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HelpGirls:這兩次,中國女孩發聲互助 反性侵運動獲得重大輿論勝利

2021-08-12 18:10

? 人氣

吳亦凡遭指控性侵被捕,成為中國MeToo運動目前最關注的案子。(美聯社)

吳亦凡遭指控性侵被捕,成為中國MeToo運動目前最關注的案子。(美聯社)

近來兩起駭人的性侵指控震撼了整個中國,使人們關注該國被扼殺的#MeToo 運動和嚴峻的性暴力問題。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一名主管被指控灌醉、性侵女員工,在9日當天遭到開除;因涉嫌強姦罪被逮捕的華裔加拿大籍男星吳亦凡,則在10日晚間被爆出犯罪場所擴及到美國洛杉磯,他涉嫌在當地性侵未成年女留學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兩起案件的受害者都選擇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布指控,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促使警方展開調查。當局的迅速行動贏得部分輿論的稱讚,認為這表明中國法治和刑事司法仍是有效率的;然而其他輿論則覺得,這反而凸顯中國執法上的瑕疵,性暴力倖存者居然要靠著在網路上大聲疾呼,才能尋求正義。

「有鑑於(吳亦凡)和阿里巴巴的高知名度,這兩起案件能引起如此廣泛關注並不意外,」中國女性主義學者馮媛說,「但這也提醒人們,其他更多性騷擾和性侵案件的被告若不是那麼有名或有影響力,(受害者)可能聲音根本不會被聽見。」

阿里巴巴Alibaba(美聯社)
阿里巴巴Alibaba(美聯社)

性侵倖存者長期面臨中國官方和社會輿論的汙名化與抵制。近年調查表明,在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中,性侵和性騷擾案件非常普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根據中國官方數據指出,2013年至2017年期間,有4萬3000人被起訴涉嫌侵犯婦女人身權利相關罪名,包括販賣人口、強姦和強迫賣淫。

但實際能獲起訴的案件數量很少。根據聯合國2003年至2012年的一份性侵研究,中國有大量性侵犯罪未被通報,就算被警方獲悉,立案率與定罪率皆低於其他亞太地區的平均數據。接受調查的中國男性中有22.7%表示他們曾強姦過女性,然而被指控者只有24.9%獲起訴,且僅15.6%被定罪。

要求改變性暴力問題,官方卻顧左右而言他

2018年#MeToo運動席捲全球,中國打擊性暴力犯罪不力的問題露出檯面,促使更多女性分享她們遇到的性行為不端和性侵經歷,但女孩們的高聲疾呼很快就被當局鎮壓,越來越多網路論壇與社交平台討論遭到移除,相關話題標籤與帖子上不了熱搜,而官方媒體則發表多篇文章聲稱性侵犯在中國不是問題。

兩年來,這涉及中國半數人口權益的議題正在逐步發展,2020年,中國修訂《民法典》,首次明確定義「可能構成性騷擾的行為」。但該國法律仍然存在漏洞,例如缺乏關於性侵案明確的執法指導方針。反性侵活動人士說,政府仍不願將性行為不端視為結構性問題,並傾向將責任推給犯罪的個人或其他非關鍵的方面。

例如,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認為,吳亦凡誘姦粉絲案暴露出的是「飯圈亂象」,必須「斬斷毫無底線的資本黑手,遏制泛娛樂化的野蠻生長」。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在一篇社論文章中宣稱,阿里巴巴醜聞反映科技界需要加強「法律和道德監督」,並要求公司將「資本」與社會價值觀結合起來。

吳亦凡遭指控性侵被捕,成為中國MeToo運動目前最關注的案子。(美聯社)
吳亦凡遭指控性侵被捕,成為中國MeToo運動目前最關注的案子。(美聯社)

CNN指出,從官媒的用詞可見中國政府對娛樂圈、科技業資本發展的廣泛打壓,該國的監管機構越來越針對有罰款和限制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言論忽略了反性侵活動人士強調的問題根源:國家缺乏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支持,社會許多方面存在根深蒂固的性別不平等。

近年來,中國政府嚴厲打擊當地女權活動,2015年「女權五姊妹」事件,5名年輕女性為提升公眾對大眾交通工具性騷擾的關注度,而計畫舉辦一場活動,但卻因此遭到警方拘留逾1個月,直到國際社會強烈抗議才獲釋。政府支持者和民族主義者將女權稱為「女拳」,多次攻擊女性主義者的社交媒體帳號,導致平台完全刪除了她們的帳號。

#MeToo帶動思潮改變  這次,倖存者在輿論上獲勝

然而,受害者站出來指控吳亦凡和阿里巴巴時,仍獲得廣大網友壓倒性的支持,微博上流傳著「#女孩互助」(#GirlsHelpGirls)話題標籤,就像#MeToo運動那樣,以標籤鼓勵所有女性發聲。現居紐約的中國女性主義者呂頻表示,民眾對性侵案的憤怒情緒高漲,政府之所以會如此謹慎應對,部分原因是這可能會鼓勵更多人參與社會組織、倡議運動。

馮媛說,指控吳亦凡和阿里巴巴的女性甚至都沒有在網路爆料中提到「#MeToo」,因為這詞很容易被社交媒體審查,「有一段時間,就連『性騷擾』也變成敏感詞,」她補充道。

韓團EXO前成員、加拿大華裔明星吳亦凡遭控性侵未成年。(取自@都美竹微博)
韓團EXO前成員、加拿大華裔明星吳亦凡遭控性侵未成年。(取自@都美竹微博)

對於許多活動人士來說,這兩起案件仍然提供了一些希望,即使政府不想擴大談論性行為不端,但公眾願意。「不管他們是否將案件定調為#MeToo,其本質仍是#MeToo,」馮媛說,「大多數著名的女權主義者社交媒體帳號都被審查過,所幸受害者總能找到自己的方式來發聲。」

「#MeToo運動不斷塑造公眾輿論和轉變觀念,」呂頻說,「幾年前,這樣的事情甚至可能不會引起爭議,或者會被忽視。儘管走司法管道的結果還很難說──這些案件會被如何處置,特別是刑事部分,很難預測。但就輿論而言,這是仍一場胜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