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用台語對抗中國:台灣一場意外的母語復興?

2021-12-24 10:00

? 人氣

本月初,身穿條紋襯衫的LaLa Sin帶著她的孩子在台中與其他講台語的家庭一起野餐。 (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月初,身穿條紋襯衫的LaLa Sin帶著她的孩子在台中與其他講台語的家庭一起野餐。 (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對中共政府的反感情緒已促使許多台灣民眾不再視自己為中國人。現在,中國政府日益加大的施壓也在鼓勵這個自治島嶼上的人去說不一樣的語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5歲的Lala Sin是該運動的一位熱情參與者,她有三個孩子。自去年冬天以來,她基本上不再講華語,只用台灣閩南語(或稱台語)和孩子交流。華語,又稱普通話,是台灣和中國使用最普遍的語言。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Sin說,「母語就是對抗文化統戰最有效的疫苗」。和Sin一樣,越來越多的台灣家長正設法為孩子營造沉浸式的台灣本地語言環境,同時自己也在溫習,在他們看來,這是抵抗中國威權影響的一種形式。

中共一直在穩步加大對台外交和軍事壓力,一定程度上是對現任台灣政府與美國政府關係加強的回應。台灣有2,300萬人口,現任總統為蔡英文。中共一直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並誓言取得台灣控制權,必要時將使用武力。

局勢緊張之下,更多的台灣人不認同他們與中國的聯繫。根據台灣國立政治大學(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6月進行的一項調查,島上大約6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比例高於2018年的54%。調查進行時中國政府在加緊拉攏台灣的盟友轉向,並在台灣附近進行更多軍事演習。

據這項調查顯示,台灣有2.7%的人認為自己完全是中國人。

本月早些時候在台北,一齣以台灣作家Tenn Sun-tshong的台語書籍改編的木偶劇表演結束後,Tenn在為他的讀者簽名留念。 (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月早些時候在台北,一齣以台灣作家Tenn Sun-tshong的台語書籍改編的木偶劇表演結束後,Tenn在為他的讀者簽名留念。 (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語言學和文學副教授何信翰稱,北京方面展示實力的行動,包括最近派遣數百架軍機定期在台灣島附近巡邏,自然促使台灣人重新審視他們優先使用的語言。

何信翰稱,「弱勢語言被當成是一個武器,用來對抗強勢的文化甚至是強勢的政權。」

台語有時能以漢字書寫,但對只說華語的人來說卻是難以理解。台灣有多種本土語言,漢語的另一個分支客家話以及若干南島語系原住民語言均在其列。

1949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敗給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後,逃到了台灣,並在往後的數十年裡實施嚴厲的語言政策,強力推行華語。海峽兩岸的貿易關係日益加深,華語的主導地位得以鞏固。據台灣的人口普查數據,當地2,300萬人口當中講華語的比例超過95%。

然而,近年來,台灣本土語言開始出現意料之外的復興。

11月,資深台語教師Tan Kim-choa在授課。 (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1月,資深台語教師Tan Kim-choa在授課。 (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台語教師見證了報名學習人數的激增。據政府數據,從2012年到2020年,註冊參加台語和原住民語言能力測試的人數幾乎是原來的三倍,從不到16,000人增至近45,000人。

資深台語老師、台北一個基督長老教會的長老Tan Kim-choa說,報名人數激增讓他應接不暇。今年夏天,他在上述教會、三所社區大學、一所護理學校和幾所小學授課,他估計總共有1,000多名學生。

Tan說:「當大家有危機感,就會趕緊來學。」

這一趨勢也出現在了流行文化中。一支台灣獨立搖滾樂團隊的台語歌曲成為2021年台灣觀看人數最多的YouTube音樂影片,過去九個月中觀看量超過3,400萬人次。一部對話以台語為主的情節劇成為2020年台灣票房最高的本土電影,本土票房約為700萬美元。

據語言學家和語言活動人士稱,儘管復興台灣本地語言的努力可以追溯到許多年前,但最近台海關係緊張,這也為其提供了巨大動力。

台灣作家Tenn Sun-tshong說:「這個語言是一個對抗中國的方式。」他補充說,市場對會書寫台文的人需求激增,特別是出版業,對抗中國是背後的原因之一。Tenn以前曾主持過一個關於台語使用的每周廣播節目,他正在準備他用第五本台語文書寫的作品。

語言學家估計,隨著英語、華語等主導語言的實際吸引力不斷增加,世界上大約6,000種語言中有多達50%可能會在本世紀末消失。台灣師範大學(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語言學教授Ann Heylen表示,台灣準備加入愛爾蘭、加泰隆羅尼亞和馬其頓等地方的行列,抵禦這股趨勢。

台灣島上的語言衝突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來到台灣,來自中國福建省、說福建話(閩南語)的福建移民也在湧入,此後閩南語開始排擠島上十幾個原住民部落的語言。中國另一個民系——客家人也跨越了台灣海峽來到台灣,於是客家話也成為台灣語言中的一種。

1662年中國人首次取得台灣控制權後,台灣閩南語開始成為當地主導語言。這種語言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台語。在1945年結束的長達半個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台語吸收了新的詞彙。之後,隨著蔣介石來到台灣,台語不斷受到攻擊。當時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禁止台語歌曲,並要求在學校只講華語,直到1987年解除戒嚴令。

2018年,台灣政府通過了《國家語言發展法》,旨在扭轉當地語言遭到的破壞。該法要求在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本土語言作為必修課。

9月,台灣影像工作者周佳穎在台北立法大樓外的示威活動中用台語發言。(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9月,台灣影像工作者周佳穎在台北立法大樓外的示威活動中用台語發言。(JOYU WA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一些語言學家警告說,考慮到華語的主導地位之強及其對兩岸業務往來的重要性之大,即使有政府的支持,保護台語也非易事。

根據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的何信翰對7萬多人進行的民意調查,一半以上母語為台語的人在家裡已不再說台語。

不過,超過80%的受訪者也表示,他們有興趣跟父母學習其母語。

39歲的Chen Shu-ting是一名全職媽媽,有兩個孩子。在2014年台灣學生抗議與中國簽署一項貿易協議後,她決定在家裡只講台語。然而她長大之後就沒有說過台語,不得不重新學習。

Chen在六個多月時間裡每天在家學習一小時,去年通過了台語中級能力測試。她說,重新把母語學回來真的很難,但卻是非常值得。她表示,「講母語確實是一個我們這一代來反抗這些強權壓迫的方式。」

在台灣國防部長與一名立委在一次立法聽證會上就台語的使用發生爭執之後,9月份在台北爆暴發了一場示威活動,至少三名抗議者改變了在之前一次示威活動中使用的標語,在原本寫著「No China(反對中國)」的海報背面潦草地寫上了反對華語的資訊。中國對於這場有關語言之辯論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影像工作者周佳穎(A-yo Chiu)在這次集會上用台語稱,講母語是一項基本人權。她表示,台灣是座多語言文化多元的寶島,這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