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普到拜登,每任美國總統都向他們借場地:世界飯店之王,為何富不過三代?

2020-11-10 06:50

? 人氣

康瑞希爾頓順應時勢,善於利用機會,打造出世界級飯店王國(圖片來源:希爾頓基金會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iltonfoundation)

康瑞希爾頓順應時勢,善於利用機會,打造出世界級飯店王國(圖片來源:希爾頓基金會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iltonfoundation)

你應該知道的是:希爾頓家族歷經父子兩代奮鬥,成為世界飯店業龍頭,但後繼無人的壓力,令接班人最終只能將公司賣給私募基金。即使獲利落袋,富不過三代的深刻教訓,仍值得我們借鏡。

超過百年歷史的希爾頓是全球最大連鎖飯店之一,1919年由康瑞希爾頓(Conrad Hilton)創立,但家族經歷遺產官司重創,後人無力接班,富不過三代,最終在2007年將事業出售給私募基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一代創業

奠定家業的康瑞(Conrad)生於1887年,他本來希望成為一位銀行家,但數次創業未果,1919年,德州有家旅館老闆想將資產套現、轉進油田事業,康瑞見到機會,便與朋友募資了3萬5千美元買下,開設了第一家希爾頓飯店(Mobley Hotel)。1925年,康瑞在達拉斯開了第一家以自己姓氏為名的飯店,此後越開越多,於是在1929年,他進一步將所有旅店改名、成為連鎖飯店體系。

早期創業路崎嶇。康瑞雖然擁有8家飯店,但版圖擴張來自大幅舉債,事業外表亮麗,實則負債累累;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一開始,他立刻瀕臨破產邊緣,其間經歷多次買賣官司及資本重組,到1934年才官司和解,此時公司股權極為分散,外部股東眾多。

位在德州的康瑞旅館(Mobley Hotel),是當年康瑞意外踏入旅館行業的處女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位在德州的康瑞旅館(Mobley Hotel),是當年康瑞意外踏入旅館業的處女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二戰後經濟復甦,併購速度加快,且有鑑於旅館數眾多,康瑞整併旗下所有旅館、成立希爾頓公司(Hilton Corporation)。1945年,希爾頓公司歷經多次協商後,買下世界上最大的飯店—芝加哥史蒂文斯大飯店,1947年,希爾頓公司在紐約證交所上市。此時海外商機快速成長,康瑞亦想拓展海外,為了避開公司董事會成員的掣肘,1948年成立希爾頓國際(Hilton international)以便發展國際市場,隔年分拆希爾頓國際為獨立公司,專心發展海外業務,並成功買下紐約號稱「世界旅館皇后」的華爾道夫大飯店。

1954年,康瑞發動了美國旅館業最大的併購交易:以1.1億美元買下Statler Hotel Company。這樁成功的併購案,隔年讓希爾頓公司的每股盈餘,較1953年增加兩倍以上,一舉將整個集團推升為全美龍頭。至1964年,希爾頓國際也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二,二代接班

康瑞共有三次婚姻,育有三男一女。他的首次婚姻在38歲,與元配生下3個兒子:尼克遜(Nicholson,1926-1969), 拜倫(Barron ,1927-) 以及艾瑞克(Eric,1933-2016)。康瑞55歲時結了第二次婚,生下一個女兒法蘭西絲卡(Francesca)。89歲時,他又結了第三次婚,這次直到過世,並無小孩。

二代長子尼克遜長期有賭博,酗酒和暴力虐待行為,42歲就因酗酒引發心臟病去世。小兒子艾瑞克則性情溫順,16歲就進入希爾頓任職,從行李員,廚師,電話接線員等基層做起。至於次子拜倫,從小展現不一樣的特質,對航空飛行充滿興趣,17歲便開始學習飛行,此外,拜倫早年也在外獨自創業闖蕩,包含與別人合資創立MacDonald Oil company以及創立美國最早的航空租賃公司之一。

1954年,拜倫進入家族企業任職後,很快地向父親展現了成本控管與房產規劃的長才,當時他是希爾頓酒店公司的副總裁,運營「全權委託信用卡」公司。這家公司在6年後被花旗銀行收購,使希爾頓酒店信用卡併入全球通用的授權信用卡系統。

