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後伊斯蘭國時代」的三角習題:什葉派民兵日益壯大,遜尼派戒慎恐懼,伊朗伺機擴張

2018-01-08 11:00

? 人氣

什葉派最高領袖西斯塔尼力挺阿巴迪

目前為止,伊拉克的最高宗教領袖西斯塔尼似乎站在阿巴迪總理這一邊,西斯塔尼在12月15日公開呼籲,人民動員軍應該加入國防軍,成為伊拉克正規武裝力量。「對抗IS的勝利,不代表我們已經戰勝極端分子,」西斯塔尼說:「只要還有人被極端思想誤導,這場戰役就不會結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伊拉克什葉派最高領袖西斯塔尼。(美聯社)
伊拉克什葉派最高領袖西斯塔尼。(美聯社)

西斯塔尼表示:「過去幾年來,伊拉克的安全奠基在許多英勇人民對政府的支持上,我們必須維持這股動力,並確保這些力量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繼續保衛國家。」

在此之前,正義之旅和巴德爾組織已在12月11日宣布,他們將解除武裝、歸還在戰爭中掌控的土地給政府,並確保民兵與政治組織分開運作,明顯已準備好挑戰2018年5月國會大選。

分析認為,西斯塔尼目前還在為阿巴迪政府背書,阿巴迪對抗IS有功,對伊朗的抵禦態度也獲得西方支持,又願意促成遜尼派與什葉派和解,政績讓人無法忽視。而他最大的挑戰者是人民動員軍的政治力量,有了西斯塔尼的支持,阿巴迪至少可以穩住部分選民的心。

搧動宗教狂熱與伊朗角力

但是,阿巴迪儘管有西斯塔尼支持,仍須小心提防伊朗勢力,因為西斯塔尼今年已高齡87歲,而伊朗方面正在積極培養宗教領袖人選,意圖在西斯塔尼身後取而代之。

西斯塔尼1930年出生於伊朗,從小生長在什葉派教士家族,他在年僅31歲就成為當時伊拉克最高宗教領袖侯艾(Ayatollah Abu al-Qasim al-Khoei)的左右手,並在1992年繼任為最高領袖。在海珊統治時期,西斯塔尼一直十分低調,從未與海珊政權起衝突,因此沒有受到嚴重迫害。

2003年美國攻入後,伊拉克陷入權力真空混亂,西斯塔尼才一躍成為多數人民的燈塔。他的政治觀點對外界而言是霧裡看花,但依照親近人士透露,西斯塔尼支持民主的伊斯蘭國家,贊成一定程度的政教分離,也極力說服人民不要使用暴力對抗入侵者(美國)。西斯塔尼積極主張民主選舉,相信這是什葉派社群的大好機會,可以擺脫被壓迫的命運、執掌政權,但他並不親附伊朗,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立觀點。

伊拉克納傑夫市的阿里清真寺。(圖/Toushiro@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伊拉克納傑夫市的阿里清真寺。(圖/Toushiro@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為了與西斯塔尼爭奪什葉派領導地位,伊朗近年一直嘗試培養宗教領袖,挑戰西斯塔尼的地位。2017年9月,伊朗的阿亞圖拉沙赫魯迪(Ayatollah Mahmoud Hashemi Shahroudi)飛往納傑夫,還帶著不少伊朗革命衛隊士兵,引發外界揣測。

沙赫魯迪是在伊拉克納傑夫出生的伊朗人,也是伊拉克公民。他在1970年代被海珊政權監禁、虐待,曾經是什葉派「伊斯蘭號召黨」(Islamic Dawa Party)的成員,也曾是伊拉克伊斯蘭最高委員會的領袖,在伊拉克具有不小的號召力。沙赫魯迪1989年成為最高領袖哈米尼的左右手,在電視轉播中常常坐在哈米尼身邊,也被視為最有可能接替哈米尼之位的人選之一。

沙赫魯迪在9月訪問伊拉克期間,還特地會見了阿巴迪總理,但卻沒有與西斯塔尼見面,兩者的心結不言而喻。華盛頓中東專家史米思(Philip Smyth)甚至猜測,從來就不喜歡狂熱氛圍的西斯塔尼,很可能刻意放任民眾把人民動員軍視為救世民兵,並竭力保持自己在該民兵的領導地位,做為與伊朗抗衡的較勁手段。

當前的「後伊斯蘭國時代」,威脅伊拉克安全的因素從單一敵人變成無數個潛在勢力,除了IS殘餘分子、壯大的庫德族和什葉派民兵,還要加上彼此疑心的人民,以及深深滲透的伊朗、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與西方列強等力量,像是個錯縱複雜的炸彈管路,隨時可能再度引爆。伊拉克人民能否戰勝纏鬥千年的教派之爭?外界恐怕只能祈禱,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終有一天在滿是硝煙的歷史遺跡上重生。

走過廢墟的伊拉克少年。(美聯社)
走過廢墟的伊拉克少年。(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