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咄咄逼人、經濟與安全議題密不可分,為台灣融入「印太安全架構」創造空間

2021-01-16 18:00

? 人氣

20191114-美國海軍1艘隸屬第7艦隊的巡洋艦「昌斯洛維爾號」(CG-62)12日由北向南方向航經台灣海峽,美國海軍在官方臉書發布圖文,強調對印太區域與「自由航行權」的重視。(取自美國海軍官方臉書)

20191114-美國海軍1艘隸屬第7艦隊的巡洋艦「昌斯洛維爾號」(CG-62)12日由北向南方向航經台灣海峽,美國海軍在官方臉書發布圖文,強調對印太區域與「自由航行權」的重視。(取自美國海軍官方臉書)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說,拜登政府上台後最急迫的事項之一,是要確保印太地區的安全繁榮,台灣站在中國威脅的最前線,他希望台灣能被納入印太地區安全結構,以便有發聲管道來表達台灣的關切與希望。分析人士說,儘管在中國的壓力下台灣無法正式加入地區安全機制,但中國在地區的咄咄逼人作為已引起普遍擔憂,也為台灣參與安全議題的討論創造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釗燮13日在一個預錄視頻中,對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一場關於「台灣與印太安全架構」的線上討論發表講話時表示,拜登說過要建立一個理念相近盟友夥伴的聯盟,以便在共同目標下捍衛彼此的共同利益與價值,台灣對新政府的立場表示歡迎,因為台灣站在中國威脅的最前線。

台灣站在應對中國威脅的最前線

他說,拜登的信息「尤其讓地區民主體制感到放心,這些國家受到共產黨中國的擴張主義包圍,以及它在貿易、科技、人權及其他方面的侵犯。台灣歡迎新政府對此威脅的目光清晰立場,因為我們毫無疑問站在應對那個威脅的最前線。如果台灣落入中國手中,它將大幅擴大北京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並顯著顛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吳釗燮表示,他希望台灣能被納入印太地區安全框架,像是「四方會談」(the Quad)這樣的機制,即便是非官方的討論都有助於台灣表達它的關切與期望。

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在前一天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中提到,最近已經有日本的部長級官員對台灣安全是「紅線」問題做出公開表態,但20年前在美日安保會談中,台灣是一個「敏感到不能被包括在議題中」的禁忌話題,現在雙方已經可以討論對此議題的共同關切,「或許到了一個時間點來討論關於美日作為同盟,如何應對台海假想情況發生的問題。」

日本防衛副大臣:台灣安全是亞洲的紅線

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Yasuhide Nakayama)最近在路透社專訪中公開表達對台灣安全的擔憂,甚至還提到台灣安全是亞洲的紅線,希望拜登能盡快表明支持台灣的立場。為何中山泰秀會做出這種罕見的表態?地區國家對中國的作為有何擔憂?

日本東京大學國際政治教授松田康博(Yasuhiro Matsuda)在同場會議中答覆美國之音的提問時說,中山泰秀的說法反映出日本國內目前的氛圍,一方面對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行為產生不信任,另一方面又擔憂美國國內的政治紛爭讓中國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雖然情況不好,但他們是在試圖改變香港的現狀而不是台灣,因為風險估算相當不同,因此我認為香港的情勢更令人擔憂,而不是台海兩岸關係。不過日本對兩岸關係的擔憂也很高,因此基本上中山泰秀在這個議題上的說法,是在反映地區的普遍擔憂。」

該有平台讓台灣參與討論地區安全議題

由於地區對中國的普遍擔憂,松田康博認為,應該有平台能夠允許台灣參與地區安全議題的討論,因為對印太地區的基本概念是要維持它的自由開放,許多平台受制於中國的影響而無法聽到台灣的聲音,他認為應該有新的、更開放的平台讓所有成員的聲音能夠被聽到,包括台灣在內。

他說,「四方會談」正在機制化過程中,應該有新的想法能歡迎台灣的參與,另外,地區有許多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日本促成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多邊貿易框架台灣都被排除在外,尤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更是一個由中國牽頭的貿易框架,這兩個貿易協定美國和印度都沒有加入,「四方會談」有可能成為另一個新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CPTPP 前身),也應該是另一個允許台灣參與的新平台。

松田康博也提到,讓台灣參與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多邊框架,對個別國家有其敏感度,但他認為各方可以透過與美國的雙邊討論來做敏感的信息或情報交流。

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National Security College)院長梅德卡夫(Rory Medcalf)也同意松田康博的看法,認為台灣應該有參與地區議題討論的多邊框架空間。

經濟與安全議題不易區分,為台灣創造新參與空間

他說,現在關於科技、干預、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問題已經讓以往區分經濟與安全、國際與國內問題的界線模糊,而這些議題都與台灣有深度相關性,如果依據中國的立場,各國與台灣可以有經濟往來但不能有安全議題的接觸,那麼如今經濟與安全議題的不易區分就為台灣創造了新的參與空間。

梅德卡夫也提到,澳洲對中國的警覺越來越高,過去3、4年來澳洲與中國的關係充滿挑戰,雙方在許多議題有越來越多的對抗,例如5G、外國勢力的干預,以及對地區受到脅迫的立場等。

「我們見到中國的獨斷作為更為加快,澳洲政府機構與記者幾年前已發出過警告,而台灣,當然它有自己的方式,在應對這種獨斷作為上已成為地區和全球的早期預警系統。不過澳洲的經驗也確實加劇了國際上的辯論。」

另一方面,梅德卡夫說,台灣過去1年來在民主框架下應對新冠疫情的出色表現、在選舉時抵禦外來干預,都展現台灣民主機制的強健,無論它的政治地位如何,越來越多人體認到台灣是地區經濟不可分的重要一部分,也因此他認為澳洲與台灣的關係有更多發展空間,因為澳洲越來越體認到,台灣在印太地區及上世界都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

「換句話說,對台灣的威脅不僅是對地區經濟的威脅,它也是對更廣泛的網絡的威脅,美國運用這個與同盟、夥伴的網絡來抗衡中國並堅守民主的陣地。」

《印太戰略框架》:讓台灣發展出有效的不對稱戰略及能力

美國政府對台灣安全的戰略考量,清楚地揭示於白宮這個星期解密的《印太戰略框架》中。文件稱,美國的目標是要保護包括台灣在內的第一島鏈國家的安全,並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能力以抗衡中國的脅迫。

由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解密的這份10頁文件,在涉及台灣的部分提到,美國的假設是「中國會日益採取獨斷的作為迫使台灣與其統一」,因此美國的目標是要「使台灣能夠發展出一套有效的不對稱戰略及能力,能夠確保其安全、不受脅迫、強韌,以及有能力依據自己的條件與中國往來。」

美國的另一個目標,是要威懾中國對美國及其同盟和夥伴使用武力,並發展能力以便在各種衝突擊潰中國的行動。文件說,要達到這個目標,美國必須在行動上致力於設計並實施一個防衛戰略,能夠挫敗中國在第一島鏈內對海、空域的控制,並保護包括台灣在內的第一島鏈國家。

不過中國政府批評美國解密的這份印太安全戰略文件充滿冷戰思維及軍事對抗色彩,在台灣問題上違反美國的承諾。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星期三說,文件內容「暴露了美國借『印太戰略』遏制打壓中國、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險惡用心,這實質上是一份『維霸戰略』」,他要求美國「充分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並稱「任何以台製華的圖謀都是徒勞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