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觀點:疫苗、產業與汽車

2021-06-15 07:10

? 人氣

長期以來,國內在產業發展政策上屢屢傳出失誤案例,作者擔憂,疫苗恐複製汽車產業發展史,走上「關稅」奇高、品質卻可能「較低」的路。(資料照,柯承惠攝)

長期以來,國內在產業發展政策上屢屢傳出失誤案例,作者擔憂,疫苗恐複製汽車產業發展史,走上「關稅」奇高、品質卻可能「較低」的路。(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新冠疫情惡化,確診和死亡人數呈現了倍數增加,許多民眾抱怨政府為扶持國內疫苗產業,刻意延遲進口先進國家已被國際認可的傑出疫苗,甚至阻撓宗教和企業進口疫苗捐贈政府的自救行為,甚至懷疑政府配合炒作疫苗公司股票。怨懟已造成社會分歧,讓原已分裂的社會更加對立,這是一個不太尊重科學知識、經常受意識形態左右、彼此缺法信任的台灣社會,當今真正的不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坊間各種資訊判斷,暫且不論「北京杯葛」因素是否真的存在,政府採購疫苗的時程至少晚了許多國家好幾個月,造成目前難有足夠疫苗施打的現象。這可能是去年上半國內疫情和緩,為協助國產疫苗發展,政府做出的高風險決策;但事後證實是笨拙的決策,不僅摧毀了防疫模範生美名,也付出了數百條人命的高昂代價。政府施政絕對出於善意,但通往地獄之路卻常始於奔往天堂的初衷。

長期以來,國內在產業發展政策上的失誤案例,絕對不止這個。而且,若部分國人愛國心或本土意識過於強烈、不願尊重科學和歷史知識,堅持不計成本、急切想讓本國產業超車發展,加上政府酬庸要職給非真正專業人才的話,那麼我必須說,這次「疫苗事件」極可能不是最後一個案例,幾百條人命也不會是最高的代價。

二次大戰以後,原來的亞非和拉美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反對殖民主義的幾位負責聯合國重要委員會的發展經濟學家,包括辛格(Hans Singer)、普瑞畢希(Raúl Prebisch)等人,在1950年代發展出一套「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認為先的進「核心」國家和後進的「邊陲」國家間、所形成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基本上是一種核心對邊陲的帝國主義「剝削」,只有在降低或斷絕這種經濟關係、保護本國產業之後,才可能擺脫殖民帝國長期創造出來的「不公平貿易條件」所帶來的剝削,靠著自力發展來獲得成功。這種思想在戰後大行其道,特別符合百廢待興,亟欲發展工業的開發中國家需要。

然而,對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內需可期的拉美和南亞國家(巴西、阿根廷、印度、巴基斯坦等),這種阻絕外部先進經濟、藉貿易保護來創造市場的「內望導向」(inward-looking)發展策略,的確可讓看來不差的經濟表現維持一段時間,但之後就越來越糟,因為保護帶來怠惰和貪瀆、偏高的價格和低劣的品質,特別是政府大力發展的國有企業經常虧損巨大,必須不斷挹注寶貴的國家資源以維持其生存—南亞印度更以惡名昭彰的「印度成長率」(在1%~2%左右)聞名於世,和最貧窮落後的非洲不相上下。

但是,銳意改革的東亞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香港、台灣、南韓等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之地,卻發現在境內市場狹小下,靠著高關稅和進口配額保護,以及管制外匯的內望導向策略,很快就走到了盡頭-生產超過需求,過剩的產品難以去化,產業無法繼續發展。

因此,早在1960年代,四個經濟體就陸續改弦更張,改採「外望導向」(outward-looking)的發展策略—降低關稅、獎勵出口、提供誘因吸引外來投資、解除貿易限制、鬆綁外匯管制,以全球為其市場腹地。香港在1950年代末期,新加坡的裕廊、台灣的高雄和南韓的釜山,則分別在60年代初期和中期,分別設立了工廠大樓、工業區和「加工出口區」,為全世界生產。

