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兩岸不談,島內對罵!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意義嗎?

2021-10-03 07:00

? 人氣

正視中華民國還存在的事實,兩岸才有可能進入政治談判的深水區,否則真正阻礙兩岸統一的可能正是中共自己。(許劍虹提供).png

正視中華民國還存在的事實,兩岸才有可能進入政治談判的深水區,否則真正阻礙兩岸統一的可能正是中共自己。(許劍虹提供).png

不久前,台灣先後發生兩件涉及兩岸協商談判的事情:首先發生的是中共海關宣布,因為多次檢出病蟲害而禁止台灣的釋迦與蓮霧進口,隨後發生的是國民黨主席選舉當中,候選人張亞中宣稱當選後會赴對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給出結論吧!從談判的角度出發,不論怎麼分析,唯一的結論都是無解,因為從談判氛圍開始,到雙方的目標、底限、與策略等等,再再顯示出談判空間並不存在。換言之,目前兩岸都不會坐上談判桌,因為談不出任何結果,我們固然可以隔著海峽痛罵,但除了心裡痛快之外,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而後果很明顯──過去多年來讓有識之士搖頭歎息的內耗與空轉注定會持續下去!

把事務性問題視為政治衝突

釋迦與蓮霧遭禁後,趙少康在FB貼文,標題罕見的相當惡毒,宣稱「蔡英文刺激大陸自爽,台灣農民慘嘗苦果」。民進黨前立委陳昭南隨即更惡毒的回應說,『這是很標準的「匪盜欺凌有理、良善跪地求饒」的病態心理,也是國民黨一再被邊緣化而非要被逼到送進太平間化為灰燼的最根本因素。』

難得看到兩位大人物用惡毒的語言罵人,但是他們顯然都是滿腦子的政治,無憑無據的就把水果外銷植物檢疫這個事務性問題提升到兩岸政治衝突──兩者的第一反應都視為中共的政治報復,根本沒去考慮植物檢疫純屬事務性質。

而很不幸的是,包括總統蔡英文,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以及諸多的媒體報導與評論,都直接或間接指向中共的政治報復。在我瀏覽的幾十篇報導和論述中,只看到前工商建研會理事長吳思鍾呼籲,應該「透過管道,瞭解事情的真相」,然後進行適當的處理(參閱風傳媒...吳思鍾觀點:從千島湖事件看水果禁輸陸,蔡政府危機處理荒腔走板)。

沒錯,首先要釐清真相,否則無法對症下藥。這是處理各種問題的基本原則,例如企業界甚至運用「魚骨圖」等工具,來確認品質不符理想的原因與改善之道。但涉及兩岸事務之際,不論是獨派或統派的大人物,理應報導真相的記者,或是理應做出深度評論的學者專家,卻幾乎毫無例外的在第一時間作出相同的結論──大陸對小英政府不爽,於是藉農產品出氣!

我沒有能力確認真相為何,但我可以提出我看到的事實以供參考研判:有媒體在標題中譴責「挑中秋下手粗暴卑劣」,理由是「利用中秋連假公務機關放假之際宣布,目的就是讓台灣整個手忙腳亂,民眾無法安心過節。」

這我就不懂了!根據我看到的報導與評論,有專家指出6月份已經傳出消息,也有報導指出農民早就聽到風聲,但陳吉仲卻宣稱是在9月19日才「無預警」遭禁,而且釋迦外銷對岸的旺季是從11月中下旬開始,有什麼理由要給台灣2個月甚至5個月的應變時間?

本文重點不在於真相為何,而在於上述那幾乎完全一致的主觀研判。簡單的說,這件事代表台灣人極其普遍的非常不信任中共,主觀認定對岸的官方說法九成九都是謊言,而且很可能無中生有、藉故生事,任意進行莫須有的栽贓!