康瑞(左)雖將大部分遺產交給希爾頓基金會,但其次子拜倫(右)並不認帳,展開與基金會的爭訟(圖片來源:希爾頓基金會 https://www.hiltonfoundation.org/about/history)
康瑞(左)將大部分遺產交付基金會,但次子拜倫(右)並不認帳,展開長年爭訟(圖片來源:希爾頓基金會 https://www.hiltonfoundation.org/about/history)

1960年代,全球連鎖酒店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因二次大戰後,歐美居民生活水平與消費能力提高,國際旅遊盛行,市場對於標準化管理的連鎖酒店,需求十分強勁;眼見航空業和汽車業蓬勃發展,很多航空公司也附帶經營酒店與汽車旅館。在歐美各國,連鎖酒店集團快速竄起,競爭加劇,如1946年,泛美航空成立洲際酒店集團(Inter-Continental),地中海會旅行社(Club Med)和假日酒店集團(Holiday Inn)等,也都誕生在這一時代。

高齡79歲的康瑞於1966年退位。39歲的拜倫也在公司董事邀請下擔任集團主席,拜倫正式接班後一年,基於對航空業的熱衷,以及戰後的國際旅遊旺潮,說服父親將希爾頓國際持股,與環球航空(TWA)換股。

首次美國國家祈禱早餐會,地點就在希爾頓飯店,且由艾森豪總統(左三)親自主持,可見希爾頓飯店在美國要人心中地位(圖片來源:希爾頓基金會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iltonfoundation)
首次美國國家祈禱早餐會由艾森豪總統(左三)親自主持,地點就在希爾頓飯店,可見品牌在美國上流階級心中地位(圖片來源:希爾頓基金會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iltonfoundation)

然而這樁交易完成後,接下來便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油價暴漲數倍,導致環球航空股價大跌,一路從83美元跌到每股5美元,環球航空也陷入財務危機。1967年至1987年中,希爾頓國際3次被併購,最終股權落到英國博彩集團Ladbroke手上。希爾頓集團不但沒有獲得「機加酒」的寶貴綜效,反而失去對希爾頓國際的控制權,無法在國際市場大展伸手,堪稱得不償失。

拜倫接班後首戰即慘遭滑鐵盧,當集團失去國際品牌經營權、戰略空間大為縮窄,拜倫轉而運用三種方式力挽狂瀾。

首先,集團開始經營賭場酒店,期望藉由國內的高利潤業務,來彌補失去的海外商機。1970年,集團以1.1億美元買下拉斯維加斯的博奕酒店the International 及the Flamingo;兩年後,這兩家博奕酒店賺進的獲利,合計多達集團45%,貢獻度幾乎與其他160多家飯店一樣,同時仍以每年20%的高速成長。因此到了1982年,希爾頓集團便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飯店業者。

然而,博奕事業多與黑道有關,1985年,集團在亞特蘭大斥資3.2億美元、重金打造的賭場,就因為得罪了當地有力人士,遲遲無法取得營運執照,幾經斡旋,最後整個產權僅能以成本價賣給地產大亨川普,即當今美國總統。

拜倫的第二招,是加快創新商業模式,並補足品牌地圖。1973年起,希爾頓集團大力發展特許加盟業務和飯店物業管理業務,他們領先業界、引進了電腦預約系統(Hiltron),供旗下所有品牌飯店使用。失去希爾頓國際經營權後,集團吸取教訓、轉而併購其他飯店品牌,滿足不同定位客群,同時還建立康瑞洲際(Conrad International)等副品牌,不放棄海外發展的可能性。

拜倫的第三招,是利用資本操作,大幅提升股東價值。親身創業的經驗,讓拜倫十分熟悉租賃業運作模式,因此1975年時,希爾頓以8300萬美元代價,將六間大型飯店的5成產權賣給保德信保險集團,同時售後回租,以資本租賃方式來管理物業,可收取豐厚的管理費以及一定比例的利潤。

這筆交易大大活化旗下資產,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集團的土地資產價值,遠比股票總市值高兩倍,連帶讓股市投資人更有信心。這筆現金進帳,拜倫先用它來償還早期利率較高的貸款,然後買回流通在外的2成股權,這次複雜的資產、負債與股權綜合重組,使整體市值攀升、股價大漲約7倍。

