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需要做「難事」的黨主席 

2021-05-09 05:30

? 人氣

作者認為,比起救世主,國民黨更需要的是實打實的改革,而非橫空出世的空中堡壘,用猛烈的群眾砲火橫掃民進黨。(資料照,林俊耀攝)

作者認為,比起救世主,國民黨更需要的是實打實的改革,而非橫空出世的空中堡壘,用猛烈的群眾砲火橫掃民進黨。(資料照,林俊耀攝)

2020年總統大選,時任總統的民進黨蔡英文以817萬票,徹底將國民黨韓國瑜「按在地上摩擦」,綠營幾乎可說是迎來繼2000年後的極盛頂峰,藍營相較之下則是一片愁雲慘霧,不僅總統大選輸掉,就連立委選舉都是一敗塗地。這是2016年的真正慘敗後的「第二次真正慘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的慘敗與2016年的慘敗不同的地方在於:2020年真給藍營本身及選民一種「風雨欲來,解組在即」的真實危機感。因為,2016年時的國民黨,面對的也不過就是戰敗後的自身體質調整,以及新任民進黨政府的「行政追殺」,大體上「雖是重傷,但還算扛得起」。

2020年的國民黨可就沒這麼「好運」。

在2020年初的慘敗後不久,時任高雄市長、2018年「一人救全黨」的韓國瑜面臨罷免危機,罷免雛形基本底定,且隨著「菊系親信」Wecare尹立等發起罷韓者的炒作成功,增加罷韓成功率,到了罷韓前夕幾乎是百分百成功,儘管韓國瑜試圖淡化罷韓仇恨氛圍,不過仍是力有未逮,最終遭罷免成功。而在罷韓成功當晚,時任高雄市議會議長的許崑源即傳出輕生的遺憾消息。緊隨其後的是「預料之外的高雄議長補選」以及「高雄市長補選」。

總的來講,國民黨2020年面對的是全國性選舉大敗後,無法從選戰模式脫離,還要立即整備殘軍迎戰下波大戰的「噩夢模式」。

20200606-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結果高票過關,「罷韓四君子」「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張博洋、公民割草行動發言人李佾潔、罷免提案法定領銜人陳冠榮淚謝高雄市民。(顏麟宇攝)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結果高票過關,「罷韓四君子」「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張博洋、公民割草行動發言人李佾潔、罷免提案法定領銜人陳冠榮淚謝高雄市民。(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長期累積下來的組織文化相當有趣,往往大戰失敗後,黨內自己人的檢討往往不是客觀做起,而是找出戰犯,將之抓出來「祭旗」,天真以為將某些人抓出來「斬立決」,國民黨便能立馬迎接重生。

至於選前,團結都是裝出來的。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曾在國民黨中常會的專題演講上,曾向泛藍陣營喊話,「團結,我們都不一定能贏,不團結一定輸」,不過按照國民黨的正常發揮來看,在場人等聽進去者又有幾個,在場的諸位,只見江啟臣顯出一臉凝重及認真。

趙少康的話直接點出國民黨的長久問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看在台灣的社會大眾眼裡,國民黨就是一個「選前裝團結,選後不團結」的「笑話政黨」。

國民黨主席這位子之所以難做——特別是大敗後的主席位子,通常不離「三難」:整合難、改革難、做事難。

意見一大堆 經常來作對

國民黨內——或說自認是泛藍「新穎革新派」、「開放自由派」等不管是用什麼名稱稱呼自個兒的人,都喜歡「出張嘴」,不論主席及其領導團隊怎麼做,總有一堆意見,真要詢問其有什麼意見以及肯不肯下來一同執行,人又總是跑得沒影兒。到了需要執行的時候,這類人又會跑出來「發表高見」,或者乾脆指責領導團隊沒有聽他們話,沒有「開大門,走大路」,實際上不合他們口味就是沒有替他們開門、替他們闢路。

所以才說,國民黨整合很難。

改革要做了 意見又一堆

猶記得江啟臣去年開始弄黨務改革的時候,改革八字都還沒一撇,已經開始有人提出質疑,從江啟臣可能放棄九二共識、無法提出足以回應兩岸關係驟變跟中美博弈的兩岸論述,到江啟臣青年政策等,無一不質疑。

