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優勢》德國之聲:比特幣太耗電 北歐有望成「挖礦」天堂?

2021-05-17 09:00

? 人氣

比特幣。(美聯社)

比特幣。(美聯社)

比特幣真是一個的耗電大王。根據不同的估計,開採這種加密貨幣每年耗費全球能源67121太瓦時(1太瓦時=10億度電)。這大約是目前包括互聯網、雲端計算、金融行業和其他加密貨幣在內的所有數據產業耗能總量的一半。德國全年總耗電量為500多太瓦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比特幣和它所基於的整個區塊鏈技術被質疑損害氣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約80%的算力(也稱哈希率,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來自亞洲國家——其中沒有一個國家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資源。此外,還有15%的算力來自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都不是綠色能源先進國。

假如狗狗幣不是虛擬貨幣,大概會長這樣???

北歐國家被認為是耗電大王比特幣最好的故鄉,因為那裡電力便宜,而且主要來自可再生資源。其他行業也期待利用這種綠色能源。

在那遙遠的北方可持續地採礦?

於是,在北歐地區開採比特幣被認為是擺脫這一困境的綠色通途。冰島是拓荒者之一。根據冰島區塊鏈基金會的數據,全球比特幣的8%都是在該國開採。利用地熱和水電,國營電力公司Landsvirkjun和其他能源公司提供了全國幾乎所有的電力。

冰島用電如此便宜,以至於多年來一直在討論鋪設通往英國的海底電纜,向歐洲諸國輸送綠色電力,解決電力昂貴問題。現在,鋁冶煉和區塊鏈等能源密集型產業被吸引到冰島。

比特幣採礦公司Genesis Mining自2013年在冰島投產。其創始人之一是該公司首席技術官薩爾特(Philip Salter),他對德國之聲總結這個島國的優勢說:「沒有國內政治或地緣政治風險,基礎設施非常可靠,電力是可持續生產而且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

冰島的電力成本優勢所剩無多

然而,冰島的發電能力正在達到極限。「2021年和2022年能源生產達到飽和狀態,」Landsvirkjun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爾納松(Hordur Arnarson)最近告訴彭博社說。因此,冰島的電力成本優勢所剩無多。

近年來,加密貨幣採礦業在其他地區發展快速。如今,冰島比特幣挖礦量僅佔全球總量2%以下,甚至只有1%。薩爾特說,他可以理解冰島人為什麼不願意為了更多的電力產能而犧牲他們獨特的自然資源。

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也是採礦熱點。挪威在算力方面已經超過了冰島。薩爾特認為,瑞典也有條件逐鹿比特幣產業。他說:「特別是在瑞典北部,我們也在那裡經營了一個採礦場,其條件可以與冰島相媲美。」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也盛產綠色能源

「在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可再生能源的數量如此之多,以至於一些國家幾乎不知如何是好。」挪威市場研究機構Volue Insight的能源分析師波特諾(Olav Johan Botnen)告訴德國之聲說, 「在正常天氣條件下,北歐地區下一年度預計有近30太瓦時的電力供應過剩。」

該地區重工業的電力需求也在增長,特別是用於生產 「綠色鋼鐵」。在這裡,鐵被加工成鋼,使用的不是焦炭,而是可再生電力和綠色氫氣。可持續的氫氣也是利用可再生電力從水中電解而出。

兩家企業在瑞典北部野心勃勃。在比特幣採礦公司Genesis Bitcoin所在地小鎮博登(Boden)和附近的港口城市呂勒奧(Lulea),兩個巨大的工廠將在十年之內建成。

通過海底電纜壓低歐洲電價?

波特諾說,北歐國家希望進一步擴大其可再生電力生產。但是,跟以前一樣,只有瑞典北部和芬蘭容易實現。在南部人口更稠密的挪威和丹麥,土地資源稀缺,因此較為昂貴。

此外,北歐和中歐的電力市場也在不斷整合。一些海底電纜已經將斯堪地納維亞半島與荷蘭、波蘭和英國連接起來。NordLink電纜現在連接到了挪威和德國,甚至還有更多計劃。波特諾說,對於斯堪地納維亞人來說,這意味著電價將會上漲。

這位能源分析師預計,電價將在十年內上漲約50%,在現貨市場上達到每千度電40至50歐元。

比特幣能否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

薩爾特相信,瑞典將繼續保持對比特幣挖礦業的吸引力。儘管如此,北歐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使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變得更加綠色,並不讓人樂觀。根據劍橋大學的數據,這五個國家的區塊鏈行業加起來約佔全球算力的1%。

薩爾特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我認為我們的行業實際上正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增長。不僅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樣,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

支持這一觀點的事實是,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是目前可以建設的最便宜的電力設施,發展中國家擁有這方面的最佳地點。然而,現實中,比特幣開採增加了電力需求。而在更多的可再生電力出產出來之前,該行業將消耗更多礦物燃料。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