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烏克蘭這場台灣人不甚了解的戰爭

2022-03-04 06:40

? 人氣

2022年2月26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首都基輔市中心用手機直播,破除俄羅斯媒體報導「烏國總統已逃出基輔」的假新聞。(美聯社)
2022年2月26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首都基輔市中心用手機直播,破除俄羅斯媒體報導「烏國總統已逃出基輔」的假新聞。(美聯社)

這一切,在西方政客及媒體輿論的話術誘導下,烏克蘭人不圖反思己過,反而相信全部是前蘇聯遺留的重擔所致,變本加厲連帶諉罪於後來的俄羅斯及境內俄裔同胞,其行徑與二戰前的納粹德國諉罪猶太人是一樣的邏輯,此所以普丁聲稱他們是納粹份子。其實,不提烏克蘭與俄羅斯同根同源,蘇聯時期的政經實驗失敗,烏克蘭人何嘗不是「共業」的一員?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就是起家於今日鬧出兩個獨立共和國的頓巴斯地區,妻子更是烏克蘭人;今日已回歸俄羅斯母親的克里米亞半島,是赫魯雪夫於1954年作主劃歸烏克蘭管轄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烏克蘭獨立後的歷任政府充斥貪官污吏,川普以前也公開指責過烏克蘭政治的腐敗。2015年,一位市級官吏盜用公款貪汙,還涉嫌盜賣公有林木私吞收益,東窗事發後被憤怒的市民圍堵追打,甚至將他扔入街頭的垃圾桶!也曾有法國學者發表學術論文,內容是蒐集15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的中央政府內閣成員照片,估算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再參照國際透明組織等機構公佈的各國貪污程度,發現東歐諸國官吏身體肥胖等級與該國貪污程度有「正相關」的關係,而烏克蘭官吏體型之肥胖是名列前茅!

現任總統哲連斯基的崛起,正是因為先前主演一齣電視連續劇《人民公僕》,劇情諷刺該國政壇「一人升官雞犬登天」的裙帶關係。哲連斯基因演出此劇而聲名大噪,進而參選當上總統,何嘗不是一樁悲喜交織的鬧劇。

2022年3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晚間在國會聯席會議發表上任以來的首場國情咨文,烏克蘭駐美國大使瑪卡羅娃也出席和美國第一夫人吉兒一起。(AP)
2022年3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晚間在國會聯席會議發表上任以來的首場國情咨文,烏克蘭駐美國大使瑪卡羅娃也出席和美國第一夫人吉兒一起。(AP)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起源,遙遠的歷史恩怨不說了,近因是烏克蘭處心積慮想加入「北約」及「歐盟」。兩者當然都是出於政治動機,先前該國各派政黨尚有不同的政治取向,親西歐親俄國各有支持群眾,2014年的「顏色革命」政變,推翻了合法當選的親俄總統,政壇氛圍丕變,佔上風的是要走向「歐洲-大西洋」(Europe-Atlantic),意指「北約」及「歐盟」,後來甚至將加盟北約寫入憲法,並明文規定總統施政若不致力於加盟北約大業,可以經由議會罷免之,「北約」因此成為該國政壇朝野上下無形的緊箍咒,誰也不敢公開質疑、反對。這也是哲連斯基進退維谷的難言之隱。

而俄羅斯當然忌憚烏克蘭加盟北約,那意謂可以將雷達、導彈、火炮推進到更接近俄方邊境,就是普丁幾次講的「把飛彈帶到家門口了」,他也質疑現在有哪一個國家在美國家門口布署飛彈嗎?沒有的,只有北約東進。

烏克蘭暗戀歐盟也有原因:它是黑土穀倉,過去曾有「蘇聯的麵包籃」美譽,2019年穀物出口達5,000萬噸的歷史新高紀錄,是世界前幾名的農業大國。弔詭的是它農產品出口主要對象是:中國、印度、埃及、土耳其等歐洲以外的國家地區。這是因為歐盟有《共同農業政策》(CAP),講白了就是對內補貼農民、對外以關稅阻攔農產品進口。烏克蘭既已淪為農業為主的國家,當然渴盼打開近在咫尺的西歐國家大門,而這也是部份歐盟會員國的疑慮,因為「CAP」已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農產品過剩,再加入一個糧農大國分錢並傾倒更多農產品入市,各國農民也要抗議。近日烽火連天的烏克蘭再提要求立即啟動審查加入歐盟的程序,歐盟雖然大力支持烏克蘭抗俄,卻對申請入會一節審慎以對,並未爽快回應允諾。自2014至今,入籍歐盟仍然是幻夢泡影,焉可全部歸罪普丁反對?

這樣一個烏克蘭,竟然在台灣博得這麼多同情支持,對於普丁宣示的「去軍事化」及「去納粹化」的籲求充耳不聞。國民黨人也附和民進黨,講一些譴責俄國及祈求世界和平的虛無飄渺囈語,完全忘了他們黨的總理孫文先生主張「聯俄容共」,臨終前更有致函「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央委員會的懇切託孤之情 (參見《國民黨不說的孫中山《致蘇俄遺書》》)。

世事如白雲蒼狗之變,真是應了胡適那句名言:「理未易明」。   

*作者為台灣作家,本文原刊《奮起》,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