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訪華50周年:進入「新冷戰」的中美關係能否再「破冰」

2022-02-22 14:33

? 人氣

1972年2月,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在北京與毛澤東會晤。(AP)

1972年2月,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在北京與毛澤東會晤。(AP)

1972年2月21日,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應中國時任總理周恩來邀請,實現歷史性上首次訪華,期間與領導人毛澤東會面,結束兩國多年彼此孤立和敵對局面,亦為之後兩國建交以及中國加入國際外交舞台奠下基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日, 中美兩國舉辦尼克森訪華50週年紀念活動,希望「回顧歷史,展望將來」。

但在中美關係因貿易、新冠疫情、人權等問題惡化之際,當年破冰會晤又對今天轉冷的中美關係有什麼啟發和借鑒之處?

歷史的地緣政治

尼克森的中國破冰之旅最大誘因來自地緣政治。美國和蘇聯當時處於冷戰,美國在進行多年的越戰中處於弱勢,國內反戰情緒高漲,要做到從越南體面撤兵,以及向蘇聯施壓,中國成為了一個潛在的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中國和蘇聯在1950、60年代開始,因共產主義路線以及軍事威脅等因素關係轉差, 中國擔心蘇聯的軍事威脅,蘇聯不滿中國的人民公社運動和大躍進。

1969年,兩國間發生了珍寶島事件,雙方軍隊在黑龍江流域發生武裝衝突。

香港大學歷史系徐國琦教授接受BBC中文採訪時表示,中美當時就像一對互相有好感的男女,但由於彼此沒有可信賴的渠道,有著相互不信任的巨大障礙,都擔心自己是否一廂情願但。 同時, 兩國領導人均野心勃勃地想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產,最終促成這場中美大和解。

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周仁華博士則對BBC中文表示,當時身陷「文革」當中的中國面臨國際孤立,高層也對中國應該如何面向世界有不同的看法。

周恩來屬於希望尋求中國對世界開放,而林彪則傾向效仿莫斯科模式,這次與美國總統見面的決定,意味毛澤東認同周恩來的想法。

結果,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和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秘密訪華促成了這次外訪, 也出乎各界預期。 尼克森的這次訪華更被指「改變世界的一周」。

眾多歷史學者的分析都認為,那段時期中美致力改善關係下,均達成了雙方的目標: 蘇聯不敢為所欲為,美國得以從越南撤兵;因為外交上的突破, 尼克森獲得更多國民支持, 以壓倒性姿態成功連任。 因此,他和季辛吉一起被稱讚為外交高手。而中方則透過此次訪華,讓美國透過《上海公報》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並借此重返國際舞台。

徐教授說:「尼克森訪華是中國重返國際舞台的重大一步,此後北京取代台灣在聯合國代表地位; 中美對抗蘇聯、正式建交,以至後來中國全面崛起。 乒乓外交和之後中美領導人互訪,無疑都是中國內政外交重要轉折點,如果沒有發生,則沒有之後的發展。」

周仁華博士則認為,美國好像在談判過程中放棄的更多,例如季辛吉曾向周恩來承諾會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讓北京得到聯合國代表地位以及討論美國從越南撤兵與中方分享有關蘇聯的情報。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者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中美兩國在當年實現雙羸,中國能夠利用低成本生產,實現以出口帶動的增長,增加工人收入和減少貧窮; 美國也在初期受惠, 收入受壓的美國消費者可以買較便宜的產品。 中國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對受困於長期預算和國內儲蓄雙赤字的美國提供資金很重要,而中國的需求也逐步成為美國出口的一大市場。

羅奇說:「尼克森訪華首次出現在美國電視上,讓神秘的中國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普通人的客廳裏。隨著社會主義的死敵尼克森前往中國,美國人突然開始關注現代中國的希望和夢想。 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兩國之間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以及不斷深化的商業聯繫,為大多數美國人帶來了與中國交往的機會。」

台灣是最大輸家嗎?

如果在尼克森訪華後的十數年談論各方得失,台灣會被視為一個輸家,中華民國失去了聯合國合法地位。 在該次訪華行程中,美中兩國發佈了《上海公報》,其中,美方承認(acknowledge,部分歷史學者認為是應譯作「認知」 )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重申美國對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並隨著地區緊張局勢緩和逐步減少駐台美軍。

之後,美方逐漸減少駐台軍隊,並在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周仁華說,美台關係沒有因為這份公報而告終,雖然兩邊只能以非官方式維持聯絡,但美國國會透過《台灣關係法》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承諾,長期以來,以「戰略模煳」 的方式處理台灣問題。

但50年時間過去,台灣問題仍然懸而未決,台海之間仍然存在外界擔心擦槍走火的可能,例如近期解放軍機「擾台」 ,引發廣泛關注。

羅奇說,「模糊」 路線已經逐步被強硬路線所取代,中國在東海、南海展示強硬外交政策對美國是一大憂慮, 美方的亞太戰略,例如現在的AUKUS,也同樣引起中國深切關注。 因台灣問題而引發交火的風險與日俱增。

