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稅負制能嚇阻「一地一公司」炒房?學者曝稅率大差距:沒辦法壓制

2020-12-16 08:50

? 人氣

行政院考慮修正《平均地權條例》與《房屋稅條例》,前者強化預售屋紅單交易之規管,後者提高非自用住宅房屋稅。示意圖。(新新聞資料照)

行政院考慮修正《平均地權條例》與《房屋稅條例》,前者強化預售屋紅單交易之規管,後者提高非自用住宅房屋稅。示意圖。(新新聞資料照)

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正草案,這項原本只是因應「證所稅」停徵,導致未上市公司個人股東藉由股票轉讓避稅的「補破網」措施,在政府公布「健全房市方案」5大方案,宣示「打炒房」之下,竟然意外地派上用場。然而,「個人最低稅負制」不僅享有每年670萬元的「免稅額」,20%的稅率也遠低於「房地合一」課稅的45%,把「個人最低稅負制」當作打炒房措施,就算不是「打假球」,某種程度上也是場美麗的誤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都會區房價最近再度蠢蠢欲動,為了避免2022年縣市長選舉年輕選票流失,行政院最近祭出一波打房措施,內政部重提「實價登錄2.0」方案,央行則是趕在月底理監事會以前,要求金融機構新增餘屋貸款成數不得高於5成的信用管制措施。由於餘屋貸款某種程度上是拿金融機構吸收之社會大眾資金「囤房」,央行的限貸令一出,隔天台股馬上下跌,為了避免投資人過度解讀,央行還發布新聞稿強調這項「限貸令」對7日以前承作之餘屋貸款並不影響。

20201208-央行總裁楊金龍8日於立院備詢。(顏麟宇攝)
央行日前要求金融機構新增餘屋貸款成數不得高於5成的信用管制措施。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顏麟宇攝)

據了解,行政院對於這波「打炒房」政策所形塑的社會觀感頗為滿意,但認為力道應該再加強,考慮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再召集相關部會,研議修正《平均地權條例》與《房屋稅條例》,前者強化預售屋紅單交易之規管,後者提高非自用住宅房屋稅。

事實上,行政院院會上周通過的《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正草案,在這個時間點,被包裝成「打炒房」措施實在是美麗的誤會。

台大財稅法研究中心副教授柯洛鐘表示,《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法將個人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跟「打炒房」政策本來就是「二件事」。當初財政部推動修法主要是因為「證所稅」2016年停徵後,為上市櫃公司個人股東將股票移轉予他人,藉此將應稅之股利所得轉變為免稅之證券交易所得的避稅行為。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避稅已是老問題」

柯洛鐘表示,透過未上市櫃股票交易規避所得稅,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遠航大股東黃任中在1986年藉由「皇龍投資」股票之買賣,將該公司持有之遠航股票賣給中華開發,被認定為規避財產交易所得,被國稅局追稅18億元,顯示未上市櫃股票交易避稅在台灣已是老問題,「大家都知道這個問題存在。」

遠航爆發停飛危機,積欠勞工薪資。(圖/徐炳文攝)
遠航大股東黃任中在1986年藉「皇龍投資」股票之買賣,將該公司持有之遠航股票賣給中華開發,被認定為規避財產交易所得,被國稅局追稅18億元。(資料照,徐炳文攝)

「有2筆資本利得不課稅,構成嚴重租稅不正義」

「講白一點,所有的財產交易所得都應該被課稅,但是在台灣有2筆資本利得不被課稅,構成了嚴重的『租稅不正義』,分別是證券交易所得與房地產交易」。柯洛鐘表示,在2016年「房地合一」課稅制度實施以前,台灣的房地產交易所課徵之「土地增值稅」,係以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為衡量基準,和實際價格有明顯落差,同樣地在台灣投資股票,能夠賺到大錢的,多半是熟知公司經營狀況的內部人。

柯洛鐘表示,「房地合一課稅」制度的誕生,主要是因為馬政府時期,財政部與內政部不願意修正土增稅制度,因此透過《所得稅法》的修法,指定2016年以後交易之不動產適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在此之前取得之房屋,仍然沒有被課到,引發業界很多取巧的做法,例如將房地產轉為公司持有,當時就有不少人預言,房地產市場將出現「一地一公司」的現象。

「一地一公司」的炒房現象搭配後續的股權移轉,間接達成不動產之產權移轉,規避45%「房地合一」課稅。這樣的避稅手法存在著嚴重的租稅不正義,即便財政部搬出《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對於個人未上市櫃股票移轉之所得納入個人最低稅負制,這樣的做法只是「補破網」的權宜之計,因為未上市櫃股權交易所得,依據最低稅負制適用之稅率僅20%,同時還享有670萬元之免稅額。

柯洛鐘:最低稅負制和房地合一稅差距很大

柯洛鐘表示,對於「一地一公司」的地產投資人來說,未上市櫃公司股票財產交易所得納入個人最低稅負制,因為稅率僅20%,又有670萬元免稅額,和「房地合一」課稅第1年45%,第2年35%的稅率相比,2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並沒有辦法壓制炒作地皮的人。」

為吸引消費者在疫情中勇於看房,房仲業者各出奇招。(柯承惠攝)
台大財稅法研究中心副教授柯洛鐘表示,「房地合一課稅」引發業界很多取巧的做法。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柯洛鐘表示,房地合一稅制的基本精神他個人是支持的,但從「量能課稅」的角度,其適用稅率應該以不動產買賣之獲利金額為基準,而不是持有年限,從經濟發展角度,未上市櫃公司的投資行為,相較於房地產投資,應該獲得政府較大的鼓勵。換言之,政府應該透過稅率制定對房地產投資課以較重的稅率,藉此引導資金投入資本市場。

「我覺得抑制不動產炒作,央行祭出餘屋貸款之限貸令,是把投機性資金『釜底抽薪』的具體作法」,柯洛鐘認為,財政部尚未對「一地一公司」的現象採取較嚴格的稽查作為,可能是認為這樣的避稅尚未普遍,畢竟如果公司設立之目的純粹係為控制土地所有權,沒有其他經濟實質活動的話,財政部依據《稅捐稽徵法》,是可以以「實質課稅」原則逕行認定為紙上公司予以穿透課稅。

張金鶚:公司法人投資住宅不動產很詭異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提高非自用住宅的持有成本,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針對囤房行為,中央政府其實可以透過《房屋稅條例》,明訂不同的稅率級距,地方政府則可透過「地價審議委員會」,拉近公告地價與房屋評定現值與實際房地價格的差距。

張金鶚認為,公司法人投資住宅不動產是很詭異的投資行為。畢竟製造業投資不動產興建員工宿舍,基本上應該要向政府提出興辦事業計畫,財政部日前公布《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將未上市櫃股票交易納入個人最低稅負制,從個人最低稅負制稅率僅20%,又提供670萬元免稅額來看,這樣的措施被包裝為「打炒房」,會讓外界認為是打假球。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