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學者示警Z世代「居高臨下」?美智庫分析美中關係的世代差異

2022-01-30 06:00

? 人氣

此外,在被問到「在美中競爭下,台灣應該採取的最好策略應為何?」受訪者選擇「應與中、美保持一樣的關係」比例最高,高達46.7%。其次是「親美,但與中國維持和平關係」(31.1%)。而選擇「親中,但與美國維持友好關係」的比例僅6.4%。不過,從《天下雜誌》提供各年齡層回答的分配圖也能看出,台灣年輕人在立場上較親美。另外,在身份認同和國家主權問題上,年輕族群(20歲到39歲)超過50%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且希望台灣獨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天下雜誌》專訪知名美國政治學者、史丹佛大學弗里曼斯伯格里國際研究所國際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s, Stanford University)資深研究員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台灣人對美樂觀的態度,直接了當的說:「很多台灣人打算依靠美國,這是很大、很大的錯誤。」他隨後解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後,現在的美國就像越戰後一樣,民眾對政府的外交政策非常不滿,不在希望美國人在海外犧牲生命,情況已跟過去不同。他又說:「美國應該提供台灣多大程度的軍事支持,並無任何共識。」

《天下雜誌》分析說此項民調發現,台灣人對兩岸開戰、美國挺台的認知有明顯的世代差異。《天下雜誌》指出在透過年齡的交叉分析後發現,40歲是很清楚的分界點,不到40歲的台灣人,更認同台灣人的身分、希望台灣獨立,且在立場上更親美,也因為相信美國,更不擔心兩岸會開戰。反之,40歲以上,越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越相信中國國力會超越美國,也越擔心兩岸會開戰。

由前述三篇橫跨美、中、台三國的民調觀之,《霧谷晶策》認為年輕世代與中老年世代的看法有明顯分歧,差異在於歷史與國際環境的演變。年輕人沒有經歷過美國在冷戰前後美國為世界唯一超強的局勢,看到的是目前美、中競爭的環境。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無法客觀反應強弱之分。因為經濟目前已成為全球化整合與分工化,實在是難以切割。軍事實力也因美、中兩國皆為擁核國,彼此若開戰後果也難以估計。

《霧谷晶策》認為中老年世代保守有其原因:第一、他們普遍親身經歷過戰亂時期,二戰、韓戰、越戰皆有可能,更能感同身受開戰後的顛沛流離。年輕世代相對安逸,對戰爭後果認知少。第二、年輕階層在教育思想方面,遠比中高年齡層開放,也符合年輕人敢衝敢撞的性格。第三、中高年齡層人生經歷與財產累積較多,無法與年輕階層「Nothing to lose」的態度放手一搏。

無論是中國年輕人「居高臨下」、美國民眾給中國打低分,亦或是台灣年輕人認為美國援台機率高,《霧谷晶策》覺得都有其各自的盲點,都放大了自身的優勢,並限縮或忽略了對方的力量。另外,也常把自身的關鍵利益,寄望在對方的身上,這都是不夠實際的思考方式。最後,世代間的差異,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但「換位思考」或多或少都能克服缺失。畢竟,戰爭只要一開打,就沒有人是贏家。

*作者致力於剖析當今「國際關係」、「外交政策」、「兩岸關係」、「時事議題」,促進台灣人在國際視野上的持續開拓和更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