至於台灣的統獨兩派都認為是中共的政治報復,這點就更好玩了──雙方都認為這是打擊對手的絕佳機會,統派藉以宣示兩岸冰封的惡果,獨派藉以突顯中共的蠻橫霸道,兩者都展現出「勇於內鬥」的豪氣,但兩者都缺乏解決實際問題所需的邏輯思考。

一切免談的談判氛圍

事務性問題如此,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這類重大政治議題就別提了──光是一句「你怎麼確定中共會遵守協議」,就足以讓張亞中高舉雙手投降。但同樣的,本文重點不在於是否應該簽署和平協議,而在於上述不信任的氛圍有何影響。

不信任代表擔心對方會投機取巧,讓我們蒙受損失。在一般商業談判中,雙方簽署的契約具有法律效力,各種衝突爭議可以訴諸於事先約定的司法管轄機構,但法律事務錯綜複雜,訴諸法律堪稱是曠日費時且成本偏高,因此業者經常另行採用特定手段做為額外的保險,例如要求提供保證金或其他履約抵押品。

但兩岸之間的衝突爭議呢?告上國際法庭或世界貿易組織(WTO)?太天真了吧!想想曾經被台灣人視為「救世主」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吧。他是守護資本家階級,以美國利益為優先,主張美國是個白人的國家,而且堅信「美國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的極右派自大狂,於是只要覺得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任何國際條約都可以撕毀,甚至享有「拯救人類未來」道德光環的巴黎氣候協定也不例外。但你聽說過國際法庭或WTO因此出手懲罰美國,或有國家要求美國在簽約時提供履約保證嗎?

換言之,兩國之間協商談判並簽署條約的必要前提是信任對方,相信對方會盡可能履行約定,這點當然也適用於兩岸分治的現況。然而,從獨派到統派,台灣人幾乎全面性的不信任中共,意味著我們並不想和中共坐下來談──既然相信任何約定都隨時可能被中共撕毀,那麼還有談判簽約的必要嗎!

於是,我們一開始就否定了兩岸談判的可能性,主張談判的人必定會被扣上「紅統」的標籤。這是國民黨主席選舉當中有人宣稱,若張亞中當選會導致「亡黨」的主因,也是民進黨寧可讓兩岸陷入冰封,也堅持不與中共接觸的理由。

那麼,兩岸之間的各種衝突爭議怎麼辦?前述「勇於內鬥」顯示,大人物的思維很清楚──只要有美國鎮壓,兩岸就可以繼續維持現狀,藉由鬥倒政敵來搶奪更多的利益才是正途,何苦去淌兩岸關係的渾水!因為衝突爭議而受害的民眾只能碰運氣,看看政府是否會用公款補貼,沒有的話就自認倒楣或自求多福吧。

一般升斗小民的思維同樣很清楚──釋迦與蓮霧遭禁後的網路言論顯示,主流觀點認為自己的生活與對岸無關,絕對不會因為兩岸的衝突爭議而受害,那些受害的人都是因為貪圖利益或盲目無知而自作自受,為什麼要同情他們!

談不下去的先決立場

其次,即使兩岸的主政者都覺得有必要坐下來談,但先期的評估會得到一個「必定徒勞無功」的結論,因此根本不會進入籌備階段。這點可以用有關談判空間的理論來解釋,但還是先用一個近期範例來提示背景。

民進黨前立委陳昭南在痛罵趙少康的同時,也指出「兩岸要不要對話係中共單方面決定」,而理由在於「2016年蔡英文...在就職文告中對中南海釋放了相當豐富的對話意願與善意,北京依然堅持採取漢賊不兩立的堅壁清野政策,緊閉對話大門已讀不回至今。」

問題在於,只要不是腦殘,就不難理解就職演說的主要角色是「安撫」,讓台灣全體民眾和包括對岸在內的國際社會放心,其內容基本上都是所謂的「場面話」或「應酬話」(英文稱為lip service),真正可以信賴的是實際的作為,所以孔老夫子才會留下「聽其言觀其行」的名言,英文中才會出現「行動比語言更響亮(Action is louder than words)」的俗諺。

那麼,蔡英文政府有哪些施政足以證明其對話意願與善意呢?我沒看到!我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中共釋出惡意──首任閣揆林全寧可犧牲政府機構和法律的尊嚴,迫不及待的撤回對入侵行政院民眾的控訴,因為他們和太陽花成員同一掛,都是不擇手段抗中保台,有功於民進黨二度執政的激進獨派!

