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乃至溫室效應的損失 靠巨災債券買單

2020-06-23 16:04

? 人氣

科學家指出物種多樣性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有重要關聯。(美聯社)
武漢肺炎減緩人類活動,也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資料照,美聯社)

新世代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幾年前曾應邀在台北舉行的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年會演講,當時他就強調巨災造成對經濟、產業的水波效應,改變各界對傳統災害風險的認知,「世界是平的,很多災難傷害不止是單一國家」,因此各國開始重視巨災防制及救災資源整合,並倡議各國應合作推展區域性巨災機制,較可行的方法就是發行巨災債券 。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發行區域性複合型巨災債券 各國共同承擔損失

基金會於2020年3月23日發表「防疫趁勢作莊 投資避險兩相宜」的觀點文章,針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的財源,建議發行兼具射倖保險的巨災債券金融商品( Catastrophe Bond ),簡單的說,特定巨災(含病毒大流行)債券利息較市場稍高,債券到期前,如巨災未發生,投資人獲取收益,但如巨災發生且符合條件,債券金額依約定或全部或按比例,供救災之用,達到投資、募集救災資金及巨災損失風險分散的目的。各國或可思考面臨目前的COVID-19 PANDEMIC及全球暖化頻繁造成複合型災難的PANDEMIC,合作共同成立一個區域性國際組織(或基金),發行區域性的複合型巨災債券(Composite cat bond),或其他財務工程的金融工具,共同承擔天然巨災造成的損失,協助各國政府尋求因應財源。

全球各國為拯救coronavirus pandemic經濟社會問題,提出各種巨額救助紓困方案,但紓困財源,仍靠舉債,將使各國政府財政更加惡化,甚至造成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在擴大紓困同時,也應有未來減少財政惡化的計劃。巨災對人類帶來的不幸及損耗,可透過保險來分散及承擔。藉由發行巨災債券或複合式的區域巨災債券,連結疫後氣候變遷改善議題,要求跨國企業、高污染工業、排碳量高的產業及富人等共同投資購買,並納為銀行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或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內容。巨災債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投資此商品,對機構投資人、甚至你我而言,天下太平則利己(坐享孳息),天下有事則利他(出資救災),是一種捨,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