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賜專文:獨立印度不可思議的民主立國歷程

2020-12-15 05:50

? 人氣

但印度的民主政治並非全無瑕疵,家族政治便是其中之一。尼赫魯擔任印度總理長達16年又286天,他的女兒則擔任15年又350天的總理。第三代的拉吉夫也擔任5年多的總理。拉吉夫的遺孀索妮雅雖然沒有擔任總理,但也以執政黨黨魁的身分在幕後主導印度政局長達10年。難免有人會戲稱當代印度史其實也是一部「尼赫魯─甘地王朝」史。除了尼赫魯─甘地家族,全印度至少還有33個以上的政治家族,活躍於印度中央或地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莫迪在2014年上臺之後,看似中止尼赫魯─甘地家族與聯盟政治,然而隨之而起的卻是印度教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涉嫌清真寺恐攻與主張刺殺甘地為愛國者的候選人高票當選國會議員。現任內政部長在競選時稱來自鄰國的穆斯林移民為「白蟻」,上任後即廢除給予喀什米爾自治與推動排除穆斯林移民的新公民法案。這些印度教極端民族主義的興起,很可能因而降低印度社會的多元包容力。

印度總理莫迪(美聯社)
印度總理莫迪(AP)

崛起及展望

印度政府在2002年推出「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作為推廣國際觀光的口號。事實上,獨立後的印度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危機與難題,也頗不可思議。在經貿上,印度不再只是吹蛇人形象的窮困國度,而是推動全球經濟的「金磚」。即便在軟實力及科技領域,印度電影跟太空火箭也已躋身世界俱樂部中。對外關係方面,今日印度在強國集團間左右逢源,已無冷戰時遭到孤立的尷尬。「印度崛起」(India Rising)確實有其不可思議之處。但無論外界喜歡與否,印度正處於崛起的過程中,其相對重要性與日俱增,已無懸念。

然而,印度的問題仍然俯拾即是。對內方面,教育普及、性別平權、種姓階級、貧富不均、缺乏效率、政治貪腐等問題都制約印度發展的可能性。對外方面,如何處理與中國、巴基斯坦等鄰國的關係,仍是新德里的巨大考驗。印度獨立以來所秉持的世俗國家及多元文化信念,如今也受到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強力挑戰。2018年10月31日,莫迪總理為「團結雕像」(Statue of Unity)揭幕。它是以印度開國元勛帕特爾(Vallabhbhai Patel)為形象所打造的全球最高雕像。帕特爾向來以尼赫魯的強力政治挑戰者著稱,莫迪政府拉抬帕特爾的舉動,其實意在貶抑獨立以來的尼赫魯治國架構。換言之,在印度崛起並逐漸受到重視的今天,該如何構建及治理印度的爭辯似乎又回到制憲當年。

未來會如何發展,其答案往往已經蘊藏在過去的發展中。古哈成功地寫出一部讓世人認識「獨立印度」的代表性著作;聯經出版社則花了相關可觀的人力與資源翻譯此書,讓這部精采的作品得以中文面貌呈現在更多華人讀者之前。如同本書所呈現與梳理出的脈絡,印度作為最大的民主國家,獨立後的發展歷程雖不順遂,卻值得讚許。世俗主義、多元包容與民主制度這些建國者信奉的理念,仍是凝聚印度的最有效解方。

20201208-《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上、下冊)》書封。(聯經出版)
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上、下冊)書封。(聯經出版)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印度中心副主任、前駐印度外交官。本文選自《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上、下冊/聯經出版)導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