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錯再錯的計畫法──百年後,根在哪裡?

2022-03-31 05:30

? 人氣

不只是村落文化保存,更是台灣史重要記憶

本庄「蒜頭寮」(以下簡稱本庄)具有歷史、人文等存在之必要性。在歷史人文的部分全村除「騎馬伯公」的有應公信仰外,信仰依賴樹腳里(過溝)的武四宮王爺信仰及樹腳里(大庄)乾元宮的三山國王信仰,還有5年一度全樹腳里最熱鬧的迎神繞境(馬鳴山五年千歲、北港媽祖巡庄)巡境樹腳里各村落—船頭埔、大庄、過溝皂(過溝)、中庄、頂庄、蒜頭寮,祭典中保留當地居民自發組成宋江陣、轎班、陣頭,保留完整農村意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騎馬伯公自創立之始,廟務便由樹腳里蒜頭寮之陳家管理,廟地由村民共同維護。騎馬伯公廟創立之始經當地耆老推算,至少早於日治時期(西元1895年),為清政府官員因收稅問題慘遭殺害之事件(受害者為1人1馬),而蒜頭寮之集村規模原有數十戶,依據「人死為鬼,無墓乃為厲」的民間信仰概念,在受害者慘遭殺害後其亡魂禍害鄉里,使村民人心惶惶,乃至於逐家逐戶盡數搬離此村,爾後此廟由蒜頭寮陳家完成興建、並於民國76年完成擴建。

圖1:樹腳里過溝(蒜頭寮)騎馬伯公廟照。(資料來源,雲林縣北港鎮過溝社區發展協會)
圖1:樹腳里過溝(蒜頭寮)騎馬伯公廟照。(資料來源,雲林縣北港鎮過溝社區發展協會)

爬梳百年歷史地圖,浮現百年歷史軌跡

1898年蒜頭寮地名即出現於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且規模至今仍無太大變動,接著在日治時期各版地圖中皆可看見蒜頭寮之聚落,可見上述騎馬伯公之歷史故事至少早於日治時期無誤,見下圖2。圖3為1966年Corona衛星影像拍攝,圖中可見蒜頭寮仍舊保留傳統聚落區域及範圍,近年本庄除了舊有聚落範圍外,多了當地二代(壯年人口)、三代(青少年、幼年人口)興建居住的農舍,以及東進紗布廠的農地廠房構成新的庄頭意象,擴大了蒜頭寮在邊緣及區域上的意象。

圖2:蒜頭寮於1898年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筆者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圖2:蒜頭寮於1898年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筆者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圖5:蒜頭寮於1966年Corona衛星影像(局部)。(筆者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圖3:蒜頭寮於1966年Corona衛星影像(局部)。(筆者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百年村庄的現況─農工住混合使用卻劃入農一?

從下圖4可以發現,本庄除了就有聚落外還有些許農舍、紗布工廠組成聚落意象,土地利用大致涵蓋住(農舍及鄉村)、工(東進紗布廠)、農(特定農業區)。

圖4:北港鎮樹腳里過溝社區(蒜頭寮)建物使用概略圖。(筆者繪製,底圖為google正射影像圖)
圖4:北港鎮樹腳里過溝社區(蒜頭寮)建物使用概略圖。(筆者繪製,底圖為google正射影像圖)

風頭水尾最尾庄,比死人還沒發展權?

攤開非都使用可以發現只有大庄、過溝、頂庄位於鄉村區,而蒜頭寮、中庄都位於特定農業區,而在國土計畫法上路後,上述問題(實際鄉村區,劃設特農區)並未獲得妥善處理方案──樹腳里中庄及大部分在區域計畫法未劃入的鄉村區,全部劃入農二,就連樹腳里境內的墓地(雲林最大亂葬崗)也全數劃入農二,而蒜頭寮除東進紗布廠(一廠)外盡數土地皆劃入農一,見圖5。

圖5:北港鎮樹腳里過溝社區(蒜頭寮)國土功能分區。(筆者繪製,底圖為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圖資)
圖5:北港鎮樹腳里過溝社區(蒜頭寮)國土功能分區。(筆者繪製,底圖為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圖資)

見下表1為雲林國土計畫國土使用編定(局部),可以發現本庄大致上的國土功能分區劃設以農一為主、農二為輔,全雲林縣則劃設了近6萬公頃的農一會不會有劃設不當問題?就農地保留的角度來看全部都是土改物及建改物的土地要如何優先發展農業?農地工廠座落農田,影響日照、空氣,乃至於可能影響到灌溉用水,何以做為優先農業發展?就土地及居住正義的角度是否因老一輩不懂法令造成認知上的差異性,間接導致祖宅劃入農一而不自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