聚會承諾鎮壓勞工,參加宗教集會時批判無神論者,遇到農民就指責都市腐敗,在中小企業面前則攻擊大企業。其代價就是社會被無限分化,再拿出陰謀論跟愛國口號、大局為重等等來鞏固民心。例如南鐵案部分抗爭戶就被周遭警告,就算抗爭,但為了愛國台獨大業,不准批評民進黨。

國土政策混亂、缺乏民眾參與的後遺症就是,既然所有的建設都不可能脫離土地,睜眼說瞎話的習慣隨之蔓延到其他政策。最近的經典之作應該就是國發會的2050淨零路徑簡報。簡報的第七頁,明顯把製造部門用電碳排偷渡到電力部門,違背溫管法規定的六大部門,重新自創定義,幫製造部門推卸碳排放責任。第六頁的分類又與第七頁不同。無限輪迴自創分類,烏龍旋桌讓人難以查核,避而不談早在2020年10月環保署第二期溫室氣體管制公聽會制定的2025年六大部門碳排目標。而整體的框架,又自行預設2050年全國用電量比2020年倍增,一路從三接公投以來,維持由政黨高層指鹿為馬,黑箱設定國家發展框架,再派社會賢達去「社會溝通」要民眾聽話(參見「自相矛盾的減碳政策將走向何方?」)。

淨零路徑規劃(國發會)
淨零路徑規劃成了政客的空包彈。(國發會)

四、意識形態

綜上,現實主義與投機主義的差異為:現實主義政治人物擁有認識狀況的能力並守住核心意識形態,以及至少願意面對爛攤子現實,改變過去作法。例如西方國家政治人物近年來陸續開始防備、制裁中國與俄羅斯、李登輝強調基層民眾參與地方規劃(社區總體營造勉強可以視為李登輝幫民間社會開的一道防火牆,或多或少隔離金權勢力)。可惜,後繼的投機主義者也只是把他當成吉祥物供奉而不會去執行。因此,投機主義政客在意識形態的層次上往往呈現出雜亂無章,一邊喊民主自由口號,一邊歌頌強制徵收私人土地,又自稱尊重市場機制與私人財產;上個月還在呼籲減碳環保生態,這個月就公然幫製造部門掩飾碳排責任,把剷除農地綠地當成德政,翻來覆去,無非是不敢得罪政商高層。再以社子島開發案來說,表面上民進黨、國民黨與民眾黨平常在網路上不厭其煩拋出各種民主、民生、人權等華麗名詞,講得天花亂墜互相指責,但一遇到利益龐大的社子島開發案,彼此都默默互相配合演出行政程序,準備直接剷平徵收,輾壓在地居民(參見「公民參與的虛與實,以社子島為例」)。

五、自由的滋味

前面三種政治態度不但跟理想中的公民參與差距甚大,在此網路時代,更容易放大各種陰謀論謠言妨礙公共討論。(參見「請問拜登什麼時候要賣台?從側翼粉專亂象看台灣實在太缺國際觀」)。當然比起戒嚴時代,今天台灣人已經可以隨意批判政府與政策。不過僅僅是批判政策,距離民眾得以實質參與政策規劃仍然相當遙遠。近年來全國各縣市開發案,在地居民的抗爭行動大抵都被政府與媒體消音、抹黑,所謂台灣人主體性蕩然無存。彭明敏理想中自由的滋味何時才能在台灣實現,留待後續觀察。

*作者為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研究員、德拉瓦大學能源及環境政策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