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契機與風險共存的重組供應鏈

2020-10-13 07:30

? 人氣

加入美國的供應鏈體系既是契機也有風險,圖為台積電(TSMC)(資料照,AP)

加入美國的供應鏈體系既是契機也有風險,圖為台積電(TSMC)(資料照,AP)

總統蔡英文在國慶演講中,花了不少篇幅談經濟,其中最值得矚目、也是最「實在」的內容,莫過於「全力及全方位投入供應鏈重組」,企業界聞之可能是既喜又疑更懼,因為所謂的供應鏈重組既是契機、又存在著風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以「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為題的政策,主要是以新冠疫情後全球經濟的變化為主軸,談台灣的因應策略,並提出「三大策略」:第一個就是「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第二是「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第三是「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

坦白說,第二與第三點是有點偏向「形而上」,這種所謂國際化、吸引人才、均衡發展的話, 30幾年來就時常見諸於政策論述中,不談具體政策則都屬「「文宣式」的廢話。但「供應鏈重組」則是前所未見,而且蔡英文在宣布開放美牛豬時已說過「美中貿易戰和這次疫情….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台灣要成為全球供應鏈重整中的關鍵力量」,台美雙方也已就此政策展開會談,算是確切要推動的政策,而其影響也將是深遠廣泛。

所謂的「供應鏈重組」,意在言外的其實就是供應鏈的「中美脫鉤」到「兩岸脫鉤」;中美貿易戰打了3年,已經讓在中國生產的供應鏈開始遷移,新冠疫情更是推波助瀾,讓許多企業與政府都感受到供應鏈過於依賴中國的風險,最「顯性」者當然就是美國、日本政府拿錢鼓勵、補助遷移離開中國的廠商,當然,台灣也不落人後,吸引台商回流的利息補貼等優惠,也是另一種型式的鼓勵、補助台商遷離中國。

而台灣從低調、隱形鼓勵的作法,改為高調喊出「供應鏈重組」,當然是受到美國的鼓勵(及壓力);川普說要「中美脫鉤」,美國要成立「可信任夥伴聯盟」,把供應鏈移往友好國家,這些「可信任夥伴」包括台灣、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南韓和越南等。

台灣加入美國的可信任夥伴聯盟的供應鏈體系,當然沒問題、甚至值得高興,因為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技術來源、全球最大經濟體,更是台灣安全屏障、最重要的盟邦,台灣沒有理由排斥加入。

不過,在「全力及全方位投入供應鏈重組」之前,也該先作好2件事:第一個是先了解美國的條件、衡量台灣的籌碼;第二個是看清楚確切的風向後再動手為宜,可以先讓子彈飛一飛。

如果美國要「台美共組供應鏈」是要台商在「可信任夥伴」國家設立生產線,供貨給「美系供應鏈」,對台商而言,商機增加、多點生意,應有行為之處;但如果條件是要台商切斷與中國的關係,政府就該好好衡量台灣的籌碼,評估正負效益,算算值得與否,因為以市場因素來看,中國占台灣出口的4成多,美國占1成多;台灣號稱是以半導體製造強國,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市場。台灣如果依美國要求,切斷兩岸供應鏈關係以加入美系供應鏈,其中的得失是該算計清楚。

用台積電的案例,應該可清楚看出其中的差別。如果只是與美方共組供應鍵,就類似現在台積電「奉美國之命」到美國投資設廠、但原先在中國的生產線仍能繼續維持一樣;如果是要切斷兩岸供應鍵關係,就是台積電的中國廠必須撒出,這之間的差別、影響、及盤算是完全不一樣。

除了看美國的條件之外,也要看各國與企業的動向,而且是看他們作什麼、而不是聽他們說什麼,更不能只「憑印象」行事。「印象中」,正如蔡英文說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不過,許多數據未必能證明此「印象」。

例如,川普一直要「中美脫鉤」,實際上,多數美商並不搭理;日前上海美國商會對會員的調查,只有4%美商響應川普回美國投資,7成以上美商沒有任何減少或遷離中國業務的計劃,另一份中美貿易全國委員會的2020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更是有85%美商說,未來1年對中國的投資不少於去年甚或增加;高盛發布的一份報告也指出,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及醫療保健領域的大多數公司,實際上正擴大在中國的生產,美國幾個大型指標型製造業商─如特斯拉,今年就擴大在上海的投資,更別提因中國的金融開放,美系幾個大型金融機構反而是搶進中國市場了。

反應在整體數字上,除了第2季經濟成長率回到3.2%的正成長、8月出口近1成外,前8月外人直接投資(FDI)已接近正成長(8月成長2位數)─相較之下,全球FDI預估要衰退30%以上,顯示外資正「成群結隊」撤離中國的「印象」未必有數據支持,當然,更諷刺的是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還是正成長哩。而從兩岸貿易數字中看到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上揚到46%,也看得出兩岸供應鏈不是「印象中」的大批台商返台而鬆動,反而是持續運作、堅實如昔。

政府要推供應鏈重組,最好看清楚風向後再動,短期而言,歐美疲軟而中國經濟恢復成長,中國經濟占全球比重增加,尚不是推動好時機;再者,美國的政治變局亦應考量,如拜登當選,縱然不改中美競爭格局,但政策必然不同、更未必推損人不利己的中美脫鉤,甚至川普連任,其多變不定的政策亦難預測;至於中長期更要視情勢發展而定,蔡政府這道「全力及全方位投入供應鏈重組」政策,最好還是多保留、多看看後再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