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放榜新聞–當學生成為大人資源爭奪的棋子

2020-04-27 05:30

? 人氣

考試升學占據了中學生的大半生活,「放榜新聞」更形塑了社會對高學歷的追求。(資料照,余志偉攝)

考試升學占據了中學生的大半生活,「放榜新聞」更形塑了社會對高學歷的追求。(資料照,余志偉攝)

2018年指考放榜,高雄女中馮姓女學生如願錄取台大醫學系,並接受媒體記者採訪。在訪問中,她提及和自己一起念書的雄中男友,因表現失常準備重考,並喊話要在台大醫等他。這引起了網友一波撻伐肉搜,甚至連兩人隔年分手的消息也被再度搬上檯面,場面不堪。2019年2月21號,學生創立臉書專頁《風狗浪·港都學生》發起「終結放榜新聞」行動,得到將近一萬人迴響、超過十五所高中支持、總統蔡英文也以臉書貼文響應。然而時過一年又到了放榜的季節,當社會關注不如去年,許多當時礙於輿論壓力而停發放榜新聞的高中,紛紛以政府帶頭、再度發布新聞(毀約)、公布榜單於學校官網、聲稱尊重學生意願等形式重操舊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是「尊重學生意願」還是「不願放棄榜單商機」

在各高中和媒體都紛紛聲稱「尊重學生意見」之前,如果我們能回頭看看當時受害的馮姓女學生在其個人臉書的貼文:

我在接受訪談的時候沒有顧慮到太多,也是一時腦衝了,傻傻地有問必答,卻沒有考慮到這些資訊的公開會對男友及其家人造成什麼困擾,擅自將他們捲進了我的故事,衝擊了他們的生活。

任何人在人生的重要階段獲得了成功,都會感到驕傲、得意,更不用說是一個17、18歲高三剛放榜的同學。當時的她萬萬想不到,媒體會將她的經歷分享簡化、聳動化,並引來網路酸民的公審和嘲諷:

原以為這篇新聞的立場會是「代表了交往不一定會影響課業」,且只會佔部分篇幅,但是在過度的細節描繪和忽略了其他資訊下,卻變成「因與男友交往而進步」這樣荒謬的結論……而實際上我在考試路程上的掙扎和煎熬,都被低俗的輿論忽略而抹煞了。

而這一切,全都始於心思尚未發展成熟的「同意」和「沒拒絕」。平常東管西管、「不建議」學生談戀愛的學校方,避了去年的風頭,在此刻卻是「尊重學生意願」,是什麼驅動了「尊重」?

大人的分錢遊戲 高分學生成為棋子

「學校要招生、政府要資源」是隱藏在「尊重學生意願」背後的根本動機。如同企業使用廣告行銷的道理,學校為了招生將「高分學生」透過放榜新聞播送出去,而選擇性忽略學生所要面對的社會輿論,且為了能夠生產出一屆又一屆的高分學生,將資源集中在少數有潛力上榜的同學,至於「被預設」會落到榜單外的,僅能自力救濟,或是和上榜生沾沾光。而這一切又要歸因到整個大環境的招生困境、台灣多元教育發展的不成熟、家長「成績至上」的思維,都是放榜新聞背後的推手。

20200224-「風狗浪:港都學生思潮」與台大學生會於放榜當(24)日聯合舉辦「終結放榜新聞:升學亂象未止,教育者應負責」記者會。(李芯攝)
「風狗浪:港都學生思潮」與台大學生會於放榜聯合舉辦「終結放榜新聞:升學亂象未止,教育者應負責」記者會。(資料照,李芯攝)

然而應該要推動大環境改革的政府機關卻也加入放榜新聞的操作。根據《風狗浪˙港都學生運動》臉書專頁,新北市教育局為凸顯境內的辦學績效,「不但發出全市的級分人數統計,並特別強調板橋高中的人數統計,甚至還標舉語文資優班的英文成績,以示『辦學績效』卓越。」原應是領導各校教育風氣的主管機關,不但未能從雄女事件中學習教訓,竟帶頭「淪為放榜新聞最熱衷的玩家」。

學校是學習的場所 不是真人實境秀

此外,如同其它放榜新聞,新北市教育局也找了滿級分的高中生受訪,散布「學習的要素是要對自己負責」的成功單一想像。然而成功的樣貌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更不是只有個人的努力。許多研究都指出,除了個人的天賦、努力之外,學生的學業成就很大部分是受到原生家庭階級、經濟狀況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的影響。但放榜新聞透過「造神」簡化了成功,得到了閱聽眾的點閱率(利益),社會制度的反省成為彼此共同不說的默契。

學校生產出高分學生,透過放榜新聞宣傳出去,放榜新聞塑造聳動的神話吸引點閱、吸引「消費者」前來就讀學校,學校再生產出更多高分學生……漸漸的,我們忘記了學習的本質,拋棄了對個人的探索,成全了社會的需求。有誰還會記得教育的目的?

20200224-台大學生會長涂峻清(圖中)呼籲大學校方也要停止生產放榜新聞(李芯攝)
學校應謹記「教育目的」,而非神話式的宣傳。台大學生會長涂峻清(圖中)呼籲大學校方也要停止生產放榜新聞。(資料照,李芯攝)

比起「錦上添花」 社會更需要「雪中送炭」

也許看到這邊,有些人還是會認為杜絕放榜新聞「矯枉過正」,畢竟學生在階段性目標上獲得成功,會感到得意、驕傲,進而希望公開分享是人之常情。而我們也許也可以思考,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透過「代言人」將個人經歷二手傳遞是否還是必須?若是仍有必要,在「尊重學生意願」之前,校方是否有責任教導學生相關的利弊得失?學生是否能夠獨自承擔來自社會的誤解、謾罵、甚至是性騷擾?而當我們是閱聽眾,我們是否可以分辨出媒體的誇大和不實?是否可以看出新聞背後的既得利益者?是否可以在拿起鍵盤「施暴」之前,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學生的學業成績反映的是個人的努力、天賦,以及其他社會性因素的總和。比起那些在大學考試獲取「成功」的少數人,我們的社會更需要關注的,是否應該是那些落在榜單外的、沒有名字的大多數人?台灣教育如何走出一條更好的路,不只是學生主體,是家長、老師、學校、政府、媒體、社會共同的責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