三,基金會十年纏訟

康瑞很早就開始思考接班事宜。基於遺產規劃及上市前股權規劃,康瑞在1944年、股票上市前,即以慈善為名,設立了基金會(Conrad N. foundation),主要支持對象為弱勢族群,並將名下99%遺產移轉至家族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多數皆是家族後代。

康瑞於91歲過世,此前他將名下1,350萬股希爾頓公司股票(占總發行股數約27%)留給基金會,他在遺言中表示,給予拜倫個人購股選擇權,讓他可以購買超出基金會法定可持有比例之股權,進而維持家族對希爾頓公司的控制力。

不過拜倫不同意這項安排,他認為,個人對父親贈與基金會的27%股權,應該有收購之權利,因為他認為天下是自己個人打下來的,父親只是「鋪好一些基礎」;因此拜倫主張,父親遺囑中表示的,是給予自己購買全部27%股權的選擇權,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希爾頓集團的決策運作,及家族對集團的控制權。

然而,基金會董事們對這個遺囑意思表達皆有疑義,認為拜倫過度擴大解釋了老爸的意旨,當時拜倫個人僅持有上市公司3.6%股權。基金會與拜倫雙方鬧上法庭、纏訟十年,遺產股權歸屬,演變成為家族二代董事長,與一代建構基金會之間的爭奪戰。

1988年,法院裁定,拜倫可獲得1,350萬股之中的4百萬股、基金會可獲得350萬股,其餘6百萬股須交由信託管理,但拜倫為信託執行者,且可獲得6百萬股所分配股利收入的6成,其餘股利收入則為基金會所有。這個判決,讓拜倫擁有希爾頓公司超過25%之投票權利及股息收入,直至2008年為止。這場判決也影響了未來接班人的選擇,及最終的出售決策。(延伸閱讀:2個敗家子,如何輸光100億家產?GUCCI豪門裡的爭產、偷情和暗殺,比電影更精彩)

四,出售決定

拜倫與父親不同,一生只有1個妻子,他們生下了8個孩子,有15個孫子。然而,其中只有兒子大衛(David)曾負責營運,其餘子孫對於家族事業都不感興趣。拜倫曾想過讓大衛接班,或是交班給自己的弟弟艾瑞克。但他們的經營能力及年紀問題,在在讓他難以放心;希爾頓家族中,很多人都是媒體娛樂版的常客:第四代的尼基(Nicky Hilton)長年混跡娛樂圈,小康瑞(Conrad Hilton III)以生活放蕩、性格暴躁出名,頻頻在公開場合惹事,甚至被媒體拍到公開吸食大麻,至於孫女芭莉絲(Paris Hilton)私生活不檢,更是聲名狼藉。

因性愛影片意外「爆紅」的娛樂圈名人芭莉絲,是集團創辦人康瑞的親孫女(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性愛影片意外「爆紅」的娛樂圈名人芭莉絲(中),是集團創辦人康瑞親孫女,左為其母親(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終,拜倫雖然不讓後代接手家族的飯店生意,但他還是安排兒子史蒂芬(Steven)為基金會董事長。2005年,希爾頓基金會決議:家族成員將永遠在基金會董事席次占多數。

拜倫心底,對家族成員接班可能性越來越低,其實頗感失望。面對股息收益及投票權將在2008年到期的現實,拜倫心中擬定了一個長期策略。1996年,當拜倫年屆70歲,他選定了一位專業經理人、史蒂芬(Stephen F. Bollenbach)為執行長接班人。此前史蒂芬曾任迪士尼財務長,他曾負責川普集團債務重組,和迪士尼以190億美元併購ABC等大型交易,專長是策略交易及資本重組。他上任後,集團便開始一連串買賣,為十年後整體出售希爾團集團埋下伏筆。

首先,史蒂芬設立目標,宣示要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博奕業者,目的其實是把利潤最佳的博弈業務,規模做大、以便拉抬其估值。史蒂芬上任5個月內,就以股權交換20億美元,買下Bally Entertainment,一舉達到這個目標;此後又在1997年,發動敵意併購ITT corporation,突襲未果後,又轉向買下Promus Hotel Corporation,以37億美元納入6個中階飯店品牌,成為在美國擁有1,800間飯店的巨頭。

