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老將伏驥─談葛老新書《世界經濟的未來版圖》

2014-08-31 02:56

? 人氣

為了防範08年金融危機風暴再現,2010年美國兩院祭出金融改革陶德-法蘭克法案 (Dodd-Frank Act),這法案對於金融機構加了多道緊箍咒,這不意外也可以理解,但是像Greenspan,EdwardConard這樣的自由市場擁護者,對於法案中給予美國政府權力動用聯邦資金挹注到「大到不能倒」的企業這一點反對到底,認為這一項擴權壓根違反了美國的建國精神。我還記得當時美國國會強制注資JPMorgan時,JPMorgan 還努力想要逃掉,耶,奇怪了,政府給你錢幹嘛不拿呢?因為,他們根本不想接受國會的強制條件(年終獎金、薪水福利的限制等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Greenspan老先生花了些篇幅解釋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精神在美國的實踐,這也是美國國力得以維持領先多年的根基,但是,動用政府資金扶助個別產業,是在扭曲市場機制,本該被淘汰的企業死刑延後,也斷送了產業新生的機會。看到這裡,忍不住想到台灣還動不動用大家的稅金救一些早該被市場淘汰的公司,從晶片廠、金融機構,不勝枚舉,欸!

這本書的下半部,仍是反思美國的前途,任公職20多年、擔任了美國幾任總統貨幣政策舵手、經歷美國以及世界史上最蓬勃年代,近90歲的老先生憂心之處,不是金融業、富人太過貪婪,因為這些都會被市場矯正過來。他掛心的仍然是節節高昇的各項社會補助政策,那像個無底洞,民眾、政客、輿論都耽溺於眼下的福利,明知道今日的補助是吃老本+明日的稅金,但是,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business, 結果就是不斷加碼的社會福利政策,伴隨著日益沈重的財政負擔,以及拖累整體競爭力水準。

Greenspan 反省的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模範國度; 前陣子看完的“國家為什麼破產?”,是德國學者+法蘭克福報資深編輯合著的作品,檢討的是德國--社會主義的模範國度,結果兩種不同制度下的優秀學者、財經官員,診斷出的病因竟然一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在各項制度上從來都是follower, 這不用諾貝爾獎的水準,也可以推論出台灣潛在危機的根本病因為何?

老先生一生參與多項重要決策,政壇多變但他仍老神在在,退休之後的兩本書引用了許多真實會議決策案例,故事性很強。他最後對美國的擔憂與建言,還是在政治層面上,他看到美國的問題,不單是美國,也有在全球各處蔓延的趨勢—兩黨的對立越來越極端,政治決策上越來越短視。民主、共和兩黨雖然在政治立場上有不同的訴求,但是都是奠基在追求自由精神、長期福祉提升上,所以,他提到過去有些重大法案,即使與自己的政治選擇相左,兩黨議員都能以長期國策為優先,例如1982年美國的社會安全信託資金已經入不敷出,必須修改收入/給付標準,一向主張高福利制度的參議員反而是最先支持刪減社福支出的人,而這樣的氣氛在今天的國會中無法存在,兩黨對話幾乎停滯,只一味地堅持己見,無法妥協,也難怪會出現美國政府停擺的世紀鬧劇。看到這裡,抬頭想想,台灣更糟吧!近幾年,到底通過了什麼重大法案?沒印象,只有爭吵不已的國會,該死的還要付錢養這些人。

「自由市場的真信徒,就算取得最高權力,仍會不斷限縮自己的權力,因為他相信自由市場機制才是推動人類進步、提升生活的最大動力,也相信自由市場機制同時是降低犯罪的最有效力量,所以,這樣的信念在政府體系中,會克制擴張自己所掌握的分配資源的欲望。而沒有這些信仰基礎,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取得權力之後,就會試圖更大程度地擴張自己的權柄範圍,因為只相信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所以,取得權力之後就會忘情地扮演起上帝的角色。」~~這是讀完Alan Greenspan老先生的“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 感想。

*作者曾任職國內基金業多年,闖蕩兩岸金融業20年,自認是海耶克信徒,近年主動參與些NGO活動,並擔任國聯安基金公司獨立董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