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背叛」出身,却維持人生航向:《楊煉文學訪談錄》選摘(2)

2020-11-17 05:10

? 人氣

我那本書裡寫到,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爸之所以在這一生中犯的錯誤非常少,是因為他有美感!既重視人品美,更重視作品美。就像我說過,他高中最後一年把貝多芬第九交響樂聽了一百多遍,居然忘了還有上大學那一茬。他後來喜歡中國戲曲、古典詩歌、西洋音樂,甚至對西方現代文學如數家珍。他雖然不創作,但是欣賞品位極高,甚至包括古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美感的人,跟著自己內心的感受走,這是唯一可以把握的方向。所以,和其他中國知識分子相比,我老爸最大的特點,就是他一點也不在乎流行的這理論那理論。跟著時髦理論走的,今天跟這股風,明天跟那股風,無數的人掉進了坑裡。但我老爸判斷事兒,不管是對生活,對人,還是對作品,只根據「美」的感受。美感作為潛在的指引羅盤,給了他判斷方向的直覺。和這個人接觸有美感、舒服,和那個人不對頭、醜陋,就足夠判斷一切了。這看起來比較老舊而傳統,可恰恰是這樣的價值觀,經過了無數驗證,最靠得住。

朱又可:那我覺得你父親了不起。

楊煉:我曾祖父本來對我父親寄予厚望,想讓他將來傳承整個家業,沒想到我爸是一個天生的理想主義者,痛恨做買賣,後來乾脆投奔了共產黨。到一九四九年我曾祖父去世前不久,他的家產值現大洋上百萬了,那時百萬現大洋是不得了的事。

我父親投奔共產黨有家庭背景的原因,據說我曾祖父盤剝下人很厲害,而且抽大煙,抽完大煙就發火。雖然當時我老爸是小孩,也被叫到床頭猛罵。我問他,您投奔共產黨是不是為這個而逆反?他說有這個成分。

我有幾首詩寫給我父親,其中那首〈信〉,還寫到了這個。

在我看來,我父親九十七年的人生經歷,是中國歷史上變幻最劇烈的一世紀。他出生於一九二二年,滿清已經結束。但在時間傳承上,從滿清到民國、到軍閥混戰、到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共產黨時期、文革,直至文革後的經濟開放。這將近一百年,中國歷史和文化堪稱風暴迭起。我常常把他想像成一條小船,再想像這條小船居然穿過了這個世紀的狂風暴雨,不僅沒翻,而且可以說基本保持了比較正確的人生航向,這太難得了。

要知道,在這一百年裡,中國人,尤其是年輕的中國人的追求理想、追求上進,不知意味著要犯多少可怕的錯誤,如果良心尚存,不知得留下多少悔恨,不管是你迫害別人,還是你被別人迫害。而我老爸居然在將近一百年的一生,幾乎沒留下過這種悔恨。如果今天追這個理論、明天跟那個風向,最後留下的全是悔恨。

*作者楊煉,中國詩人,獲獎無數,二○一三年,獲邀成為挪威文學暨自由表達學院院士,二○一四年至今,楊煉受邀成為汕頭大學特聘教授暨駐校作家。自二○一七年起,擔任一九八八年創刊的《倖存者》詩刊雙主編之一。朱又可,中國報紙副刊編輯,曾獲第四屆「中國報人散文獎」(2015)。本文選自兩人合著之《被偷走的骨灰甕——楊煉文學訪談錄》(南方家園)

《被偷走的骨灰罈:楊煉文學訪談錄》立體書封(南方家園)
《被偷走的骨灰罈:楊煉文學訪談錄》立體書封(南方家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