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韻如專文:以血實的生命經歷進入反思──染血的羊皮毯

2022-03-17 05:10

? 人氣

台大醫學院教授黃韻如在台大開設第一堂「月經課」,希望把「血」的故事與知識分享出去。(資料照,黃韻如提供)

台大醫學院教授黃韻如在台大開設第一堂「月經課」,希望把「血」的故事與知識分享出去。(資料照,黃韻如提供)

好不容易讓嗜睡的自己從沙發上爬起來,在那一瞬間,我的手滑過鋪在沙發上的羊皮毯,指頭沾上了溫熱濕潤的感覺。轉頭一看,果然,一塊鮮紅染在奶白色的羊皮毯上,不偏不倚地就落在剛才屁股安穩停留的位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又漏了……」我默默地感嘆著。正想開始上谷歌搜尋「如何清理沾血的羊皮毯」時,阿永在最精準的時機出現在這個染血的羊皮毯現場。「媽咪,羊皮毯上有血!」我8歲的兒子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指著那一塊鮮紅驚呼著。這真是再尷尬不過的時刻了。

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我知道總有一天會跟阿永談女人來月經這件事。我曾經想像過跟他談月經的場景,那應該要是一個設計好的教育時段。我們先去紀伊國屋書店找書,想像中的書還要是圖文並茂甚至有立體模型講述男女生殖系統,然後一家三口認真地把月經當成醫學科普知識來講,最好再搭配一下Discovery頻道的影片應該就萬無一失了!

但,不是現在啊!我理想中跟兒子談月經的場景,絕對不是在他目睹媽媽經血外漏在沙發上的羊皮毯的尷尬時刻,媽媽在這場月經教育中的人物設定,是傳遞科普知識的專業人士,而不是流著月經血的狼狽婦人啊!

「好,冷靜。」我安撫自己要鎮靜。

「對,媽咪流血了。」我故作輕鬆,試圖掩飾內心的尷尬與緊張。

「妳為什麼會流血?妳受傷了嗎?」小暖男阿永關心地問著。

「你知道嗎?每一個女生每個月都會流血幾天。」我竟然把月經的定義就這樣說了出來。

「每個月都會流血?那這樣女生會死掉嗎?」阿永不可思議地問著。

「不會,她們每個月流血的那幾天,可能會肚子痛,可能會頭痛,可能會容易生氣,可是血流過幾天之後,就好了。」我竟然還能不疾不徐地對他講出月經不適的症狀。

「喔,那不會死掉就OK。」阿永一溜煙離開染血的羊皮毯現場,繼續玩樂高去了。

我愣在客廳,望著那一塊鮮紅,想要整理出一個有邏輯的思緒。沒想到,給兒子的第一堂月經課,就這麼發生了。往往,上帝給人的時機都是這種很幽默的瞬間,從來都不是讓人萬全準備好的所謂最佳時機。

神奇的是,月經從此成為我們家裡很自然會提到的話題。尤其是當永爸想要提醒自己跟阿永,在每一個月的某些日子不要惹媽媽生氣的時候,父子間就會出現「媽媽月經要來了」這樣的對話。在盼望他們父子倆避免藉此加深月經標籤化的同時,我的自我解嘲是,起碼這對於同理月經不適的教育是有幫助的。

而月經成為家庭談論的話題,自從我在台灣大學開了一堂月經課之後,就變得更加理所當然。月經課利用一部印度寶萊塢電影《護墊俠》讓學生們認識月經貧窮與月經汙名化的議題,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所描寫的主角就是《九品脫》書裡第7章的主人翁。因著預備課程的需要得重看電影溫習情節與劇本的設計,永爸與阿永也跟著成了家庭電影院的當然觀眾。

烏干達青少女月經期間會遇到許多麻煩甚至羞辱,衛生問題必須優先解決,這是當地生產、可生物降解的「Makapads」衛生棉(AP)
非洲、西亞多國有「月經羞恥」的問題。烏干達就有組織致力解決此問題,提供當地生產、可生物降解的「Makapads」衛生棉。(資料照,美聯社)