其他部分我只提示兩點:其一,在綠營政要、媒體、和御用學者全體總動員之下,2016年就職演說中所稱既有政治基礎關鍵元素的第1項「九二共識」,已經被詮釋成台灣人不可能接受的「一國兩治」──蔡英文總統則是在2019年回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談話時正式定調。

這個由綠營打造出來的主流民意,甚至讓曾經基於九二共識而和對岸交流的國民黨也不敢直攖其鋒,當時的黨主席江啟臣已經明顯動搖,從而在今年尋求黨主席連任之前宣稱「有點舊了」。

其二,無數綠色御用學者和媒體人利用其話語權,將蔡英文執政團隊的諸多言行詮釋成「對中共釋出善意」。例如,在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台灣目前不尋求對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之後,有媒體在其社論中指出,這是「蔡英文為了不向習近平挑釁添亂而冷卻台美關係」,證明「她在兩岸關係上是個不尋釁挑弄,堅持理念,一以貫之的總統」。

我看到這篇社論時只能苦笑,把美台關係沒有好到讓美國推翻自己的「一中政策」,解釋成台灣對中共釋出的善意,堪稱是絕頂天才,而這點也證明了部分媒體人的無恥至極!

無論如何,任何人都不應該把中共看成當年國民黨宣傳的「土八路」。升斗小民所知道的國際現勢,他們不可能不清楚,平民百姓所不知道的政治鬥爭謀略,卻是全球政治人物生存茁壯所需的共同法寶,憑什麼認為對岸既看不穿台灣的「親美抗中」策略,也對近年「辣台派」橫掃台灣政壇的現象一無所知!

回到談判理論。在談判的先期評估中,必須先行評估自己和對方所擁有的籌碼,並選擇適當的談判目標與底線。這其中,籌碼是指能夠影響對方的事物,對方想獲得的或對方想避免的都可以,目標是指最理想的狀況下我們想要獲得的結果,底限則是最糟糕的狀況下我們想要獲得的結果。如果預期的狀況會比底限更糟糕,則顯而易見的抉擇是不要坐上談判桌。

以假設中的兩岸統獨談判為例,簡化版的兩岸談判目標如下圖所示。首先,可能結果是從無條件獨立到無條件統一的兩極光譜,中間再按照台灣民眾的接受程度區分為一國兩制、永遠維持現狀、和統獨公投決定這三者。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顯然,台灣現有的主流民意是無條件獨立,維持現狀則是迫不得已的抉擇,但對中共而言,維持現狀並不算「解決台灣問題」,因此其底線應該是一國兩制。問題來了,雙方的讓步空間沒有交集,台灣無法接受一國兩制,而中共無法接受維持現狀,於是不可能出現雙方都同意的談判結果。(附註:本文省略籌碼分析,因為涉及高度的主觀性,例如許多獨派人士相信兩岸經貿關係密切是因為「對岸依賴台灣」,不敢切斷經貿交流)

上圖也列出一個附帶條件:台灣希望中共放棄用武力威脅,但中共堅持不能排除武統,於是在這個附帶條件上也無法獲得共識。

總之,從蔡英文政府的態度到中共對統獨的立場,都是雙方都知道的公開資訊,因此雙方都不會在現階段坐上談判桌,否則徒然浪費時間人力等資源。

談不出結果的策略抉擇

最後,即使兩岸面對不得不設法解決的衝突爭議,而且雙方的談判底限也確實有交集(例如水果病蟲害),但是在談判氛圍足以影響談判過程的各項抉擇之下,上了談判桌之後也不可能談出任何結果。

先以台灣和美國的經貿談判為例:我們從頭到尾都是「只輸不贏」,每個回合都只能用「少輸為贏」來自嘲,近期的一個案例甚至是「自動獻上降表」──總統蔡英文直接推翻民進黨對於瘦肉精的既有立場,不經過立法院討論,就逕行主動宣布開放萊豬進口!

對美談判始終是只輸不贏甚或卑躬屈膝,可以用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談判理論來解釋:在談判桌上,我們通常會兼顧「利益的重要性」和「關係的重要性」,然後決定是否要讓步以及讓步到什麼程度,於是產生5種不同的談判策略,如下圖所示。

關係重要性。(作者提供)
關係重要性。(作者提供)

無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美國伸出援手,國民黨老早就已經消失,而民進黨則根本不會誕生。即使時至今日,我們仍然依賴美國的軍售來獲得初步對抗中共的武力,至於想要穩住戰局甚或擊退解放軍,唯一的指望是美國施加壓力,甚至直接出兵支援。