以民進黨來說,2008年被馬英九徹底打落谷底,蔡英文接掌的不就是被打到幾乎散架的民進黨?請試著回想蔡英文當時怎麼做的?逐步收攏殘軍敗將,整合好基本盤,黨務改革一步一步的改,「前扁時期」的頹廢一點一滴的掃除,對外宣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聚攏台派支持;手伸向社會團體(含括環保團體),擴大民進黨支持基礎,形塑左派形象,與民同在;立法院戰場,民進黨傾全力杯葛國民黨任何提案,投票投不贏就強佔主席台。蔡英文時有「暴力小英」之稱。從結果來看,蔡英文幾乎是一人止跌,她當時受的質疑恐怕還更勝今日的江啟臣。

只不過,民進黨畢竟是街頭起家,地盤沒了,再重打一次即可,黨內的某些人不會成為改革阻礙。

20210505-總統蔡英文5日於民進黨中常會後發表談話。(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總統蔡英文在民進黨被馬英九徹底打落谷底之際,逐步收攏殘軍敗將,整合好基本盤,黨務改革一步一步的改,當時受的質疑恐怕更勝今日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倒是不同,翻開黨史,撇開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時期、蔣中正率眾北伐想辦法促成中國統一,軍閥割據時期不脫「貌合神離」,對日抗戰都還有省籍派系之分,這種自個兒窩裡鬥的文化倒是「一脈相傳」。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改革總是困難。

改革難 做事更難

改革方針拋出過後,總要開始做事了吧?

非也,這時又會突然冒出一堆自詡是「老K諸葛孔明」、「不知何許人也」的人,對要做事的人比手畫腳,做的不合他們意就先檢討做事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倒也貼切。

就拿「九二共識普拉斯」來說,這應該是基於現實、現狀以及國民黨大敗過後要對台灣社會給交代的「最好論述」了。至少在現階段來說,沒有比它更適當的論述,除非台灣社會氛圍有變、國際局勢有變,否則繼續守著早被民進黨扭曲的「舊九二共識」,是否能為國民黨加分得要打個問號。

然而,「普拉斯」方案一出,國民黨內便有人開始放話,左批「普拉斯」保守,右批「普拉斯」只配稱「麥娜絲」,可要他們提方案,內容確實大膽新穎,令人拍案驚奇,不過也就如此而已了,憑良心說,若真要照他們的方案實施,國民黨肯定能重返執政,而且永續執政不成問題,因為夢裡什麼都有。

再看另一個國民黨中央拍板定案的發展策略—「從街頭再起」,國民黨所主導的「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等2項公投,可以看成是「街頭再起」第一槍。然而,如果有廣泛加入通訊軟體上的泛藍群組,可以發現某些群組,大開諷刺揶揄之語不斷絕,昔有所謂「黑韓產業鏈」,如今亦不過是把「韓」換成另一個被黑的對象,藉以滿足自詡改革派的高高在上虛榮心罷了。

所以,在國民黨內,改革難,做事更難。

20210309-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9日將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兩項公投案送件至中選會。(顏麟宇攝)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9日將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兩項公投案送件至中選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不需要救世主 需要願意做難事的人

國民黨人也好,泛藍選民也罷,總期盼能有馬英九那樣的人橫空出世,又或是再有一個韓國瑜,力挽國民黨於狂瀾之中。可惜,救世主也有翻船的時候,2020年不正是因韓救世主翻船,挽狂瀾挽到後來,必須「全黨救一人」?儘管某些藍營大老的私心導致韓國瑜出線,韓國瑜的慘敗倒也為國民黨上了一課,課名叫做「別再期待救世主」。

更何況,隨著韓國瑜在2020年大選中耗損之後,國民黨檯面上有資格選黨主席的政治人物(包含韓國瑜本身),已經沒有戰略級別的救世主了,誠可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藍營支持者當然可以盼望一位救世主振臂一呼,萬民歸來拯救國民黨,但這道期待,終究只會「覺來知是夢,不勝悲」,何苦來哉?

比起救世主,國民黨更需要的是實打實的改革,而非橫空出世的空中堡壘,用猛烈的群眾砲火橫掃民進黨。實打實的改革是難事,未來的黨主席不再有豐沛資源,更可能必須得頂著反對砲火,讓改革延續下去,國民黨現在需要的、以後需要的,都是願意「做難事的人」。

*作者為資訊業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