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國民黨還能左右世界2強?從兩艘軍艦談起

2021-01-31 07:20

? 人氣

夾處兩強之間,國民黨或台灣還有能力週旋嗎?圖為2015年9月,中國國家習近平出訪美國華府,白宮以軍禮迎接。(美聯社)

夾處兩強之間,國民黨或台灣還有能力週旋嗎?圖為2015年9月,中國國家習近平出訪美國華府,白宮以軍禮迎接。(美聯社)

拜登總統上台了,美國與中共雖然不會終止競爭,關係卻勢必走向緩和。美國不再鼓勵兩岸對立,自然對在台灣鼓勵反中情緒的民進黨不利。那麼這個全新的態勢,是否就一定有利於中國國民黨呢?畢竟過去國民黨執政的時候,也曾經發生過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前往北京訪問,還有卡特(Jimmy Carter)宣佈與中共建交的憾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見美國如果與中共關係太好,無論台上執政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給台灣帶來的也是弊多於利。更何況現在的國民黨,早已不是70年代威權時期的國民黨,而是連執政權都沒有了的在野黨。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是否還能如馬英九時代一樣遊走於2強之間?其實國民黨若能夠好好善用歷史遺產,仍然還是能將中華民國發揚光大的。

無獨有偶的是,在國民黨聲勢最弱的2017年11月份,中國國民黨2位前任主席分別訪問了美國與中國大陸。先是前總統馬英九在駐洛杉磯台北經文辦事處協助下,於11月6日參觀位於洛杉磯港的美國海軍愛荷華及戰艦愛荷華號(USS Iowa, BB-61)。3天後,則是剛剛卸任的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往湖北漢口,參觀中華民國海軍的中山艦。

中山艦與愛荷華號分別下水於1912年與1942年,前者比後者早問世整整30年,而且在後者問世前的1938年為日軍所擊沉。換言之,2艘軍艦並沒有機會在同個時代一起服役過。然而兩艘軍艦都參加過第2次世界大戰,而且都參加過對日本的戰爭,卻也是難以抹煞的歷史事實。而且兩艘軍艦都曾經在中華民國的歷史進程中,扮演過十分關鍵的角色。

 2017年11月5日,前總統馬英九受邀訪問愛荷華艦。(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2017年11月5日,前總統馬英九受邀訪問愛荷華艦,艦上還升起中華民國國旗。(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開羅會議期間的羅斯福座艦

愛荷華戰艦與台灣最直接的關係,莫過於參加過1944年10月份美國海軍對台灣發動的空襲行動。然而參加過對台灣空襲的美國軍艦,或者在台灣周邊海域活動過的潛艦所在多有,愛荷華號也並非唯一一艘被保存下來當博物館的。如果要談到與中華民國關係最密切的2戰美國海軍戰艦,則又莫過於目前停靠於夏威夷與愛荷華號同級別的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BB-63)。

所以愛荷華號能吸引馬英九總統的原因,與馬總統對國際法的興趣與專研有密切的關係。愛荷華號戰艦不只支援了美軍對日據台灣的空中攻勢,還奠定了台灣重返中華民國版圖的基礎。原來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在1943年就是搭乘愛荷華號前往北非參加開羅會議,與蔣中正、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展開同盟國3巨頭會議。

在參觀愛荷華號戰艦時,馬英九又再度化身為馬老師,重申開羅會議時,隨蔣中正前往埃及的外交部長據理力爭,要求盟國官員們將「日本須歸還東北四省和台灣給中國」改成「日本須歸還東北四省和台灣給中華民國」。在民進黨否定台灣回歸中華民國,共產黨又否定中華民國存在的當下,我們可以理解何以馬總統如此重視開羅會議了。尤其他在參觀時,還與1位大陸留學生合影留念。

最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愛荷華號戰艦為了歡迎馬英九的到來,特別升上一面代表自由中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讓他享受到了元首級待遇。無論如何愛荷華號曾經搭載過美國元首,而馬英九又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這樣的禮遇也是實至名歸。愛荷華號戰艦的存在,其實也是美國協助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台澎失土歷史的最佳見證。

210125-洪秀柱造訪中山艦。(作者許劍虹提供)
洪秀柱造訪中山艦。(取自洪秀柱臉書)

見證民國史的中山艦

至於洪秀柱登上的中山艦,其實也有段不簡單的歷史。中山艦下水於1912年,為日本三菱長崎造船所為清朝北洋海軍設計的永祥級海防艦第2號艦。不過當永豐艦下水時,大清帝國已經因為辛亥革命而滅亡,這艘軍艦的交付對象自然而然成了中華民國海軍。仿佛中山艦在冥冥之中,就是為了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所打造的。

永豐艦自1917年起,就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護法運動,從而與中國國民黨結緣。1922年6月16日,與孫中山合作多年的粵軍將領陳炯明叛變,孫中山也是即時登上永豐艦避難,才免去了被俘的危機。蔣中正則因為即時趕到永豐艦護駕,從而得到孫中山重用。甚至許多人認為,他能當上黃埔軍校首任校長與這次永豐艦的護駕行動脫離不了關係。

