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觀點:後評鑑時代大學的僵固與創新

2018-01-15 06:50

? 人氣

後評鑑年代大學要有脫離「教育部大學」全控的決心,只有勇於創新、挑戰威權,才有能力因應大學環境劇變。(取自國立聯合大學網站)

後評鑑年代大學要有脫離「教育部大學」全控的決心,只有勇於創新、挑戰威權,才有能力因應大學環境劇變。(取自國立聯合大學網站)

耗資數百億元,動員超過數百萬師生,演了十一年的學官出巡大戲,終於在2017年劃下了句點,教育部正式宣布第二週期之後高等教育系所評鑑停止辦理,改以校務資訊公開取代,未來各大學的系所可選擇不辦評鑑、學校系所自評、委由高教評鑑中心、臺灣評鑑協會辨理,或者委由其他專業認證的評鑑機構辦理。長期勒在脖子上的套環終於鬆綁,各大學的教師與行政人員莫不鬆了一口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舉卻引發高教評鑑中心、臺灣評鑑協會兩大評鑑機構的不滿,這兩個由教育部一手扶植的大學遠方治理機構,在喪失了特許權限,也將失去數額高達千萬元的商機。為了平息各方眾怒,教育部不得不祭出配套措施來,保障評鑑機構的生機,包含辦理評鑑系所補助2萬元、自辦評鑑之後必須再交由高評中心認可,希望鼓勵大學系所繼辦評鑑。

高評中心以馬來西亞國際招生為由,說明需要經過高評中心認可的系所學位才能被承認為由,吸引各大學繼辦系所評鑑。事實上,國際的學位認可分為二類,一是專業學會的國際認可,如國際工程學會(IEET)、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必須經過國際學會認可才算數;二是以校為單位的認可制,只要學校學位被認可,自然所有系所學位都被認可。第一週期評鑑的退場功能無法達成;第二週期評鑑又流於形式主義。以系所當作認可單位者少之又少,而且,並不是每個學校系所都需要境外招生,這是教育部認為可以取消系所評鑑的重要理由。

2017.06.05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  【生師比值超標,教育部別包庇】記者會2
教育部暫停高教系所評鑑,各個高教團體也有自己的「評比」,圖為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記者會。(曾原信攝)

對於大學而言,如何回應教育部系所彈性評鑑方案成為一個難題,率性不辦怕影響到教育部的獎補助款;自辦評鑑又怕耗費太多人力物力,且還要送高評中心認可,每個系所要繳交2萬元的認證費用,多一道勞民傷財的風險;委辦評鑑,每個系所需要付出近20萬經費,但教育部可以補助一半經費,少了再送高評中心認可的作業;至於交由其他評鑑認證機構認可的費用與風險更高,甚至還可能碰上像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這種國際級詐騙機構,明明在2016年已經被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取消認證資格,看準亞洲國家崇洋媚外的心理,打著可以獲得國際商管學位認可的旗子,以一個學院500多萬費用,持續在亞洲地區騙吃騙喝,發給各大學管理學院一張沒有用的鍍金假證書。

大學對於評鑑制度的反應,可以做為檢視大學是否永續經營與自主創新能力。對已經辦不下去的私立科大而言,在系所招生壓力下,歡喜迎接不辦系所評鑑,學校董事會可以決定愛怎麼搞就怎麼搞,自然選擇不辦評鑑,教育部全面棄守對於招生不佳學校的品保要求,任由私校為所欲為辦學;而實踐、長庚、靜宜、輔大等大學已經決定接受教育部的委辦方案,持續加碼演出高教評鑑第三部曲;不過,淡江、世新、嘉義大學率先決定採取自辦評鑑,不想再被教育部牽著鼻子走,而大多數的大學還在觀望中。

強制的評鑑大戲已經謝幕,學校願意花大錢歹戲拖棚,繼續演出第三週期評鑑,主因在於缺乏大學自主專業能力決斷。願意選擇自評的大學反映了後評鑑年代大學想要脫離「教育部大學」全控的決心,只有勇於創新、挑戰威權,才有能力因應大學環境劇變,成為未來的贏家。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