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觀點:疫苗、產業與汽車

2021-06-15 07:10

? 人氣

但是,銳意改革的東亞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香港、台灣、南韓等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之地,卻發現在境內市場狹小下,靠著高關稅和進口配額保護,以及管制外匯的內望導向策略,很快就走到了盡頭-生產超過需求,過剩的產品難以去化,產業無法繼續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早在1960年代,四個經濟體就陸續改弦更張,改採「外望導向」(outward-looking)的發展策略—降低關稅、獎勵出口、提供誘因吸引外來投資、解除貿易限制、鬆綁外匯管制,以全球為其市場腹地。香港在1950年代末期,新加坡的裕廊、台灣的高雄和南韓的釜山,則分別在60年代初期和中期,分別設立了工廠大樓、工業區和「加工出口區」,為全世界生產。

到1970年代後期,這些經濟體在經濟上的卓越表現,已將那些採行「內望導向」的國家遠遠拋在後頭,贏來了「亞洲四小龍」美譽,但其過程卻是艱辛無比-任何保護的撤除和管制的鬆綁,都意味著利益重新分配,必然面對既得利益者的抗拒或反撲,甚至發動輿論壓力,對「不用國貨」或「不愛國」者無限上綱以民族大義批判,企圖影響政府決策。

雖然四小龍都在60年代改變發展策略,但克服障礙的理念和決心還是有所差異-新加坡和香港市場相對更小所以完全開放,陸續將關稅全部撤除;但台灣和南韓卻在國家意識和資本家牽絆之下,保留了局部關稅或配額保護。例如,新加坡在70年代後期,發現汽車裝配業缺乏競爭力後,狠下心來完全撤除關稅,不惜讓原有的在地賓士汽車倒閉;但改以全力打造優良投資環境、提供誘人租稅優惠來吸引外資,終於成功地讓「人均外資流入量」領先全球各國,也讓資源自然流向最有潛力的產業,新加坡不區分企業是本土或外來,只要能帶來技術、創造就業、沒有汙染、誠實繳稅的都是好企業。

但台灣和南韓卻維持了局部的保護,但卻使得後續在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強化國際競爭力時,面臨了長期受保護、畏懼國際競爭產業的強烈反對,引發了政治動盪和政黨輪替(南韓的「燭光百日抗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台灣到今天,已經為汽車業投注了難以計數的保護成本,讓汽車價格長期維持在國際間2倍以上,品質也普遍較差;但換來的卻是本土汽車業正在完全崩解。其實,世界銀行貿易和發展方面著名的經濟學家Bela Balassa(前世銀副總裁,也是我的指導教授)曾經為文指出,世界銀行經研究後發現,一國若要保護某種產業,關稅保護不要超過中度(15%),保護時間不要超過6年,但台灣對汽車業在超過中度的保護之下(曾高達75%),竟然維持了60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