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二針還是三針?BBC科普:新冠疫苗背後的科學知識

2021-07-14 16:10

? 人氣

薩里大學免疫學教授戴博拉·鄧恩-沃特斯(DeborahDunn-Walters)解釋說,疫苗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護,也沒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後就不會感染也不會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因為抗體的產生需要時間,因此任何疫苗,無論接種一次還是兩次,首次注射後的幾個星期內你的免疫力都跟注射前一樣。

doctor with vaccine

鄧恩-沃特斯解釋說,人體免疫系統分兩部分,一部分叫先天免疫系統(固有免疫),其組成包括皮膚之類抵禦感染的人體器官,部分白血球和化學機制,疫苗對它沒有影響,單靠這部分也難以預防疾病。

另一部分是後天免疫系統(適應性免疫、獲得性免疫),即出生後通過與特定病原體接觸,由此產生識別和啟動針對特定病原體免疫反應的免疫功能。

這個適應、獲得過程需要時間;任何疫苗都必須刺激身體產生更多免疫細胞,然後部分免疫細胞會生成抗體。

另外,評估疫苗的效力,主要通過觀察接種後是否出現症狀,而不是按是否感染來衡量,而無症狀感染現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III期臨牀試驗數據顯示,完成兩劑接種後血液裏的抗體和T細胞數量比只打一針要多得多。

Person and some vials

新技術、新問題

對一劑疫苗效力可持續多久做出可靠估計之所以困難,除了疫苗問世和接種時間相對較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獲准注射的疫苗採用了新技術。

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和俄國「衛星-V」(Sputnik-V)疫苗都採用改良版腺病毒,這種病毒可以侵入多種不同細胞,導致各種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

牛津疫苗用的是黑猩猩的腺病毒,俄國疫苗用的是兩種人類腺病毒的混合體。

為了安全和防止病毒在人體細胞內自我複製,用來製作疫苗的病毒經過基因修改。這種改良版病毒通過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生成指令來引導人體識別冠狀病毒。

A child being given a vaccine

腺病毒在癌症疫苗開發和基因療法中的應用已經有幾年歷史,但用於預防病毒感染只有一次:埃博拉疫苗;這種疫苗2020年7月獲准在歐盟國家使用。

莫德納和輝瑞-BioNTech疫苗屬於創新技術,兩者都包含無數mRNA(信使核糖核酸)微粒碎片,這些碎片含有生成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指令,原理跟腺病毒疫苗相似。目前獲准給人類接種的mRNA疫苗只有這兩種。

中國科興和國藥都是滅活疫苗,含有未激活冠狀病毒顆粒。這種方式較傳統,但免疫功效能夠持續多久,因為沒有先例可循,仍需積累數據,綜合評估。

中國康希諾和美國強生公司的楊森新冠疫苗都是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III期臨牀試驗都始於2020年9月,同樣有時間相對較短、數據不夠,缺乏可靠參照物作比較的問題。

2021年夏,基於以色列的最新數據,輝瑞製藥和德國生物新技術提出需要推廣第三劑接種輝瑞/BioNTech疫苗,因為半年前打完第二針的人群感染病例增多,主要原因是隨著時間推移體內抗體減少。

但注射第三針增強劑,對於疫苗預防感染和預防重症、死亡的有效性能起什麼作用,仍需更多數據才能綜合評估,得出具說服力的科學結論。

疫苗對比

注:查莉婭·戈維特(ZariaGorvett)2020年曾為 BBCFuture 梳理了疫苗的原理和一些需要解答的重要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