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基隆 林右昌:改造成有風情的城市

2014-12-18 06:00

? 人氣

林右昌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從2008年決定參選開始即深耕基隆,蹲點6年多終於在市長選舉拿下最高票。(吳逸驊攝)

林右昌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從2008年決定參選開始即深耕基隆,蹲點6年多終於在市長選舉拿下最高票。(吳逸驊攝)

「從2008年決定回基隆參選開始,這是我3次選舉,每次選舉都比上次多2萬票,直到這次101010票。我一開始耕耘的策略就很清楚,原本就規劃要一次市長、一次立委,再選市長,想的不是民進黨的基本盤,而是基隆市民在這個時間點上,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期待什麼?很多人問我,基隆要怎麼改變?很簡單,必須從『觀念』改變,觀念不對,什麼都不對。我從6年多前成立這個辦公室(指基隆光點),都在做一件事,我不斷地舉辦演講、座談會、電影欣賞會等,或是到扶輪社、獅子會、保險公司朝會、社團、警友會等各種團體公司,不斷地透過面對面溝通的過程,把我的理念和市民互動溝通,6年多我不知道辦了幾百場,上千場,只要能講,我就講給人家聽,跟市民從溝通互動到相互了解,那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過程,但觀念不改變,什麼都不會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斷和市民對話 6年講了上千場

基隆市長當選人林右昌的競選總部矗立在基隆街頭,紅白色調,再加上大片的落地玻璃,「我愛基隆」的LOGO就在競選前空地上,夜間燈光一打,明亮而開朗的色調令人眼睛一亮。沒有大型選舉看板,沒有候選人立牌照片,看不到競選號碼,也沒有「競選總部」等斗大字樣,完全顛覆大家對基隆市因長期陰雨連建築都看起來潮濕、陰暗的印象,林右昌的競選總部意外成了基隆市民和觀光客最愛停留、拍照留影的新地標,一如林右昌此次參選成績亮眼,從一開始投入選戰就穩定領先,6年多的蹲點耕耘終於收割勝選的甜美果實。

「我想要透過競選總部的建物告訴基隆人,選舉不是一定要弄一個大大看板,我不想要很粗魯,我想跟基隆市民傳達,基隆可以是一個小而美、小而精緻的城市。我不跟人家比大,因為大不起來,但我們要跟人家比深度、比精緻,我不是喊口號,是身體力行,從任何小細節,從自己辦公室,從競選總部做起,讓大家眼見為真,我們的堅持是要讓基隆成為一個有質感、有品味的城市」,林右昌透過競選總部和基隆光點辦公室的空間規劃和基隆人對話。

他說,「其實基隆人一直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我的選舉訴求要『做一個驕傲的基隆人』,我先做給大家看,競選總部蓋好在那裡,就是一個對話溝通和教育的過程,人家看到基隆是可以這麼明亮,不會黑黑暗暗、黏黏臭臭的,競選總部前每天那麼多人車經過,人家到我們那裡就覺得很棒,看到希望,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

執政者自我設限 基隆發展陷停滯

基隆因為緊鄰雙北的磁吸效應,加上受限於早期開發的腹地不大,數十年來整個城市發展始終停滯,一如基隆的天氣,總是陰雨綿綿,揮之不去的濕黏感,好像深陷泥沼一般。但在基隆長大的林右昌,即使過去長期在台北工作,卻不曾打算搬離基隆,他甚至展現企圖心要「翻轉基隆」。大學讀景觀設計,之後讀台大城鄉所的林右昌,不認為雙北對基隆產生磁吸效應,使得基隆無法發展,而是過往的基隆市長找錯了發展方式。

「今天所謂的磁吸,是在比誰有吸引力,基隆絕對可以創造不同於台北的吸引力。基隆的環境和條件,有海港、山坡地和下雨,全世界各地有風情的地方都愛下雨,京都、倫敦、杭州等城市都是如此,霪雨霏霏、詩情畫意,這是一種煙雨濛濛的感覺,但問題是基隆會讓人家覺得不舒服,因為放眼過去房子很醜、街道很凌亂」,林右昌說,「其實,這個城市可以變成很有風情的城市,風情說起來很微妙,不是美麗,而是有味道的城市」。

怎麼做?林右昌自信地說,「這一點都不困難」。其實,基隆小,根本不是問題,歐洲、香港、新加坡、日本,很多城市也很小,但小的很有品質,基隆的問題在於小的沒有品質。他直率地說,「很多為政者把小當做藉口,把愛下雨當作藉口,把基隆都是山、沒有平地、無法發展當作藉口,這是最愚蠢的事情。」

林右昌強調,他是念都市計劃、念設計的人,自然條件就是這樣,「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思考怎樣充分發揮這個基地的特色條件,而不是受到這個基地條件的制約。全世界最貴的餐廳、飯店,要嘛在山之顛,要嘛在海之濱,在山上海邊沒有不好,誰說一定要把山鏟平才能發展,那是錯誤的、古老的發展的觀念,是上個世紀、上個世代的觀念,今天基隆欠缺的是,對這個城市有完整清楚的願景和想法」。

花心思打造驚喜 讓遊客留連忘返

林右昌進一步提出他的構想,他說,人移動的距離大概是8百到1千公尺左右,走不遠,如何讓觀光客在基隆每走3、50公尺就有一個驚喜,可能是個小角落或一個工坊,或是一家很有味道的小餐廳、咖啡廳,或是藝術家畫廊,讓這些驚喜散布城市行走經驗中,遊客才會在基隆街頭走得很有勁,甚至可以繪製市區尋寶地圖,讓遊客留連忘返,想要再來基隆。