到1970年代後期,這些經濟體在經濟上的卓越表現,已將那些採行「內望導向」的國家遠遠拋在後頭,贏來了「亞洲四小龍」美譽,但其過程卻是艱辛無比-任何保護的撤除和管制的鬆綁,都意味著利益重新分配,必然面對既得利益者的抗拒或反撲,甚至發動輿論壓力,對「不用國貨」或「不愛國」者無限上綱以民族大義批判,企圖影響政府決策。

雖然四小龍都在60年代改變發展策略,但克服障礙的理念和決心還是有所差異-新加坡和香港市場相對更小所以完全開放,陸續將關稅全部撤除;但台灣和南韓卻在國家意識和資本家牽絆之下,保留了局部關稅或配額保護。例如,新加坡在70年代後期,發現汽車裝配業缺乏競爭力後,狠下心來完全撤除關稅,不惜讓原有的在地賓士汽車倒閉;但改以全力打造優良投資環境、提供誘人租稅優惠來吸引外資,終於成功地讓「人均外資流入量」領先全球各國,也讓資源自然流向最有潛力的產業,新加坡不區分企業是本土或外來,只要能帶來技術、創造就業、沒有汙染、誠實繳稅的都是好企業。

但台灣和南韓卻維持了局部的保護,但卻使得後續在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強化國際競爭力時,面臨了長期受保護、畏懼國際競爭產業的強烈反對,引發了政治動盪和政黨輪替(南韓的「燭光百日抗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台灣到今天,已經為汽車業投注了難以計數的保護成本,讓汽車價格長期維持在國際間2倍以上,品質也普遍較差;但換來的卻是本土汽車業正在完全崩解。其實,世界銀行貿易和發展方面著名的經濟學家Bela Balassa(前世銀副總裁,也是我的指導教授)曾經為文指出,世界銀行經研究後發現,一國若要保護某種產業,關稅保護不要超過中度(15%),保護時間不要超過6年,但台灣對汽車業在超過中度的保護之下(曾高達75%),竟然維持了60年。

汽車產業正經歷轉變的陣痛期(AP)
台灣對汽車業投注難以計數的保護成本,讓汽車價格長期維持在國際間2倍以上,品質卻較差,進一步使本土汽車業崩解。(示意圖/AP)

幾十年發展策略的差異(加上部份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經濟效果,現在已經清楚浮現:新加坡2021年在「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的人均生產(GDP per capita)高達6.4萬美元、香港4.9萬、南韓3.9萬、台灣3.2萬,大致和四地汽車關稅率的高低排序(0%、0%、8%、17.5%)類似;沒有「浪費」資源在這種無效率產業的新、港,享有更高的所得水準;保護低於台灣的南韓,汽車產業也發展得相對較好。更有趣的是,南韓現代汽車2020年底宣布將在新加坡生產汽車,規劃到2025年將生產3萬輛電動車,1/3供應本地,其他供作出口。

新加坡也在生技產業條件自然成熟之下,吸引了德國BioNTech日前宣布,將在新國設立預防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廠,並在該地設立東南亞區域總部。台灣的疫苗產業,若因某些原因一定要有本土,我沒有太大意見,但應該記取發展汽車業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可能衍生的成本、效益和風險,包括人命和政治的風險,絕對需要慎思。

然而,最新資訊顯示,美國採購幾種疫苗的價格為:輝瑞540元台幣、莫德納416元台幣、AZ 111元台幣,平均為355.7元;衛福部購買國產疫苗有三種價格:750、810、881元,平均813.7元,是美國均價的2.29倍或229%,相當於課徵129%關稅,顯著高於對國產汽車曾有的最高關稅保護(75%)。但我國疫苗只通過擴大二期、有效性和罕見副作用未卜,而上述國際疫苗卻都通過了三期期中,可說我國疫苗的「關稅」奇高、品質卻極可能「較低」。就算不計人命和確診的健康成本,難道,我們又要重複一次汽車業的發展史?

*作者為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兼任特聘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台大和文大退休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