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觀點:從深度生態視角看藻礁議題

2021-12-12 07:20

? 人氣

藻礁公投正反兩方差距來到1%上下,民眾意見呈兩極化,爭取認同成為關鍵。(圖/資料照)

藻礁公投正反兩方差距來到1%上下,民眾意見呈兩極化,爭取認同成為關鍵。(圖/資料照)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白駒過隙,實不足以參天地之造化,瞭解生物礁體的長遠變化。本人藉花蓮化石藻礁、台東現生紅藻球的研究經驗,以深度生態(Deep Ecology)的觀點來剖析桃園藻礁的前世今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壹 前言

在淺海環境長成藻礁靠要各種因緣際會,如果要形成繽紛美麗的珊瑚礁更是難上加難,台灣僅在墾丁、澎湖等地發育了大片珊瑚礁,北部有些零星分佈。另一種生物礁──藻礁──黑糊糊的,長得不太好看,卻也得來不易,在台灣有兩大分佈區,分別是新北市的西北海岸(例如老梅石槽)與桃園海岸藻礁,目前發生環保爭議的大潭藻礁就在桃園海岸,是桃園七段藻礁中靠南邊的一段。

在早期的學術研究中,學者對於「珊瑚礁」與「藻礁」並沒有嚴格的區分,統以「珊瑚礁」稱之,例如地質文獻中出現的「嵌頭厝珊瑚礁」「國姓埔珊瑚礁」等,其實有些只是藻礁,並非珊瑚礁。

1976年起我對東部海岸山脈的「港口石灰岩」開始調查研究,1978年寫成的碩士論文,在國內首度提出「紅藻球」的描述,在論文中我考究其組成與在生物礁(biotic reef)發育中的角色,1983年正式發表為學術論文。2009年我參與「能源國家型計畫」中的「黑潮發電」海洋地質調查,在台東東河外海的海底火山脊之上撈獲數十顆現生紅藻球,做了較深入研究,也發表了學術文章。基於這前後三十多年對化石與現生紅藻球的研究,我對於藻礁有著另一番認知,適逢年底12月18日「珍愛藻礁」公投前夕,眾說紛紜,本文擬以藻礁的長期生態角色,及其在生物礁演替過程中的演化意義,以「深度生態」(Deep Ecology)為架構提出見解,期盼有助於公民建構科學素養,擺脫政治說教綁架,促成理性投票。

貳 從現生紅藻球說起

欲瞭解藻礁生長,可先瞭解現生紅藻球,就能舉一反三。下圖是2009年我在海研一號研究船上於東河外海水深62尺處撈獲的兩顆紅藻球照片,略呈紅褐色,主要由石灰質紅藻構成。藻球表面攀附了各種無脊椎生物,左側較小的那顆身上有一隻陽隧足,是棘皮動物海星的近親。

台東縣外海的紅藻球。由海底採泥器自水深62公尺之火成岩海脊上。2009年3 月海研一號891航次,文章發表於「西太平洋地質科學」第9卷。(作者提供)
台東縣外海的紅藻球。由海底採泥器自水深62公尺之火成岩海脊上。2009年3 月海研一號891航次,文章發表於「西太平洋地質科學」第9卷。(作者提供)

經過浸泡清洗乾燥後,我們把紅藻球剖半,呈現內部結構(下圖),主要是石灰質,有深灰、淺灰、乳白等色澤,略呈同心圓狀包覆,中間有許多小孔,是海蟲鑽洞穴居造成的孔隙。

紅藻球剖半後的照片。(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紅藻球剖半後的照片。(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我們進一步製作岩石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紅藻石的生物組成及細部構造

綠色線段的長度為1毫米,1mm。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綠色線段的長度為1毫米,1mm。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a)是一種大型有孔蟲Acervulina,它層層表覆成長;(b)類別不詳的藻類和受損的其他生物碎片交互鑲嵌構成的複雜構造;(c)右側的苔蘚蟲和左側的紅藻形成明顯介面;(d) 種類不詳的表覆型藻類形成層狀與網狀構造;(e)細粒石灰質基質中的小型貝殼或底棲有孔蟲、蟲管切面;(f)浮游有孔蟲的切面。

與紅藻球同時撈起來的是一堆海底軟泥,灰黑色,裡面有豐富的底棲有孔蟲。

底棲有孔蟲。
底棲有孔蟲。

軟泥中還有苔蘚蟲、指形軟珊瑚的鈣質骨針,有的還呈現美麗的粉紅色、淡黃色,暗示死亡未久,故仍保持色素(下圖)。

指形軟珊瑚為主的鈣質骨針。
指形軟珊瑚為主的鈣質骨針。

軟泥中也含有豐富的浮游有孔蟲(見下圖)、翼足類、矽藻,超微鈣板藻,表示上方海域陽光充足,生物生產力旺盛。

浮游有孔蟲。
浮游有孔蟲。

之所以不厭其繁地展示許多電子顯微鏡照片,是想告訴讀者朋友們,紅藻球本身就很小(直徑1到5公分),當然看不見太多大型生物,但是生態環境中有各種微小的生物,一定要用顯微鏡才能辨認。而在目前有關桃園藻礁的調查研究中,其實都還沒有檢視顯微世界中的生物多樣性。換句話說,生物多樣性的評估還屬於低估。