林右昌說,這些都不需要花大錢,只要將山坡地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很有趣。基隆多雨,街頭到處可見鐵桿搭建上白色浪板的醜陋遮雨棚,只要花點心思設計,這些創意根本不需要花什麼錢,就可以豐富城市的意涵。他說,現在的基隆市政府要花1千4百萬元把忠一路的建物洗乾淨,因為之前有內政部長來基隆,覺得基隆港沿岸建物很醜,因此基隆市府編了4百萬,中央出1千萬,要把牆面洗乾淨,這麼大手筆的花費根本是一種浪費,「為政者就是要把機會和平台創造出來,做一個示範給你看,整體規劃,重點突破,就不需要花那麼多錢」,只要示範把一棟做好,以引導方式,大家就可以把建物外觀以彩繪等各種方式弄得很漂亮,又不需要花大錢。

林右昌強調,他要做的事就是讓大家有信心,再把基隆所有的能量拉回來,在這裡長大、讀書或工作過的,只要和基隆曾經有連結的人,都可以把他連結回來,「過去大家不願意回來,就是因為市長、市政府的關係,覺得沒有信心希望,大家當然不願意貢獻自己的能量能力和資源,包括人脈和金錢」。

提振在地人信心 基隆人都回來了

「這次選舉過程中有太多基隆人回來了」,像知名音樂家馬水龍,是北藝大的創校校長,他一輩子沒有站台過,卻回基隆為林右昌站台,「就因為他對我的信任,要用他的餘生和精力,把過去累積幾十年的人脈和資源帶回基隆」。而資深企業家邱再興是基隆安樂國小第一屆校友,也是台灣第一代的電子大亨,他創辦了鳳甲美術館,林右昌就建議邱再興把鳳甲美術館拉回來基隆,所以,現在「不是我一個人當基隆市長,是所有基隆人大家一起來營造這個城市,不是靠我一個人,是靠大家,我要把這些支持的力量不斷拉回來基隆」。

林右昌說,「尊重並融入在地地景,一個態度決定了這個城市的高度」,他的選舉政見中提出依基隆多丘陵的地形特色,興建纜車,現在工程的技術非常發達,在基隆建的纜車不是像貓纜一樣,而是當成空中BUS,把基隆觀光景點透過空中纜車串連起來,解決遊客可及性的問題,站在觀光客立場思考他們的需要,以海門天險做為纜車中心,甚至還可以在那裡規劃兩家國際型飯店。他認為,台灣常常為辦活動而辦活動,錢都白白砸掉;但辦活動的目的,應該是要在過程中豐富並改善環境,需要複合式規劃,才能讓環境充滿魅力。

對於基隆港,林右昌也有不同的想法,「我們這個港和這個城市需要改造」。基隆港早期是漁港,清朝開始輸出煤,到後來長期輸送貨運、貨櫃,是一個服務「物」的港,講求量,不重質,但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思維完全不同,今天已是21世紀,這個城市需要轉型,港務局要把內港變成郵輪港,郵輪一年來50萬人次,可是不會停在基隆,因為這個城市沒有轉化成服務人的城市,因此基隆必須轉型從「服務人的角度出發」。

林信義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曾跟林右昌講了一個故事,對他今日規劃基隆啟發良多。林信義說,經營之神王永慶要製造台塑汽車,當時他在中華汽車當總經理,王跟他說台塑要做車,問他覺得如何?王董態度不無炫耀之意,因為台塑花了很多錢在生產線設備上。當時國內以中華汽車最大,林信義對王永慶說,「董事長你要問之前,我先請教,你認為做車子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王理所當然地答,做車子當然是製造業,林回說,「王董,我勸你不要做車子,因為你做車子一定會失敗」,王永慶對此不服氣,林信義接著跟王講,「不要生 氣,你講的都對,但董事長你只看到這台車的鐵殼,沒看到這台車坐在裡面的那個人」。

林右昌說,這個故事放到基隆,和現在21世紀的城市發展的概念是一樣的。這個城市沒有關照到人的需要,沒有從服務人的角度出發,怎麼可能成為一座受人喜愛的城市?怎麼會是一個讓人覺得舒服、願意停留駐足消費的城市呢?基隆要發展觀光,但服務的質和量不足,缺乏魅力,只要讓基隆觀光景點的質和量提昇到一個程度,讓遊客可以在基隆停留一夜,這就是他提出建構基隆成 「城市美術館和城市博物館」的最重要概念。

20141122-SMG0019-153-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林右昌造勢晚會,選民-余志偉攝 12-17-2014林右昌打選戰不講藍綠,以「我愛基隆」為主軸,吸引許多原本不關心政治的選民。(余志偉攝)

林右昌說,這次選舉,他強調「我愛基隆」,不講政黨、不講藍綠、超越黨派,把只要愛基隆的人都納入,他的很多輔選幹部從來不參與政治,是社團領袖,包括扶輪社、獅子會、義消、報關公會成員,很多人過去不關心政治,告訴我這次是他們第一次投票,過去連總統選舉也不投票,但這次出來投他一票,「最後是我們感動所有基隆人,選前之夜,我們從競選總部出發,跟隨加入的群眾越走越多,隊伍越拉越長,鞭炮是越放越多,一路走過,沿街民眾加油吶喊要旗子,就跟著我們一起走,這是基隆人的熱情,是基隆過去不曾出見過的場面!」

「基隆要改變,尤其是市長的觀念要變,一個城市的市長和公司董事長一樣,兵隨將轉,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將影響公司的發展方向,市長也是,沒有好的想法觀念,就沒辦法去找適當的人擬訂策略,更沒辦法妥善編列預算、配置經費,進而實踐,過去基隆的市長做法太老派,還停留在做里長的層次」,林右昌說,未來當人家一想到基隆時,這個城市要給人家有什麼樣的連結、想像?這是未來我們要努力的目標,「價值的翻轉,把握住每次改變的機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