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這事不能「順時中」

2020-05-13 06:20

? 人氣

開賓士去領1萬紓困,有如美國的「福利女王」

現實上,一波波紓困中,有多少是真需要的民眾領取,又有多少是尋租、不領白不領的人拿走,反正不會有人調查知道,政府絕對可大聲宣揚紓困政策讓民眾受惠。但至少外界已看到,開賓士的阿伯也去領1萬,帳戶有上億的民眾也要申請紓困─這些讓人想起雷根口中開凱迪拉克領福利金的「福利女王」故事,當然,更別提「突然暴增」的舉牌、賣玉蘭花的阿伯、阿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如政府補貼利息的勞工紓困貸款,幾乎是沒有任何資格要求,只要是年滿20歲且為本國籍勞工,每人貸款額度最高10萬元,貸款期限3年,由信保基金提供10成信用保證。如此好康,當然引發搶貸,4月30日起接受申請,短短2周不到申請人數已近50萬。

或許可說這是貸款,借的勞工未來要還錢,資格寬鬆不打緊。但問題是,政府非常善良且慷慨的補貼第1年的利息。如果這項政策「成功達成目標」、貸出給50萬勞工,總貸出金額500億元,利率是以二年期郵儲利率加一個百分點計,概略以2%來計算,政府是補貼了10億元的利息。

勞動部花10億元補貼利息,為股市增活水?!

這10億元值得花嗎?申貸者有多少是生活受衝擊而需要貸款紓困,又有多少是不貸白不貸、貸出錢再去作其它用途、甚至投資?不是網上有人取笑說此勞工紓困貸款,為股市「帶來活水」嗎?信保基金提供10成保證,銀行沒有風險,又需要配合紓困業績壓力,一定全力促貸、一律核發,到底信保基金要承受多少風險?

國內有不少人,一直以歐美日等國外的紓困手筆與方式為例,認為許多國家紓困規模在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0%以上,台灣只有5%左右顯然手筆太小;這種論調有2個地方明顯有問題:一個是台灣與國外的經濟情勢不同,歐美國家第2季谷底預估衰退20-30%,失業率飆上兩位數,台灣仍是正成長、失業率尚未明顯上升。

再來是國外的作法未必就是正確,以美國而言,川普政府確實非常有效率與魄力的以支持經濟為名發大紅包,所有發給家庭的紅包早已給出,但經濟下行依舊,原因就是「藥不對症」,而且其中含有太多「政治目的」(支票後面有川普總統大大的簽名)。

國外紓困方式與規模未必正確亦不宜比擬

所以台灣不必覺得國外的月亮一定更圓─這次很明顯台灣的防疫就作得比誰都成功。台灣的紓困政策問題,一個在至今各界仍對紓困還是振興經濟混雜不清,時常吵作一團卻是雞同鴨講;再來則是把中低收入補貼與紓困(收入受影響減少的民眾)一鍋亂煮,最後是政府多是「瞎子揮劍」,沒有數據就拿政策、作決策,結果紓困都以身份別、且遵照蘇貞昌「雨露均霑」原則,不斷擴大受惠圈,但對那些才是真正經濟受損需要協助者,其實是一無所知、未能掌握。

因此,現在紓困較大的可能是過份浮濫、尋租者多,政府該作的是把好關,別浪費納稅人的錢,「寧願錯發一些人」不該變成政策指導,這次該「逆時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