現生紅藻球的生長環境是淺海軟泥,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們剖開的紅藻球,並沒有看到明顯的石塊,但必然有一顆最早的石質顆粒或生物碎片做為石灰質紅藻或表覆性底棲有孔蟲著床之基地。而海底還必須有其他底棲行生物或魚類因覓食而滾動這小紅藻球,讓原來陽光照射不到的藻球背面被翻滾到上方,而後微弱的陽光穿透到這60公尺深的海底,讓藻類型光合作用,繼續生長。這海底的滾動翻轉要持續、不定期的進行,微弱的海底暗流也有助力,藻球每年增長的速度可能只有幾公釐,因為其他的生物也來覓食、吃藻類薄薄嫩嫩的軟體,從而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啃食之後,下方的石灰質暴露,海蟲又來打洞作窩。石灰質的建造與破壞交互進行,可能好幾年也無尺寸之功。紅藻的造礁生物就像是水滸傳中梁山泊好漢在不容己的澆薄環境中建立一方屬於自己的山寨。當紅藻球長大、積聚夠多,在軟質底泥上鋪成一整片的時候,就是藻礁了。這時,它們才徹底改變了周遭,建造了有利於自己壯大的生態環境。

參 花蓮化石藻礁

再給大家看兩張古老的化石藻礁的照片,他們六百萬年前生長在東海岸山脈尚未隆起成陸的淺海海底。花蓮靜浦舊長虹橋的基礎建在兩岸出露的「港口石灰岩」上,基本上就是當年的「藻礁」(下圖)。藻礁發育在火山角礫岩上面,總厚度11公尺。

花蓮靜浦舊長虹橋。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
花蓮靜浦舊長虹橋。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

「港口石灰岩」初開始時期只是海底火山碎粒之間有些底棲有孔蟲、少量的表覆型有孔蟲與石灰質紅藻附生在火山灰顆粒外表,若干時日之後,藻礁發育,又慢慢形成珊瑚聚落,也就是花蓮土產/寶石店有在賣的、非常漂亮的「菊花石」(下圖)。當年這個珊瑚礁由於續有火山噴發,混入越來越多的火山灰與石粒,珊瑚礁又逐漸由紅藻礁取代,到了最後期,火山島因板塊運動的推動,越來越接近歐亞大陸邊緣,海水渾濁,藻礁退化成紅藻球,最後整個火山島墜落深海,藻礁絕滅。

菊花石 
菊花石 

(我很想買一個「菊花石墜子」送給蔡英文總統(如果還買得到的話),告訴她,如果「藻礁永存」,並根除汙染,桃園海岸也許可以迎到這麼漂亮的珊瑚。)

肆 桃園藻礁的前世今生

桃園海岸藻礁北起大園鄉下海湖,南至新屋鄉永安漁港以北,中間經過觀音鄉,延綿27公里,往西外海方向延伸出露最寬450公尺,最厚處6公尺,地層學上命名為「潮音石灰岩」。

「潮音石灰岩」最早於7600年前開始形成,發育在礫石上,早期以珊瑚藻為主;約4000年前,逐漸轉化成為以珊瑚為優勢物種的藻礁。但是到了三、四百年前,漢人移入開墾,河川送出泥沙,經沿岸流攜帶,掩埋了部份藻礁,這有點像花蓮藻礁的退化歷程。

近年來四種人類活動傷害到藻礁發育:(1)公元2000年以來觀塘工業區、大潭電廠開工,填海造地,港口建築、港區開發、防波堤、天然氣海底管線佈建(2007);(2)桃園地區工廠與民生排水造成水質汙染;(3)港口疏浚、航道開闢(包含漁港)與河川注入泥沙;(4)漁業採集與魚網棄置。

2001年時,其實觀新藻礁位置原為沙岸,因台電建了「進水口堤」,突堤效應使南側缺少沙源而逐漸裸露,海水也較清澈,現成為桃園藻礁藻覆蓋率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

伍 結語:深度生態(Deep Ecology)觀點

所謂「深度生態」是強調地質時間的縱深與生態系統的動態演化,近年特別為北歐國家所推崇,成為各國環境保護的理論基礎與分析架構。以下綜合本人多年對於現生與化石紅藻球─藻礁─珊瑚礁的研究,提出一個以深度生態為架構的觀點來看桃園藻礁:

一、藻礁是由殼狀與節狀石灰藻、表覆型底棲有孔蟲等石灰質生物建造的生態系,是多種水生生物的棲息地,也是各種幼蟲的孵育地,因而是保育生物多樣性與維護附近漁場健康的重要基地。

二、藻礁形成艱難,其成長需要碳酸鈣建設大於破壞(時有海蟲鑽洞破壞與浪打侵蝕),通常成長緩慢,每年可能只增加數厘米厚度而已。紅藻球是生物礁體演育的初始階段,環境好可以形成藻礁、珊瑚礁。高雄大小岡山的隆起珊瑚礁的初始階段就是藻礁,如果沒有當年的藻礁發育築底,就沒有後來的水泥礦場。

三、紅藻比珊瑚能夠忍受艱難的環境條件,例如波浪衝擊、較高或較低的鹽度、較低溫度。藻礁是礁體先鋒物種的大本營,最怕泥沙掩埋與化學汙染。

四、桃園海岸藻礁七千多年前開始發育,有珊瑚發育,曾一度遭泥沙埋沒,近年恢復生機,但公元2000年以來因為汙染與港口開闢施工,環境又惡化。八年前蔡總統說「藻礁永存」是一美好祝願,應該一本初衷,保存藻礁,河清海晏之日說不定又能迎來珊瑚。

*作者為台灣大學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兼任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國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