同時,史蒂芬也著手與失落在外的品牌合作。1997年,史蒂芬開始與當年吃下希爾頓國際的英國股東Ladbroke合作,透過投資3%股權,雙方開啟共同行銷及共同發展飯店兩大合作,先試水溫。有鑑於博弈業務的經營關係複雜,希爾頓集團自行分割飯店與博奕兩項業務,後者改名為Park Place Entertainment,且成功收購了Grand Casino、Caesars World等同業,2003年,Park Place Entertainment改名為Caesars Entertainment,並在2005年以逾50億美元價格出售給Harrah's Entertainment。

大筆現金入袋後,同年的2005年12月29日,希爾頓集團再以約62億美元價格,向Ladbroke收購其希爾頓飯店海外業務。這筆交易,使這兩家被迫在1964年分離的「兄弟」重新合體,希爾頓公司集中火力在美國業務,而希爾頓國際主要經營國際市場。Hilton這個名字,再次成為一個完整的品牌。

此時,距離拜倫當年獲判收取投票權及股息的期限,已很接近。2007年,年高80歲的拜倫表示,自己過世後,97%財產都將移轉至父親當年的基金會(Conrad H. foundation);事實上,這些錢大部分也都是當初自基金會遺產官司爭奪而來。

2007年7月3日,私募基金黑石(Blackstone)公告以約260億美元、溢價37%收購希爾頓集團,並將其股票下市。以交易完成後規模看,希爾頓集團旗下擁有 10 個酒店品牌、遍布全球的 2,800 家酒店、近 50 萬個房間,是該年度全球飯店業最大宗的併購交易。

出售希爾頓集團後,拜倫繼續擔任基金會董事長至2012年。2010年時,他也簽署當時由「股神」巴菲特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夫婦發起的「捐助承諾」(The Giving Pledge),矢言將捐出大部分身家做慈善。2019年,拜倫以高齡92歲過世,基金會表示,拜倫的慈善捐款承諾實際捐出約34億美元,將增加基金會資產至63億美元。

拜倫雖將父親的飯店生意發揚光大,但因為缺乏人才接班,最終將事業賣給私募基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拜倫雖將家業發揚光大,但因缺乏人才接班,最終將事業賣給私募基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五,學習點

希爾頓家族是一個富不過三代的典型個案。一代創業基礎,二代放大規模,但終究因為家族後代後繼無力,在第三代期間轉手私募基金,讓企業進入另一個發展年代。

其中特別有趣的是一代的遺囑含糊,造成了以家族成員及外部人士為主的基金會槓上經營的二代,雖然都是家族利益,但是立場不同。這個官司的結果,某個程度導致了後來出售的決策。

果斷的創二代,早期在外歷練,培養了自信心,戰功跟視野,造就了後來宏觀操盤的能力。也讓他在首次接班重大交易滑鐵盧時,還可以運用跨業知識,創新商業模式來提升企業成長,並善用重大交易重組資本結構來提升股東價值。

最重要的是,面對不可逆的判決,他心中設定藍圖與長期計畫,挑選適合的專業經理人並授權執行,以始為終,逐一補足不足的板塊,依照策略腳本持續推進,最終見好出售。

面對家族沒有能力接班,整體出售給私募基金,可能也是個選項。除了保持企業的完整性,還保留家族名字,並卸下經營重擔。不論最終作出什麼決定,掌門人面對重大決策,要勇敢做出決策,及早規劃。(延伸閱讀:抱股票還是換現金?從德國第一豪門分家,了解富人想法跟你哪裡不一樣)

基金會也是財富規劃的一種重要工具,不僅大幅提升稅務效能,更能有效的提升家族形象。但是重點在於如何掌握基金會,董事會的董事席次安排與決策運作,才是能夠維持創始人初衷的重要關鍵。這個個案告訴我們,基金會運作更需小心安排,不要讓自己人變成外人,甚至成為吃裡扒外的外敵。

參考資料:

蔡鴻青、企業發展研究中心 (2014),Hilton集團商業模式創新及股權重組。董事會評論,第五期,16-24。

瑞鵬,(2016),希爾頓家族:永恆的酒店帝王。


作者為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