不過美國著名中國學者藍普頓(David Lampton)則提出一個觀點認為,中美改善關係,造就了相對穩定的地區環境,台灣可以繁榮發展走向民主化,如果當年兩岸關係持續轉差,台灣或沒有今天得來的成果。

美中從接觸走向對抗

美國政界如何解讀尼克森訪華

在中美關係因為貿易、人權、科技等問題上對抗愈演愈烈之際,美國政界將尼克森訪華在改善對華關係上作出不一樣的解讀,有些人認為,昔日與中國交往的模式可能已經過時。

2020年,時任國務卿龐佩歐到訪尼克森總統圖書博物館時,一邊承認尼克森改善美中關係的貢獻,一邊認為他當年的理想達不到。

龐佩歐引用尼克森在1967年的文章指出, 尼克森認為就世界安全的角度而言,中國不該被孤立,他的目標是引導中國改變(induce change)。但龐佩歐認為,尼克森展開與中國交流的策略,在當時可能是最好,他是想要更自由、更安全的世界。 但時過境遷,美方所期望中國的改變並沒有發生,而美國曾給予中共及其政權特別經濟待遇,換來的是中國拒絶西方國家進入,以及對人權的漠視。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2020年,美國時任國務卿龐佩歐在尼克森圖書館發表演說,將兩國衝突上升至文明衝突。

但多數專家認為,中國崛起並非當時的領導人能夠預測,中國的經濟和人權,均不是尼克森政府的考量範圍。

周仁華說,尼克森和季辛吉是屬於外交政策務實主義者,對別國政治制度及政府如何對待其公民都沒有興趣,而當時美國並不會覺得中國有巨大的商業潛力。

是在中國提出改革開放後,一些外國觀察人士才開始認為,與中國進一步接觸和經濟增長可以對中國產生某種形式的政治自由。

不過,這種看法已受挑戰。 周仁華說:「中國從全球經濟中受益匪淺,儘管中國從自由世界秩序的規則和制度中受益,但它選擇挑戰這種秩序,同時也變得不那麼自由和開放。這是對現實的簡單化描述, 不過卻是現在華盛頓盛行的觀點,尤其是在共和黨人中。到目前為止,拜登政府並沒有改變這些觀點。」

羅奇則說:「我認為美國政客和所謂美國對華專家的廣泛共識,未能領會中國政治經濟體制中獨特的中國特色。 相反,有一種錯誤的印象,即中國最終會趨同於西方和美國的規範。 2001 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強化了這種印象,大多數美國領導人錯誤地、天真地認為該協議會將中國鎖定在以規則為基礎的西方貿易體系中,導致中國變得更像我們。」

新「乒乓外交」的可能性

羅奇說,當年美中領導人改善關係,可以形容是「權宜婚姻」,但如今這場婚姻已經破裂,貿易和科技戰令雙嬴走向雙輸,有別於冷戰時期的蘇聯,今天的中國強大得多,而美國國內外面臨的挑戰也大得多。

「尼克森訪華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它把信任、尊重和共同利益擺上了台面。今天,我們幾乎忘記了那些重要的教訓。當前的美中衝突反映了兩國政府之間日益增長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感。也沒有太多證據表明兩國有興趣在解決全球健康和網路安全等共同利益方面開展合作,」他說。 「如今,這種關係陷入了嚴重的困境,貿易戰迅速演變為科技戰,現在又呈現出另一場冷戰的態勢。美中兩國都需要深入研究 1972 年尼克森訪華的教訓,以免為時已晚。」

周仁華則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當前的中美衝突將繼續存在。 他說:「很難想像每一個棘手的雙邊問題,貿易、地區安全、網路安全、技術競爭、人權等,都可以解決,儘管它們或許可以管控。也許時機到來時,兩國領導人會看到機會之窗,並會像50年前尼克森和季辛吉那樣採取行動。」

在如今的國際舞台上,中國似乎與俄羅斯聯手抗美。 港大的徐國琦教授認為,如果從民間互動的態勢來看,中國和美國現在的關係比與俄羅斯的關係更為密切。

但他說:「中俄之間有歷史、現實和戰略問題,中國人和俄國人是不是友好,是一個大問號; 然而, 中美之間,某種程度上,兩國人民還是比較友好,美國幫助了中國發展,對外人文交流、國際化都跟美國分不開。」

徐教授認為,中美兩國並非處於新冷戰狀態,也不是此前美蘇冷戰的零和遊戲,中美之間雖然有口角,但仍保持外交關係,經貿各方面也非常密切,有利益上的交匯。 而中美貿易問題的嚴重性,也比不上1980年代的美日貿易磨擦,中美雙方仍有化敵為友的可能。

「對政客來說,如果他們找出一種新的『乒乓外交』模式,對中美兩國有利,也對世界和平有利。為什麼今天我們做不到?不僅有可能,也是有理由,甚至是必須做到。 如果分道揚鑣,則會是不歸路,摧毀國際化,中美都是失敗者,世界和平也受到巨大影響,」他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