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大國博弈 原油重跌5成 低油價時代重臨嗎?

2014-12-13 05:30

? 人氣

大國博弈,讓原油重跌5成,低油價時代重臨嗎?(資料照片)

大國博弈,讓原油重跌5成,低油價時代重臨嗎?(資料照片)

這該是今年最精采、牽涉最廣的政治、經濟、外交的「綜合戰」!美國、俄羅斯、中國、中東國家,全在這場割喉戰的遊戲內,標準的大國博弈;有人想打趴新的石油供應商,有人要打擊對手國的經濟與財政。而其波及的影響面則衝擊到各國的經濟及不同產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油價崩跌1個多月後終而在11日破每桶60美元,相較6月110美元左右的價格已跌了近5成,接下去的走勢有分析師看到50美元,有人看到40美元,但看跌幾乎是一致的方向。分析「檯面」上的理由很多,主要是由經濟與供需面著眼。例如全球各大經濟體,只有美國獨強,表現良好,歐盟陷停滯,日本掉到衰退,中國成長走緩,新興市場表現亦不佳,整體對原油的需求下降。供給面上最常被提到的是美國的頁岩油產量上升,近期的因素則是美元走強、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不減產。

OPEC打經濟戰

這些原因都言之成理,但更重要的是OPEC的不減產決定,這是要打一場經濟戰爭。美國頁岩油確實是搞得虎虎生威,今年6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解除行之39年的石油出口禁令,7月美國德州就開始出口原油,雖然數量尚不多,但這被認為具有「歷史象徵意義」。最新的資料是美國的原油生產已達每日905萬桶,明年可望到950萬桶,這個產量已接近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的960萬桶了,再1-2年美國就可成為原油淨出口國。

看起來「前程似錦」,但頁岩油生產有一個致命點─成本太高。外界估計大部份頁岩油生產商的盈虧點在每桶70美元(也有人估算是60美元); OPEC產油國的平均生產成本則相差甚多,但領頭的沙烏地阿拉伯大概只有30美元。如果OPEC減產(這代表的其實就是領頭的沙國要大幅減產)以維持價格,結果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OPEC的市占下跌,頁岩油繼續生存且擴展市占。

顯然沙國不願幹這種傻事,因此選擇不減產,讓價格大幅滑落,沙國可承受50-60元的價格,但卻可把頁岩油廠商「擠出」市場。沙國石油部長在OPEC會議中就告訴其它國家:「我們必須對抗美國頁岩油的衝擊」。當外界高度關注OPEC會議是否減產時,沙國又說市場會自我修正,「我們為什麼要減產?」

沙國部長的話其實是一個「笑話」,OPEC就是一個石油的「卡特爾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操控價格嘛,那來等市場修正?但這番話等於火上加油,也擺明了沙國就是要讓油價下跌,油價立刻重挫。沙國的目的很清楚:先打落油價修理並淘汰頁岩油廠商,等到「清理市場」完畢後,再讓價格上升;對沙國、OPEC而言,這才是可「長治久安」之計。

美國要打的政治外交戰

以老美與沙國的關係,如果老美為了國內頁岩油業者的生機,硬壓著沙國減產、維持市場價格,沙國大概也不得不買單,但老美選擇忍受也接受此一結果的原因,也是有其盤算,因為低油價可重創老美敵手的經濟與政府財政,這些國家包括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等國家。

俄羅斯的能源與石化占其出口6成,盈餘占政府預算的5成。俄羅斯因烏克蘭事件與西方結怨,拉低油價正好可重創其經濟,俄國必須在油價超過104美元以上才能維持財政平衡。俄國總統普丁不平的說「石油價格不是以市場為基準,而是摻雜了很多國家的政治因素」,顯然就是反應老美的陽謀。從俄國股匯市持續下挫,經濟低迷來看,這招算是有效;經濟學家預測俄國明年會走入衰退,市場估計油價下跌已讓俄國損失以千億美元計,金融市場甚至開始擔心明年俄國可能發生金融風暴。

老美的這招,又讓人想到上世紀八○年代,老美與沙國把油價拖在20多美元的低價,讓當年的共產蘇聯經濟與財政吃緊、難以支撐的歷史。

至於伊朗與委內瑞拉這兩個老美的宿敵,石油生產成本在100美元以上,其出口與政府財政高度仰賴石油,油價走低當然受重創。此所以這兩國在OPEC中一直主張減產、維持價格,而其它成本低且與老美較友好的產油國則不予理會。

美國在這場博弈中,選擇的是以以地緣政治為重,打擊俄國、委內瑞拉及伊朗等國家;至於經濟衝擊,雖然頁岩油產業受影響,但國際的低油價對其整體經濟仍有助益,兩者彼此加減之後,經濟未必是壞─即使有衝擊,亦可承受。不過,金融市場的風險是美國在這波割喉戰中最難評估與掌控的因素。

中國獲利大但憂喜參半

已成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的中國則是獲利匪淺,油價大跌當然節省外匯,一般估計是原油每跌10美元,中國就省下200億美元的購油支出,油價從110美元跌到60美元,中國就省下1000億美元。對中國而言,油價跌有助提升走緩的消費與經濟,節省的外匯可拿來刺激經濟。而俄羅斯為突破困境除了咬牙不減產外,也緊拉中國,中國更趁低油價大幅增加儲備用油。整體來看,在這盤博弈中,中國的獲利最大。

不過,中國作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的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石油生產國(僅次於沙國、俄、美),因此油價下跌不僅對相關行業有衝擊,對產油地區經濟更是有負面影響,當地的地方政府財源更緊俏─如中國最大油田所在地的黑龍江省,今年前3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5.2%,遠低於全國平均的7.4%。此外,中國被認為頁岩油氣存量高達美國的2倍,中國能源局亦規劃積極開發,但油價走低後,中國的頁岩油氣商業價值下滑,想複製進而享受美國「頁岩油革命」的紅利,大概還要等上好多年了。

低油價猶如減稅 全球經濟受惠

不過,對大部份能源進口國而言,低油價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助於降低成本、支撐經濟增長。對整體國家而言,是省下了買油的外匯支出,通膨壓力降低也讓各國央行有更大的寬鬆空間以提振景氣;對民眾而言,其效果猶如減稅,民眾能在其它地方增加支出。包括美國聯準備會、歐洲央行都把低油價視為經濟的正面助力。

不過,潛藏的負面因子也值得注意。除了委內瑞拉與俄羅斯被列為可能發生債務違約、金融風暴國家外,美國的頁岩油企業多在市場發債募集資金,那些債券多屬垃圾債券級,低油價吃掉頁岩油企業的利潤與前景,發生債務違約勢難避免,美國債券市場有2成是能源公司,這對美國的債券市場會有一定的衝擊。至於其它發展再生能源、乾淨能源的企業,算是低油價博弈中的「附帶損失」,即倒楣的受害者;因為再生能源價格相對高,低油價不利其推展。

低油價是新常態嗎?

這場大國博弈的割喉戰結果會如何?很明顯的中、美兩國應該是獲利遠大於傷害與損失,俄羅斯及其它產油國就可能付出較大的價值。那低油價會是一個新常態嗎?如果油價再往下走到40-50美元,而且很快的「清理市場」結束,供給就會減少;全球經濟又能因低油價挹注增加成長動能,需求也會上去,油價就可望回到60-70美元上下;要長期維持在50美元上下的油價,坦白說,機率不高。市場分析師的看法多半是明年下半年油價即可回升。至於實際結果,就看博弈中的玩家如何出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