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走「文青風」的民進黨「人本經濟學」

2017-11-01 06:20

? 人氣

非核並不等於減碳

蔡政府或因無知、或是蓄意,一直把非核、能源轉型與減碳畫上等號,但除非能源轉型中減的是火電,否則要如何減碳?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減的是原本就幾乎無排放的核電,代以綠電,惟整體而言火電是持續增加,這樣能減碳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對「翻轉薪資與所得」,除了講了n年卻一直進展緩慢、成果有限的「產業創新」外,還特別強調要「完成分配正義」;但外界看到的是小英發動的稅改,卻是一個有害所得分配、拉大貧富差距的稅改。要提升薪資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方式,其實就是讓投資大幅增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目前尚看不到民間投資熱絡增加的可能,反倒是民進黨許多政策是可能有害投資。

國內製造業投資環境惡化,企業界甚至發出「台灣要趕走製造業」的哀鳴;增加的就業機會又以低薪的「血汗服務業」較多。如此局勢,或許我們還是可看到薪資緩步成長,但要「翻轉薪資與所得」大概不容易;而那些緩慢成長的薪資,又往往一個不小心,就被通膨「吃掉」。

這份論述也強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必須要創造連結國際的機會」,「現階段,台灣可以透過產業創新與歐、美、日等國形成未來產業的生態系;同時,透過新南向等對外政策,延伸台灣與全球最快速成長市場相連結」。

創造連絡國際,但中國不是國際!

這又是一段「以政治意識型態害專業」的案例;一來其避而不談與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關係,二來新南向對象東南亞可不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市場」,根據OECD的預測,東協在2017至2021年期間平均成長率約5.1%,低於同時期中國的6%。再以經濟規模論,東協經濟規模只有中國的4分之1。更別提台灣法令與制度,對外籍白領的不友善程度,實在難謂「創造連結國際的機會」。

其實,大陸幾年前就有出現所謂的「人本經濟學」,強調的是「以人類價值為本的指導經濟發展的價值觀」,但實際上則難成氣候,原因是高舉空洞理想卻乏現實意義;而這種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已有百年歷史,從批判勞動市場的剝削、資本主義體系的中心與邊陲的主從、到勞工個人的「異化」,這些批判性的書籍言論,算是汗牛充棟。但現實的經濟世界仍難掙脫資本主義邏輯,任何國家、社會、每個人,不同程度的都算是被迫參與競爭。

而這份走文青風的經濟論述,儼然無視現實經濟世界的殘酷競爭,自拉自唱自許一個美景。外界對這種經濟論述,只能跳過不理,不當它一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