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曝光的三起作弊案:考大學怎麼會發生「冒名頂替」?

2020-07-07 15:59

? 人氣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山東省還曾在2018至2019年對該省的高等教育學歷數據進行清查,發現共有多達242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入學,這些人獲得學歷的時間為2002年至2009年,發生頂替案人數最多的是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有135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爆醜聞的演員仝卓

同樣是近期曝光的一起名人參與的案件,似乎表明中國高考錄取過程中的舞弊行為不止冒名頂替一種,在有顯赫背景的家庭中也更加常見。

今年26歲的仝卓是中國小有名氣的新生代歌手及影視演員,他在5月22日的一次網絡直播中談及自己的高考經歷,但不小心「說漏了嘴」。

「我當時也有點較勁,我當時非要考這個大學,考不上我就再來一年,但是這個大學只招應屆生,然後我就搞了很多很多所謂的(手段),然後我就成了應屆生,」他在鏡頭前洋洋自得地說道。

在中國大陸,畢業後首次升學或求職的學生被稱為「應屆生」,一些在高考中失利而選擇複讀一年再次參加高考的學生一般被稱為「往屆生」,但部分大學或專業常常只收應屆生。

仝卓的言論迅速被網友質疑併發佈到社交平台,很多人指責他進行高考作弊。在政府介入調查後,他的繼父——時任山西臨汾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的仝天峰被撤職處理,仝卓的母校中央戲劇學院也宣佈撤銷其畢業證書。

「人們過去認為高考作弊就是在考場裏作弊,但其實考場上的作弊很困難,利用各種方法在錄取裏做手腳是很多見的,」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對BBC說道。

程方平一直關注著中國高考的自主招生政策。他表示,中國從2003年開始在一些知名高校所推廣的自主招生權常導致「黑箱作業」,也為腐敗的滋生提供土壤。據統計,中國在2018年有90所大學獲准進行自主招生,十幾萬學生通過了招生初審,最終有三萬多學生得以不同程度的加分和優待。

中國的自主招生政策規定,參加一些知名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並通過考核者,可在高考前便與目標高校簽訂合同,在高考時還能享受降分待遇。該制度的初衷是幫助大學招收一些符合學校需求的「偏科」人才,但程方平認為,在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這「很容易破壞底線」。

「搞自主招生的時候,學校最少也有2%的自主招生權,這就是上百個學生,但怎麼招的,流程是什麼,外界都不知道,」程方平說。「這應該是公開的,而不是校長兜裏的一個私產。」

儲朝暉補充道,隨著中國從2013年開始逐漸推行統一聯網的學籍系統,每個學生從小到大只有唯一的學籍信息號,讓替換學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如今的漏洞主要聚集在對優惠招生指標的非法獲取上。例如,一些貧困地區會有優惠性的專項計劃指標使得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很多人「通過門道」更改戶籍學籍。

此外,利用體育特長生指標獲得加分也曾讓不少不法分子鑽到空子。2014年,在中國東北遼寧省的一次舞弊醜聞中,一家高中被發現有1000多名學生參加高考,獲得體育特長生身份可以加分者達到87人,幾乎相當於同省的其他五個城市之和。由於醜聞頻出,2018年,中國教育部正式宣佈將取消該加分政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