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宣示 習近平公布7年改革路線圖

2014-08-19 20:3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揭櫫未來7年的改革路線圖。(取自網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揭櫫未來7年的改革路線圖。(取自網路)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8日接連召開兩場會議,部署改革事宜。上午的會議,習近平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身份主持會議,敲定未來的改革「路線圖」,並討論國企薪酬,考試招生制度等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下午,習近平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身份主持會議,研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挖掘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但兩場會議都沒有觸及政治體制改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天的深改組會議總結了今年上半年改革的進展,並審議通過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年)》。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深改組本次對改革的部署細化到具體領域,審議了央企負責人薪酬、考試招生製度這兩項改革的相關方案。前國務院參事、現任中國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任玉嶺表示,這兩項改革均指向民眾反映較多的不公平問題。

任玉嶺指出,過去幾年的發展中,中國收入分配存在地區差距、行業差距較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國企身上尤為明顯。任玉嶺指出,央企負責人的薪酬目前存在三方面的不公平,其一是行業之間差距太大;其二是企業領導和普通工作人員之間收入差距大、體制內人員和臨時聘用人員之間同工不同酬;其三是一些國企負責人職務消費造成鋪張浪費。任玉嶺認為,不解決這些問題,改革就難以深入。習近平也表示,中國央企存在薪酬結構不合理、薪酬監管體制不夠健全等問題。因此,他要求逐步規範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

此外,任玉嶺也對考試招生制度提出意見。他指出,通過考試來招生是需要維護的基本制度,但目前招生過程中,因為一些制度沒有建立,造成了不少走後門、攀關係的現象發生;而對職業教育的歧視則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不公平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中央深改組於昨天的會議提出初步改革方案:總體目標是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交流道。

對此,北京大學教授于長江認為,上述改革方案基本上吸收了過去教育界對中國考試招生制度的反思批評和探索研究成果。他表示,任何教育都需要一個標準。中國現在的問題是,考試標準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照顧不周,往往只能反應學生單方面素質。因此,改革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多元化招生模式。同時,于長江也談到了對職業教育的歧視問題,他表示,對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要平等看待,而這需要深層及價值觀的調整。

下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則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研究。習近平表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指出,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就是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培育中國未來增長動力的關鍵一招。他表示,目前中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面臨三方面的問題。其一是教育問題,沒有好的人才無法實現創新;其二是科技轉化成生產力問題,缺乏創新動力在國企身上尤為明顯;其三則是和金融領域相關的風險投資對創新的保障。祝寶良認為,上述前兩方面的問題在18日中央深改組的會議中均有所部署。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跡象顯示中央各項改革正在協調推進。

習近平上臺後,從反腐、改革和外交方面一直顯得非常強勢。中共中央黨校校刊《學習時報》前副編審鄧聿文對BBC中文網表示:習近平是鄧小平以來最為強勢的領導人。鄧聿文還認為,如果習近平能用權力去開創中國的自由民主,那麼他就能達到新的歷史高度,而鄧小平在這方面做得不多。

曾任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秘書的鮑彤曾向《紐約時報》表示,習近平在經濟問題上要求的自由超過了鄧小平;但在政治上他要求的集權也比鄧小平講得更明確。雪梨大學中國政治學教授布朗則認為,習近平仍是在鄧小平制定的框架下繼續改革,並沒有做出新的創造。

有分析認為,習近平的改革路線圖儘管釋放了重大的資訊,也有一些新的創舉,維護公平正義方面有一些進步,但在一黨獨裁下,「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如何能做到公平正義呢?因此,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走的依然是鄧小平的老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