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劍橋科學家論昆蟲:酸甜香脆有營養

2018-01-23 13:00

? 人氣

舌尖上的白蟻—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個小男孩正在吃零食。(BBC中文網)

舌尖上的白蟻—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個小男孩正在吃零食。(BBC中文網)

一群黃蜂包圍了兩個披著斗篷,被一條粗繩綁在一起的男人。這一刻,他倆已經盼了一天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中一人打開酒罐上的蓋子,把正在憤怒攻擊的黃蜂靈巧地劃拉進罐子裏;另一個拿出鶴嘴鋤,挖進陡直的山坡,讓更多黃蜂蜂巢暴露出來。

在日本中部的這片陡峭的雪松森林裏,他們倆花了整整兩個小時一直追著黃蜂、用誘餌將黃蜂們趕到圈套裏。這下他們終於滿意了。

那天他倆回家時,酒罐子裏已經有好幾百個還在掙扎起伏的黃蜂,另外還有一個重達7公斤的蜂巢。

通常,可以當食物吃的昆蟲被描繪成一種超級食品,供應既穩定又持久——是比牲畜更為環保的一種替代食品。

但究竟哪些人吃昆蟲呢?昆蟲的味道怎麼樣?

挑出黃蜂幼蟲採集黃蜂巢的人正在挑揀幼蟲

兩位先生喝著啤酒,用鑷子將巢裏的黃蜂夾出來時,兩位太太正在用小火煨著黃蜂幼蟲。這種幼蟲生吃像是味道很濃的凝塊奶油,不過煮熟了配上姜、醬油和米醋吃像甜甜的牡蠣。

他們把成型的黃蜂用油炸得外焦裡嫩。

鄰居們會進來喝一杯浸泡了黃蜂的老酒,黃蜂身上泡出的毒液把普通的白酒變得有些混濁發黑。

他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打趣說,晚上誰也別想睡好覺了,因為黃蜂被認為有很強的催情藥效。

全世界到處都有這樣的場景,全家老少和親朋好友一起採集烹調昆蟲,目的不是因為饑不擇食,而是因為這些蟲子到處都是而且味道鮮美。

就拿世界有名的龍舌蘭酒泡幼蟲來說,那瓶子裡泡著的蟲子種類很多,但都是墨西哥一些地方很受歡迎的食物。

如果你要找到一條那樣的幼蟲,你必須拔出翻轉一棵龍舌蘭植物。

不同品種的龍舌蘭有不同的蟲。

呈紅色的蟲子最為金貴,生吃有一種很特別的煙熏味道,很有些梅斯卡爾酒的滋味。

由於需求很大,當局對這種幼蟲的採集有嚴格的監管。不過,如果你在非採集的季節去到當地的農貿市場,你可能會見到有人在兜售非法採集的還在蠕動的紅蟲子。

絶大多數可吃的昆蟲都很容易採集,很多簡直就是從天而降。例如,白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吃。

炸白蟻寮國街頭大排擋供應的炸白蟻

雨後,這些帶著翅膀的小蟲就像煙一樣從洞穴中升起。

第二天,它們就鋪天蓋地,數不勝數了。

孩子們都特別喜愛捕捉白蟻,因為這個過程除了在泥裏四處亂跑,還有一個一個拔掉白蟻的翅膀。

然後就把白蟻煮了,用鹽快炒一下。

通常鄉下地方才能吃到白蟻,不過偶爾也能在城市的集市上看到。一般白蟻很快就賣光了。也難怪,因為它們吃起來像是切成小塊的脆火腿。

可吃的昆蟲

  • 吃昆蟲的學名是食用昆蟲Entomophagy
  • 絶大部分的昆蟲都是100%可吃的,而一頭牛可吃的身體部分只有四成。
  • 一公斤米蟲製造的溫室氣體僅僅只有養育一公斤豬肉所產生溫室氣體的1%到10%
  • 很多昆蟲的鈣、鋅、鐵和蛋白質含量都很高
  • 在所有有記載的可食用昆蟲種類中,甲殼蟲佔了四成
在布基納法索,一個小童對桶裏裝著的毛毛蟲很感興趣在布吉納法索,一個小童對桶裏裝著的毛毛蟲很感興趣

其它可食用昆蟲長在樹上,數量巨大。

在非洲撒哈拉南部的布吉納法索,雨季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樹葉都光禿禿的,地上蓋滿了毛毛蟲。

村民們凌晨兩點就起來,採集最多汁的毛毛蟲,有的被慢燉當主食,有的被快炒當零食。

它們吃起來像有肉味的蔬菜。

有的昆蟲長在樹身裏面,比如像棕櫚像甲幼蟲。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這些白白胖胖的蛆蟲很受歡迎,生活在森林中的人們帶著斧頭去砍開棕櫚樹,尋找樹裏面的蟲子。

這些蛆蟲用葉子包起來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就像一小包油油的肉醬。

全世界最廣為人吃的昆蟲應該是蚱蜢、蟋蟀和蝗蟲。

柬埔寨集市上商販們在賣蟋蟀柬埔寨集市上商販們在賣蟋蟀

為什麼,因為我們種植的農作物為這些昆蟲提供了最喜愛的食物。

在亞洲,農民們在稻田裏布下網子抓蚱蜢。

在墨西哥,農民們在麥田和紫花苜蓿地裏用大桶抓一種最美味的蚱蜢,當地人把它們稱為查普林。這是一種吃起來口感很好,有檸檬味道的蚱蜢。

在《聖經》舊約中就曾提過蝗蟲,因為在中東可耕作的地區,蝗蟲曾經是,現在仍然是一種很常見的可食用的莊稼害蟲。

蝗蟲吃起來比肉味要淡,比海鮮味重,非常鮮美。

這些喜歡植物的昆蟲,每種都能充分吸收你選擇的調料滋味,增加了越嚼越香讓人心滿意足的酥脆口感。

男人手捉蝗蟲指尖上的中午飯

農作物按季節生長,絶大多數的蟲子也是。世界各地慶祝豐收,也慶祝昆蟲節,譬如日本有黃蜂節、布吉納法索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有毛毛蟲節。

所以,最近人們對蟲子的興趣大增,當越來越多昆蟲養殖食品場出現時,人們似乎忘了實際上幾千年來人類一直都在不經意地以昆蟲為食。

讓昆蟲成為飯桌上的美味佳餚這個運動的興起,其背後驅動的理念是:吃蟲子能幫助加強營養,減少污染。

讓人們感興趣的還有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地球上20億人已經列為食物的蟲子,可能比牲畜飼養更為環保,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更小。

興致勃勃地蟲類養殖企業家們,正在尋找新的方法吸引顧客,比如,把磨成粉的蟲子加入麵包、通心粉和蛋白奶昔中。

這種粉銷法很有可能讓更多顧客更樂於吃蟲子。

不過,無可爭辯的是,各色蟲子從形狀到味道所帶到餐桌上的樂趣和冒險,都還是有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

作者簡介

夏洛特·佩恩來自劍橋大學動物學系,研究可食用昆蟲消費量的增加會有哪些潛在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