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概念股營收暴增,為何股價反而走弱?小心,口罩價格有崩盤危機!

2020-09-28 07:10

? 人氣

多數業者認為,台灣廠商在原料、技術到品質都具備競爭力,「絕對對得起價差」;康那香總經理戴秀玲說,業者期盼政府、公家單位扮演領頭羊角色,採購及標案能優先選擇台灣製造的產品,給予在地廠商更多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於防護衣、呼吸器,台灣醫療院所長期向國外採購,未來是否能夠優先採購國產製,讓廠商能夠「保底」,仍得看衛福部態度。

「如果沒辦法建立起很好的出口市場,很難期待廠商願意保留某些產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北醫大醫療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李崇僖則認為,即便政府願意採購,力道仍不足以撐起產業,關鍵還是鼓勵廠商走向更高端產品開發,創造更大獲利,以及協助拓展東南亞市場。

李崇僖指出,歐美疫情依舊嚴峻,許多醫療用品需求殷切、無暇外銷,而東南亞部分地區承認台灣食藥署的許可證,若食藥署可以加快臨床試驗審查、發放許可,有利於台灣業者搶占東南亞市場,廠商有了穩定的海外收益,保留些許產能做為戰備安全存量,也就不再那麼頭痛。

防疫物資視同戰備 衛服部擬建置共同供應平台

負責統籌「民生及戰備物資產業」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說,部會間已經有過幾次討論,也理解廠商的顧慮與難處,目前政府朝2方向規畫,一是台灣會有基本的採購量,衛福部已與醫療院所達成共識,「不然一直叫國內廠商生產,又大量進口低價(產品),會劣幣驅逐良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各醫療機構為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安全,並確保營運持續,平時應自行庫存1個月需求量;他透露,衛福部未來將規劃建置國產醫療戰備物資共同供應契約平台,強化台灣防疫物資產業鏈。

此外,衛福部對防疫物資有一套審核機制,食品藥物管理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研究員王兆儀說,國產防疫物資無論要內銷或出口,屬於「醫療器材」的產品需經過食藥署審核及管理,審查時除了要確認醫材廠符合GMP規定,另分為國內許可證及外銷專用許可證2種。

王兆儀指出,為了加速防疫物資生產量能,食藥署早已進行流程簡化、加速作業,除了派員進駐工廠輔導,也開設特定窗口,即時解答業者各種疑問。

如何避免蛋塔效應,又能有效建立台灣防疫物資網,政府、業界都須加把勁,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認為,台灣在這次疫情期間,打響台灣製造(MIT)品牌名聲,如何讓品牌機制延續、保留價值,甚至創造外匯,將是後疫情時代新課題。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