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論人民日報署名文章之重要性與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

2020-10-28 05:40

? 人氣

2018年失聯的師大退休教授施正屏(見圖),被中國國安單位關押並指控是「台諜」,而筆者認為,由於總統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呈現熱對抗。(資料照,翻攝自央視)

2018年失聯的師大退休教授施正屏(見圖),被中國國安單位關押並指控是「台諜」,而筆者認為,由於總統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呈現熱對抗。(資料照,翻攝自央視)

前段時間在台灣社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大陸央視首度揭露,抓捕許多台籍學者涉嫌「台諜案」,這無疑是給當前惡劣的兩岸關係投下了震撼彈,更可能成為綠營大肆渲染「仇中」的有力工具,在馬政府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呈現和平發展的局面,也都有過類似的案件,但在當時也未引起社會的譁然,關鍵在於兩岸當時的協商、溝通機制暢通,但如今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呈現熱對抗,以往的海基、海協會形同虛設,因此大陸便會採取單邊作為的方式,其次,大陸為何選在這時間點上揭露「台諜案」,無疑是要做出示警的意味濃厚,警告台、美關係實質的升溫只會造成台海的局勢更趨於嚴峻。10月15日人民日報也以署名文章的形式發表題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告台灣情治部門書》,並措詞強硬地用出「勿謂言之不預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著來談論此篇文章對當前兩岸關係的起到的重要意義為何,人民日報一直以來都是大陸中央委員會底下的重要報刊,更是觀察大陸重要舉動最具權威性的官方媒體,首先此篇文章署名為「安平」,可見此篇是由大陸國安部門所發布的文章,主要警告蔡英文政府勿藉由學術交流為名行違反大陸國安之實,其次,在文章中首度對台用了「勿謂言之不預」,因此許多人惶恐大陸是否已改變對台「和平統一」的路線,首先來析論,自大陸建政以來用人民日報形式使用「勿謂言之不預」之次數,一次是對印度於1962年人民日報以社論形式發布勿謂言之不預,第二次是1967年對當時的蘇聯以新華社社論發布「勿謂言之不預」,第三次則是1978年對越南人民日報以社論形式發布「勿謂言之不預」,第四次則是2019年5月對「中美貿易戰」以人民日報海外版方式「勿謂言之不預」,第五次則是今年2020年對台灣首度用「勿謂言之不預」,大致上人民日報若以社論方式呈現並出言「勿謂言之不預」,大多代表大陸已到忍無可忍的境界,而五次中有三次最終都以戰爭告結,而今年雖然已署名文章的方式並使用勿謂言之不預,但人民日報是將它刊載在第七版而非頭版,其意味可想而知威嚇大過於實質上的變化。

再進一步言,本篇署名文章也以點名蔡英文,這同時也代表大陸對其國慶演說,看似與詞上釋放出些許的善意,但在大陸解讀裡,未在「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的重大關鍵議題上做出明確的表態,大陸是不會將之正面解讀,現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來臨,川普及拜登勢必會在「抗中」議題上選擇以台灣作為激怒挑釁中共尋求其選票的極大化,從美台官員層級互訪、對台軍售多項防禦武器且殺傷力度增強,再到多項友台法案的簽署,蔡英文上任後,不但不找尋緩和兩岸關係的措施,更以實際的去中國化、經貿脫鉤、去除孫中山銅像、憲改委員會、護照更名等多種意圖走向台獨路線的激進作為,因此大陸便以抓捕台諜乃至軍機繞台越界施壓來給予台、美一次重大的嚇阻還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