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畫下句點

2014-10-30 08:39

? 人氣

美國聯準會29日宣布結束QE,紐約股市小跌作收。(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29日宣布結束QE,紐約股市小跌作收。(美聯社)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29日宣布結束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政策。聯準會從2012年9月啟動第三輪QE,對市場注入鉅額資金,目的在於壓低利率、鼓勵投資高風險資產,進而刺激資金借貸、支出、投資、成長與就業。至於成效如何,各方看法不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輪QE剛啟動時的金額是每個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BS),2012年12月增加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總額達到850億美元,但是2013年1月之後逐步縮減規模,時至今日完全退場。

美國金融市場對QE結束早在預期之中,而且聯準會重申近期內不會升息,因此29日股市與債市反應溫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JIA)小跌0.18%,標普500(S&P 500)與納斯達克(NASDAQ)的跌幅也只有0.14%與0.33%;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微幅上揚0.041%。

聯準會此舉以及它的最新評估報告,等於是對美國經濟投下信任票。今年第三季美國經濟成長率約3%,遠優於歐元區與日本。在中國成長放緩的態勢下,美國的經濟表現尤其重要。

聯準會決策機制「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兩天會議後發表聲明:「從量化寬鬆政策啟動以來,勞動力市場的展望已大幅好轉……聯準會持續認為,整體經濟得到強有力的支撐,足以在物價穩定的前提下,推進就業最大化。」過去2年多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低於聯準會的目標值2%。

QE自實施以來褒眨不一,雖然沒有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但是對於促進經濟成長與就業的效益也不明顯。贊成者認為,在金融、經濟陷入危機的情況下,必須使用這種非正規貨幣政策,才有可能力挽狂瀾,使經濟走回正軌。反對者則認為,QE會造成流動性泛濫,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從實質上促使經濟好轉。

然而未來只要美國經濟成長停滯、失業率攀升、通膨率過低,聯準會還是可能重新啟動QE。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聯準會在當年11月啟動第一輪QE,迄今資產增加了3兆7000億美元(新台幣111兆元),總額來到4兆4500億美元,是QE啟動前的4倍,未來如何逐步消化,將對聯準會形成考驗。

從聯準會實施QE以來,美國經濟確實出現了許多正面的變化,但QE居功多少則言人人殊。GDP增速由2008年第4季最糟糕的-8.9%,恢復至上一季的 4.6%;失業率由2010年初的接近10%,下降至目前的5.9%,9月份新增就業人數24.8萬人;今年美國股市道瓊與標普500也屢創新高。

接下來聯準會將聚焦另一個重要課題:何時開始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即商業銀行間隔夜拆款利率)?這項短期利率目前近於零(0至0.25%),聯準會29日重申這個水平會繼續維持「一段可觀的時間」。一個關鍵考量因素是就業狀況,美國目前失業率約5.9%,仍然不符合聯準會期望。一般預期,聯準會在明年年中之前不會升息。

*什麼是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

量化寬鬆一般指中央銀行向私營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購買債券,「新創造」的資金被撥入金融機構在央行的法定儲備賬戶。大量購買債券可以使債券本身價格上漲,殖利益率則反方向移動。因此央行透過購買債券,可以壓低市場利率,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