所以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去世後,廣州國民政府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以紀念孫先生。不過孫中山先生的聯俄容共政策,導致大量共產黨員滲透到國民革命軍的陣營裡面,海軍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就有了爆發於1926年3月20日的中山艦事件。蔣中正判斷具有共產黨員身份的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試圖將他綁架到蘇聯,於是先發制人逮捕李之龍,為即將到來的國共決裂拉開序幕。

站在中華民國海軍的立場,中山艦最後的光榮發生在1938年10月24日。此刻中日戰爭已經爆發,日本海軍航空隊以6架爆擊機將缺乏空中支援的中山艦炸毀於金口。全艦140名官兵只23人存活,戰死的艦長薩師俊也因而被中華民國視為海軍抗戰英烈的代表性人物。從中共的角度出發,中山艦則是一個可以強調「國共一家親」的統戰工具。

210125-見證民國歷史與國共分合的中華民國海軍中山艦。(作者許劍虹提供)
見證民國歷史與國共分合的中華民國海軍中山艦。(作者許劍虹提供)

中山艦博物館

雖然薩師俊的叔公,清末海軍大元老薩鎮冰在1949年拒絕蔣中正的邀請隨政府遷台,投效了中共政權擔任政協委員,可薩師俊身為戰死於對日抗戰的中華民國海軍上校艦長,其事跡在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仍屬政治不正確。直到1984年,中共政權開始以「實事求是」態度面對抗戰歷史以後,薩師俊才成為兩岸公認的抗日英雄。

中共政權基於打造所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順便統戰撤退來台的老衣被國民黨人之需要,選在國父誕辰130周年紀念日的1996年11月12日展開中山艦的打撈工作。完成中山艦的打撈和修復工作後,中共又於1999年在金口成立占地面積468畝的中山艦博物館。復原後的中山艦,除了保存被日軍炸彈炸出的裂口外,還保留了象徵「抗戰中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與青天白日兩面旗幟。

有趣的是,按照中華民國海軍章規,同時做為國旗與海軍旗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應該懸掛在艦尾,做為中國國民黨旗和艦艏旗的青天白日旗應該放於艦艏。可是在中山艦博物館的陳列上,卻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懸掛於艦艏,青天白日旗懸掛在艦尾的錯誤擺設。此舉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中共刻意以此來掩蓋自己現行體制下「黨大於國」的缺陷,筆者不得而知。

不過無論如何,中山艦上是存在中華民國國旗與中國國民黨黨旗的,儘管中共可能是以「歷史旗幟」的態度對待之,而不是以現實存在的國家或者政黨旗幟平等相待。洪秀柱身為中國國民黨的卸任主席,前往金口參觀中山艦,自然有其歷史意義。可是在博物館四周隨處可見的5星紅旗,卻又很明顯的讓我們知道這座博物館是為統戰目的而建立的。

210125-二站的歷史遺產,讓台灣能更輕鬆遊走於全球兩強之間,甚至還能爭到部分話語權。(作者許劍虹提供)
2戰的歷史遺產,讓台灣能更輕鬆遊走於全球兩強之間,甚至還能爭到部分話語權。(作者許劍虹提供)

「親中」與「親美」豈是二選一?

顯見馬英九參觀愛荷華號,洪秀柱參觀中山艦,似乎彰顯出了中國國民黨內部的路線之爭,那就是黨的對外政策究竟該是「親中」還是「親美」?以當前江啟臣主席的路線來看,顯然還是「親美派」佔了上風。畢竟就如筆者過去強調過很多次一樣,中國國民黨沒有「親中」問題,因為中華民國就是中國,而中國國民黨本身就自詡為代表中國道統的政黨,何有自己親自己的問題。

所以沒有所謂「親中」與「親美」的路線之爭,只有「親陸」多一點還是「親美」多一點的問題。而馬英九總統雖然標榜「親美」,卻也沒有忽視「和陸」的重要性。在世界兩大強權的較量之下,中國國民黨雖然該有成為代表全中國人政黨的豪情壯志,卻也深刻體會兩大之間難為小的國際現實,避免向任何一方傳遞自己選邊站的錯誤訊號。

美國終究沒有消滅中華民國的領土野心,又是保障台灣安全的最後屏障,自然國民黨在傳統立場上還是「親美」多一些,「和陸」少一些。不過洪秀柱到大陸參觀中山艦,訴諸民族情感能穩定住大陸人民對於台灣走向分離主義,還有國民黨逐漸失去「中國認同」的焦慮感,對維繫和平還是有正面導向的。洪秀柱唯一犯的錯誤是她過度期盼拉近與大陸的距離,卻在過程中疏遠了美國。

然而愛荷華號與中山艦這2艘軍艦上飄揚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卻告訴我們國民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選邊站」。運用中美合作抗日還有兩岸人民對民國的情懷,國民黨完全有能力讓華府與北京找到走向穩定的「最大公約數」,而且台灣在這和解的過程中,不只不會被出賣,還能掌握相當程度的話語權。可見2戰的歷史遺產,還是能在當下地緣政治中發光發熱的。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