換言之,台美關係決定了台灣政權的存亡,因此不論在朝或在野,台灣的主要政黨都不可能「反美」──急統派人士可能反美,但除非國民黨想要變成執政無望的小黨,否則宣稱「國民黨反美」絕對是違反常識的栽贓。

於是,對美經貿談判當中,維持甚至提升台美關係是第一優先的考量,至於犧牲多少利益則並非重點,因為花的是全體民眾的納稅錢,官員民代都不會心疼,民眾則因為不是直接從自己口袋裏掏錢,花費的只是公款而完全無感。換言之,我們在談判之前就已經決定採納上圖右下方的「我輸你贏」,而美國當然會笑納,這種氛圍下談判能贏才真的有鬼了,能夠獲得美國「小讓」就可以放鞭炮慶祝了。

然而,面對中共的談判則完全相反。以目前掌權的獨派而言,心裡巴不得和對岸一刀兩斷,自然不會重視雙方的關係,而在此同時,對中共的任何讓步都代表軟弱,足以讓民眾對其抗中保台的能力產生質疑,因此必定會選擇上圖左上角的「我贏你輸」的策略。

於是,主談者是在要求一個人口比我們多出60多倍,經濟規模比我們大上20多倍,軍隊人數相當於我們10倍,戰鬥機數目相當於我們5倍的國家,因為必須重視雙方關係而給予讓步,並且擺出一副不讓步就拉倒的高姿態。中共最可能的答覆應該是嘲笑:憑什麼?憑你在第一島鏈當中扮演美國的看門狗嗎? 

換言之,在這種氛圍之下,即使實際上存在讓步空間,主談者也必須咬緊牙根硬撐,堅持不讓中共佔便宜,否則回台後無法交代。於是,至少在統獨談判的部分,最後結局必定是上圖左下角的不歡而散,不但浪費了人力物力,而且導致雙方關係更形惡化。

實際上,以兩岸經貿關係而言,最合理的選擇當然是上圖右上角的「雙贏」,以目前台灣的主流民意而言,自然是比一國兩制更好的政治安排,加上兩岸經貿關係不變的紅利──不幸的是,這個對我們而言優於一國兩制,對中共而言並非不能接受的方案,還需要眾人的智慧與創意來醞釀成形,目前並沒有看到任何可行的抉擇。

該揮別把霸凌當有趣的歲月了

既然上不了談判桌,而且我們朝拜多年的美國也不可能主導對岸的政策,就表示兩岸的統獨立場衝突無法獲得調解,也表示台灣內部的統獨爭議不會落幕。然後,從青少年到垂垂老矣的超高齡銀髮族,會繼續把統獨議題當作人生第一大事,繼續不斷的對罵對幹。

獨派罵統派賣台、舔共、台奸,統派罵獨派抹紅、賭徒、數典忘祖,罵得很高興,罵得好像人生最大的意義莫過於此。然後,每4年一個循環,兩派就實踐社會達爾文主義,和黑道幹架贏了就擴充地盤,閩客械鬥贏了就佔據最肥沃的土地一樣,用人數來決定誰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這有意義嗎?我可以理解政客和御用學者貪圖族群對立衍生的政經利益,但這輩子只能乖乖獻出血汗錢的升斗小民又何苦來哉?即使統派全部「千夫所指,無疾而死」,美、中兩國也不會讓台灣獨立,即使獨派全部「噤若寒蟬,吞聲忍恨」,民主機制仍然會讓獨派的總統候選人上位。繼續那已經持續30年的內鬥,除了撕裂族群情感,並且讓政客不需要為國事傷神,可以隨心所欲之外,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與其糾結於白做工的統獨對抗,為什麼不把時間精力花在讓自己更健康長壽,更博學多聞,更多才多藝?為什麼不把資源花在讓台灣的民主制衡機制更完備,科技與經濟實力更強大,社會文化特色更令全球驚豔?甚至如前文所述,用自己的智慧與創意,發展出兩岸統獨立場衝突的雙贏解決之道!

現在的我們正在證明社會達爾文主義在21世紀民主國家的實用性,但是讓這個強存弱亡、吃人不吐骨頭的觀念蔚然成風,對我們自己和台灣社會有什麼好處?我可以理解並鄙視眾多大人物的自利抉擇,但升斗小民圖的是什麼?只是為了消解生活中的各種憋屈鬱悶,享受那霸凌與碾壓別人的快感嗎?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