衛生棉、pad這些名詞,從此取代了阿永認知中那個媽媽流血時會穿的尿布,也解開了羊皮毯上為什會有那一攤鮮紅的祕密。夫妻倆是專科醫師的我們,其實從來不會羞於跟兒子解釋有關於血的議題。甚至,對於血相關的話題減敏,似乎到了有一點太過火的地步。例如,兒子每年都會被提醒他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阿永要從子宮裡蹦出來的第一個產兆,就是我躺在沙發上(另一座沙發)滑著平板電腦查看社區房地產成交價,發現竟然漲價不少而很興奮時,一陣和著血與羊水的暖流從跨間流出。這一張曾經沾滿血與羊水,留下深刻DNA印痕的乳白沙發,怎樣都無法被列進每年年終大掃除的斷捨離清單中,因為每年阿永都會被提醒,媽媽就是在這張沙發上破水的。

進了產房待產,正當一切看似平穩的時候,一陣陣溫熱的血又繼續從陰道流出,下一秒就看見胎心音急遽減速到每分鐘60下,回過神後的瞬間,場景已經轉移到開刀房的剖腹產台上,阿永就這麼被抓了出來。

所以,新生命的誕生和著血而來,而在這前後,也得經歷過無數流著血的歲月。

如臍帶一般串連起與《九品脫》的緣分

知道要為《九品脫》的繁體中文版寫序,我決定要來好好地設計一下這個序文。我們到紀伊國屋書店找英文版的原著,一路上還爭論著品脫的英文「pint」的發音該是什麼,因為某一個發音聽起來會很像松果「pine」的英文。

兒子問我這本書在講什麼,為什麼要特別大費周章地上書店去找實體書來讀,他有Kindle可以幫我買電子書啊。「媽媽就是喜歡逛街。」皮在癢的永爸在一旁幫腔。平時伶牙俐齒的我一時語塞,只能用實體紙本書比較有觸感來塘塞。

進了書店,父子倆很有效率地詢問櫃檯有沒有這本書在架上,然後阿永就像一隻鴿子一般穿梭在層層書架間,根據定位找到了 NINE PINTS 這本書。「媽咪,這是最後一本!」他高舉起書,一副好像獲得奧運金牌勝利的模樣。

我接過書,終於知道是什麼力量的驅使要來找到實體書了。乳白色的書皮,上面印滿了一滴滴紅色的血滴。像極了染血的羊皮毯與沾滿血與羊水的沙發。怎麼能不帶書回家呢?

《九品脫》從作者蘿絲.喬治個人捐血的經驗開場,她望著自己的血流入血袋裝滿了大約一品脫的量,以一個成年人平均的總血量約為9至12品脫而言,想著那時的自己應該只剩下8品脫的血。而這本書的起心動念來自蘿絲.喬治在寫完上一本有關於衛生清潔的書 《廁所之書》(The Big Necessity,中文書名暫譯)之後,被身旁的人鼓動應該繼續書寫一本關於月經的作品,她因而決定將這個「血」的概念擴大到各種不同與血有關的場景,於是乎就組織成九個章節的《九品脫》。

《九品脫》的章節穿梭在捐血、輸血、血型、血友病、經血液傳染的病毒、吸血水蛭的放血治療中,書中文字拆解「血」這個跨越醫學、科學、歷史、文化、宗教、哲學等面向的神祕世界。蘿絲.喬治在這些章節中,展現她出身為一位調查記者的紀實風格,讓人在不同「血實」的現場身歷其境,並與他人的血液生命經歷相遇。而特別在探討月經迷思的第6章裡,蘿絲.喬治在段落間也透露出她自身與月經相關的血液生命經歷,她訴說自己來了月經35年,受子宮內膜異位症之苦,在《九品脫》的寫作過程中,她正在經歷前更年期的賀爾蒙波動。

「以血實的生命經歷進入反思」,我突然理解了臺大月經課帶給學生們最核心的意義,或許就在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月經,找到與自身生命經驗相共鳴的點,而能進一步對他人同理共感的過程。

所以,我決定寫下自己與阿永、還有那張染血的羊皮毯相遇的經歷。

你的血實生命經歷是什麼呢?希望蘿絲.喬治的《九品脫》能幫助你找到它。

*作者為台大醫學系教授、台大月經課主授開課講師,本文選自《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聯經出版)推荐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