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不要戰車,要舞蹈—兼談德國足球風格的嬗變

2014-06-22 10:29

? 人氣

2014年巴西世界盃G組首輪焦點戰,德國和葡萄牙在薩爾瓦多的新水源球場狹路相逢。第78分鐘,托馬斯-穆勒上演帽子戲法。(CFP供圖,騰訊大家網)

2014年巴西世界盃G組首輪焦點戰,德國和葡萄牙在薩爾瓦多的新水源球場狹路相逢。第78分鐘,托馬斯-穆勒上演帽子戲法。(CFP供圖,騰訊大家網)

「德國人……就是你在聚會中講完一個玩笑,一個人站起來,告訴你這個玩笑不夠好笑,他要再你講一次。」這是英國球評家雷默對德國人的調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往,德國人或許真的會很不解風情地看著你。但今天,他們也會哈哈大笑。幽默感是最好的粘合劑,善於接受別人的嘲笑同時自嘲,也是一種風度。

近十年,德國足球一直處在爭議中。這種爭議不僅發生在德國,而且出現在每個國家的球迷群體中。爭論的核心,在於德國足球風格的嬗變——曾經鬥志旺盛、體能充沛、剛毅不屈的鋼鐵戰車,開始向技術型球隊轉變,球員也失去了那種「鐵血」風格。這個話題之所以引起球迷的極大興趣,在於德國足球的形象實在過於鮮明,而這種改變又顯得令人困惑。

事實上,這不僅是足球的改變,也是一代人的改變。

【一】

此前,研究德國文化的學者李伯傑教授就提到過足球對德國人的重要意義:「足球除了幫助德國人恢復自尊和自信之外,還起著另極其一個重要的作用,這就是維繫和增強德國人的國家─民族認同……」

1990年之前,場上的德國隊無疑表現出一種鋼鐵意志。這似乎是尼采超人哲學的延續,德國人在場上總是投入了120%的精力,與其說「戰勝」,不如說「拖垮」。馬拉多納、普拉蒂尼、克魯伊夫、萊因克爾……多少球星見識過德國人鋼鐵般的意志及密不透風的戰術。匈牙利隊、荷蘭隊的天才們將足球當作遊戲、藝術,但德國人卻將它看作戰爭。從2球落後3球反超的伯爾尼奇蹟,到逆轉荷蘭奪冠,再到100%的點球大戰晉級率,德國人一次次展現「戰車」本色。哪怕是剛入門的球迷都聽過這樣一句名言:「足球是11人對11人的遊戲,最後德國人獲勝。」

如果這樣,那怎麼解釋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德國足球的沒落呢?

一個解釋是,維繫和增強德國人國家─民族認同的動力與以往相比大幅降低。自從冷戰結束,兩德統一,德國(包括前聯邦德國)從一個背負著重大歷史罪名的戰敗國,變成了主權完整、經濟強盛的強國,甚至被譽為「歐洲心臟」。德國已經不需再證明些什麼了,尤其是拿到了三次世界盃冠軍之後。我們發現一個特點,德國足球中存在一個重大人才斷檔,就是1973年-1983年間,優秀球星僅有巴拉克與克洛澤,其他都相當平庸。

這一代人正好是在冷戰結束後成長起來的,並沒有像前輩那樣重視國家榮譽、集體榮譽。他們正好是從倡導紀律、服從、拚搏的「現代性」往自由、創造、理解的「後現代」過度的一代。這一代人中,能滿足「戰士格」的青年比以往大幅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青訓標準對意志、力量、體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足球強國,這就導致德國足球出產很多硬漢,從拉恩、貝肯鮑爾、福格茨到馬特烏斯、佈雷默等,都是「跑不死」的鐵人。而成長在後冷戰時期的青年一代,能接受如此變態訓練方式的孩子已經很少了。因此,在10年的黑暗期裡,德國人才匱乏,而來自前東德的球星巴拉克維繫了德國足球的尊嚴。

有德國媒體提到了「東德現象」。在那一批德國球員中,來自前東德佔大多數,而且都是球隊主幹——巴拉克、博羅夫斯基、沃茨、基爾斯滕……可要知道,在歷史戰績上,東德是遠不能和西德相提並論的。為什麼「70一代」的西德球員會遭遇集體萎靡?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隨著西方更早地步入了後現代,大國自信讓他們重新審視足球。而東德由於歷史原因,人們的觀念中還有很多前現代的保留,因此更符合「戰士格」需求的,很多都是東德人。

【二】

如果是資深德迷,應該都忘不了那段灰暗的歲月。到了90年代末,老邁的德國戰車已經開不動了。0比3,這是一個刺眼的比分,是1998年世界盃以這個比分不敵克羅地亞,在2000年歐洲盃上,又是這個比分,輸給了9名替補出戰的葡萄牙。

更糟糕的是,德國隊的打法沒有給人任何希望。簡單的下底傳中方式,只能在弱隊身上佔便宜,而對強隊則行不通。儘管在2002年世界盃上出人意料地打入決賽,但在2004年立即鎩羽而歸。當時德國陣容中也有幾個「戰士格」球員,球風粗獷,性格堅韌,卻缺少靈氣,毫無創造力。尤其在對拉脫維亞的比賽中,德國人根本無法破門,一場比賽獲得近20次角球,竟無一以戰術角球發起。結果可想而知,三場小組賽僅攻入兩球,遭到淘汰。

