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抗爭續燒 陸媒:台灣民主不成熟

2014-03-31 11:52

? 人氣

30日反服貿凱道集會平和落幕,然而陸媒認為台灣的爭議起自於民主不成熟。(吳逸驊攝)

30日反服貿凱道集會平和落幕,然而陸媒認為台灣的爭議起自於民主不成熟。(吳逸驊攝)

台灣30日舉行「反服貿大遊行」,中國各媒體均加以報導,除了提到遊行人數逾10萬人以外,也稱有團體發動「反反服貿」要求停止抗爭、要學生回家。報導聚焦三大層面:一是指出「台灣各界輿論」要求學生「見好就收」,結束抗爭,二是強調學生領袖的背景是民進黨,三是以全球化經濟為名,認為台灣由於民主不成熟,在此次抗爭上並不理性,是「政治清算」,「愈來愈像泰國和烏克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華網30日報導台灣反服貿遊行,提到台灣逾10萬民眾於凱道靜坐抗議,但報導強調「台灣各界和輿論認為,台當局已釋放善意,學生該見好就收撤出立法機構。」文章並引述台灣《中國時報》與《工商時報》社論,認為「整個社會都該恢復秩序,重新過理性的生活」;「學生的用意也許良善,但行為如此突兀,自難獲得各界認同」。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一篇記者觀察<變了味兒的台灣反服貿>,認為學生佔領「立法院」訴求反覆,並指出這些「學生領袖」背景都是民進黨,並強調林飛帆曾經喊過「我支持台獨」。文章稱:「沒人敢對學生說不,他們簡直成了「救世主」,並認為這場學運是「近期島內各種矛盾對立的集中爆發」,「台灣還能承受得起這樣的折騰嗎?」

《環球時報》31日發表社評<全球化時代,台灣反服貿大示威很「二」>(「二」為愚笨之意),文章提到,即便示威基本上是和平的,但「台灣讓很多人感覺「更像」泰國和烏克蘭了」,文章認為,認為台灣是因為經濟成長停滯,加上社會「民主不成熟」,「經濟一旦出現問題,會立刻對問題搞政治清算」,並稱台灣在做生意時「政治掛帥」的,是屬於全球化時代標準的「二」。

相較官媒的批評,部分綜合性網站則刊登相對中立的分析特輯,騰訊網的「今日話題」21日刊出「台灣學生為何佔領立法院?」,即羅列出抗議人士的三大種類:認為台灣利益會受損、不滿國民黨強行送審與黑箱操作,或藉此議題反對馬政府。文章認為這些訴求背後,是台灣社會的分化和民眾的焦慮,並直指如果逐條審查,「台灣經濟要承擔協議拖沓執行的後果」。

從結構面上的分析,則是早在學生佔領立院的第一天,18日的鳳凰評論刊出鄭東陽<學生佔領「立法院」 台式民主怎麼了?>,認為可從「台式民主」的弊端來分析,文章認為台灣的「半總統制」權責不清,政務官決策封閉,上下台頻繁,文官則因「鐵飯碗」心態而保守服從,加上兩黨對立,使得執政黨與反對黨在公共議題上難以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