難道沒有創造型的天才嗎?有,但與當時的德國足球氛圍格格不入。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生於1980年的塞巴斯蒂安‧代斯勒,資深的德迷應該對他曾經抱有厚望。當時的代斯勒,在德國足球的地位就相當於今天的格策,被國內外球探認為是十年難得一見的「妖人」。代斯勒在柏林赫塔輝煌一時之後轉會拜仁,但頻繁受傷病的困擾,後來竟一度患上了抑鬱症,一度缺陣一年之久。代斯勒的國家隊生涯幾乎沒來得及閃光就結束了。27歲那年,這位敏感的天才選擇了退役。

(資料圖:塞巴斯蒂安‧代斯勒(Sebastian Deisler)曾是德國著名的足球運動員,並被譽為新世紀德國足球的未來。退役時,他年僅27歲。)

鋼鐵般的德國球員竟然患上了抑鬱症?這讓輿論震驚。幾年之後,德國國門更因為抑鬱症而臥軌自殺。其實球員也是人。哪有尼采所說的超人?哪有100%的點球命中率?不尊重常識,必然導致潰敗。

轉型之路是無比痛苦的。但破繭成蝶的一刻又是如此的美麗。

【三】

托馬斯‧穆勒,這位德國新金童出生在1989年9月13日。之後一個多月,德國發生歷史性的重要事件——柏林牆倒塌,兩德實現了統一。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偉大一幕,長久以來作為東西方對抗最有力標誌的柏林牆最終被推倒了。半年以後,兩德合併的德國隊在馬特烏斯的帶領下,贏得了世界盃。這是最後一代輝煌的「鋼鐵戰士」。「德意志至高無上」在萬眾矚目的鏡頭中響起。新德國的誕生,標誌著一代德國新人的出現。

到了2010年世界盃,新一代的德國人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時代。拉姆、小豬、默特薩克已經漸漸成熟,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德意志球員從中崛起——穆勒、厄齊爾、克羅斯,隨後還有格策、德拉克斯勒、羅伊斯、許爾勒、胡梅爾斯等球員。他們不是傳統的「戰士格」,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視野更寬、創意更強的新一代。

選擇足球來自快樂。這就是托馬斯‧穆勒的態度。他平日卻大大咧咧,捉弄著隊友,對著採訪鏡頭傻笑。他顛覆了德國人的刻板形象,陽光、帥氣,更像個美國人。由於他在國內粉絲眾多,也獲得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稱號——「二娃」。他球技乍看沒有過人之處,但他無疑是最聰明的球星之一,他的入球來自他超乎常人的「球商」。南非世界盃,不足20歲的他一登場便在眾多國際一流前鋒手中奪下最佳射手稱號,須知他還不是前鋒!

另一位關鍵球員厄齊爾,也是另類的德國球員。穆里尼奧稱他是「每次觸球都能讓皮球微笑的人」,其創造機會的能力堪稱頂級。德國正是在他的帶動下,才告別簡單的邊路進攻和沖吊,開始了流暢而華麗的地面進攻。不過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位核心長期被體能不足所困擾。但是,那又怎樣?關鍵時刻的一劍封喉,勝過全場不停的跑動。

還有一點明顯的變化是,德國隊中有移民背景的球員增加了。有土耳其血統的厄齊爾和京多安(因傷未入選),有波蘭血統的波多爾斯基,有加納血統的博阿滕,有西班牙血統的戈麥斯(因傷未入選)……這個現象的背後,是大批移民進入德國社會,逐步改變德國人的觀念,形成了文化的融合。這一批球員的加入,讓德國隊員學會了「舞蹈」。

德國足球進入了後現代。這個背景,是德國社會也進入了後現代——氛圍更加幽默、輕鬆、理解、包容、自信。

【四】

在冷戰時代,足球確實與政治密切相關。「足球是和平時代的戰爭」,「足球無關生死,但高於生死」之類看似正確實則荒謬的箴言,煽動著狂熱的球迷。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一支足球隊的水平,關乎一個國家的形象。足球強,則國家強。由於足球場通常可容納數萬人,遠遠多於其他比賽,因此,足球最容易煽動某種狂熱情感,尤其容易與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結合起來。

政治因素的滲透無孔不入,比如薩爾瓦多與洪都拉斯的「足球戰爭」、阿根廷軍政府試圖「購買」冠軍、前蘇聯隊所遭遇的不公判罰等等。當時,從某種程度上說,足球絕不是傳播友誼的精靈,而是在散佈仇恨與爭端。

冷戰時期的德國人,將足球看作一場不能輸的戰爭,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不自信的表現。一個國家的強盛或衰敗,與足球水平從來就沒有直接關係!美國人就從來不會為足球失敗而睡不著覺。朝鮮即使贏了球,也不能改變世人對它的觀感。而它在南非世界盃上想贏卻慘敗的結局,更是讓人嗟嘆。為足球而打架的人,更是顯得狹窄、可笑、一根筋。中國足球也一樣,米盧倡導的「快樂足球」不僅適用於國足,也適合於在看台上謾罵的中國球迷們。

總之,冷戰之後,大國崛起,歐盟一體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德國在這個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更需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外部世界。越來越自信的德國人,也慢慢告別了這種「視足球如生命」的狹隘觀念。

「後現代性」是一本啟示錄,有快樂,才有創意的湧現。足球從來就是一項拼創意、拼技術的遊戲,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編按】

6月22日凌晨,巴西世界盃小組賽G組次輪比賽開打,德國隊2:2與迦納隊握手言和。下半場替補上場的克洛澤打入扳平比分一球,追平了羅納爾多15球的世界盃總進球數紀錄。

賽後,迦納主教練阿皮亞對平局表示遺憾,認為「我們的球隊表現很好,機會更多」。目前,該組中德國隊以4分暫居小組第一,美國、迦納、葡萄牙分列二到四位,出線形勢尚不明朗。

*作者為電視評論員(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http://goo.gl/LFkgSe ,責任編輯:代金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