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煞不住疫情中國經濟難「保五」,台商遷移潮可能加速

2020-02-05 18:00

? 人氣

肺炎疫情嚴峻使民眾大幅減少外出購物,恐嚴重衝擊中國今年內需消費。(美聯社)

肺炎疫情嚴峻使民眾大幅減少外出購物,恐嚴重衝擊中國今年內需消費。(美聯社)

在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原本就面對嚴峻考驗的中國經濟,今年不要說「保六」,連「保五」恐怕都得使上吃奶的力氣。然而,疫情對中國經濟最嚴重的影響,是此刻正在進行的「去槓桿、調結構」經濟改革計畫,將受到嚴重衝擊,譬如「中國製造二○二五」。

在嚴峻的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中國期間,中國國家統計局於二月三日公布經濟數據,二○一九年十二月份中國的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五八八三.九億元人民幣(以下同),與一八年同期相比下跌六.三%;一九年十一月份為五九三九億元,較前一年度同期增長五.四%,好不容易一掃先前連降三個月的陰霾,但十二月的數據,加上如今武漢肺炎疫情拉警報,不禁令人擔憂,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是否又重拾跌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貿易戰緩解一度有望保六

深入分析,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價格下滑和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一九年大部分時間都呈現下滑態勢。經濟專家指出,中美貿易戰開打近兩年已嚴重衝擊中國經濟。一九年以來中國城鎮失業率逐月攀升,通貨膨脹率也在非洲豬瘟蔓延下走升,造成中國面臨經濟成長「保六」危機。因此,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方讓步明顯高於美方。

中美貿易戰最近總算出現暫時緩和的跡象,原本經濟學者普遍認為,二○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望因此上調。在疫情爆發前,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席夏斌等經濟專家更樂觀地認為,只要相關政策到位,保六應該仍有希望。不過,還是有不少經濟專家研判,中國經濟成長率二○年要保六有點困難。

在全球需求漸趨疲弱,加上中美貿易戰衝擊中國出口產業之際,中國靠著電商與網購產業的巨大消費能量,內需消費成為支撐中國經濟保六的一大支柱。中國電商與網購產業在SARS之後蓬勃發展,進而讓整個中國內需消費市場的增長速度保持世界領先水準。

如今在肺炎疫情擴大後,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航空公司陸續關閉飛往中國的航班,勢必影響中國觀光旅遊等行業。此外,繼湖北省的武漢等十五個城市封城後,溫州、杭州等一、二線城市也陸續封城,勢必將讓中國消費者更保守以對,買氣縮手恐怕難以避免。

鴻海集團(富士康)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廠。(美聯社)
因應疫情影響產業鏈生產,包括鴻海集團在內等電子廠商皆加快海外新產能布建。(美聯社)

封城、歇業潮衝擊內需消費

武漢疫情爆發後,星巴克(Starbucks)陸續關閉中國四千家店面,宜家家居(IKEA)也宣布中國境內三十家分店將暫停營業。台灣連鎖餐飲業者雅茗對媒體表示,隨著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確診人數逐漸增加,勢必影響民眾至商場等人群聚集處消費的意願,連帶影響零售業營運。如今,中國內需消費正面臨嚴峻的考驗。

今年一月疫情升級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曾預測,中國二○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六.一%降至六%。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疫情爆發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十位經濟學家對中國第一季GDP成長率預期下調一個百分點以上,中值為四.九%。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則預期中國今年的GDP成長率將從先前的五.九%降低至五.五%;若疫情影響時間更長,則全年成長率可能低於五%。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在武漢疫情爆發後,迅速對一二三二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勤業眾信指出,已有四六%中國企業要調降二○年度業績目標,其中更有一一%要大幅調降目標值,顯見多數中國企業已知道今年大事不妙。

瑞銀(UBS)亞洲經濟研究主管與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根據現階段資訊評估,假如疫情在第一季得以控制,此後不再新增病例,瑞銀預計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成長可能會降至三.八%。此後隨著經濟活動恢復常態,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釋放,再加上政策支持,經濟增速有望在第二至第四季度反彈。

在上述情形下,瑞銀將二○年中國GDP成長預測下調至五.四%。瑞銀的基準預測面臨的風險偏下行。如果疫情高峰持續到第二季,二○年GDP成長可能會降到五%以下。

瑞銀指出,因中國整體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者信心可能走弱,中國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放鬆貨幣信貸,這些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貶值壓力。但是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中國承諾避免競爭性貶值、保持匯率穩定,且經常性帳戶順差預計會小幅擴大,這些應能對人民幣匯率提供一定支撐。因此,瑞銀維持二○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七的預測不變。

悲觀而言,中國經濟成長率今年非但難以奢望保六,恐怕連「保五」都有點問題。重點是,隨著疫情蔓延至全中國各地,並導致二十五個省份或城市宣布延後開工,中國資訊產品全球製造重鎮的地位恐將被重新檢視。工作機會減少,恐怕是疫情緩和之後,中國政府所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恐催生第二波台商遷移潮

當年SARS爆發時,台灣電子業者對於分散生產基地曾有一波熱烈地討論,但因為當時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各國難以望其項背,後來徹底落實的廠商並不多。如今時空環境變化頗大,中美貿易戰讓外界看到第一波台商遷移潮,疫情又讓大陸台商因為勞力不足而延遲開工、甚至關廠,武漢肺炎恐催生第二波的台商遷移潮。

電子業者表示,先前中美貿易戰爆發,台灣廠商已展開非中國產能相關布局,此次武漢疫情衝擊下,科技業內部除陸續盤點有效產能,還評估加快台灣新產能布建,或是海外替代方案因應。

中國半導體重鎮武漢若疫情控制不如預期,恐牽動後續研發進度。(翻攝自紫光集團網站)
中國半導體重鎮武漢若疫情控制不如預期,恐牽動後續研發進度。(翻攝自紫光集團網站)

以鴻海為例,集團至少已在十六國布建廠區,中國以外的二五%海外產能也有望逐步因規模與客戶需求提高。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已對外預告,未來中國的世界工廠會逐漸分散為區域製造中心,因此在台灣、美國威州、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地都有新的投資規畫。

武漢肺炎對中國經濟最大衝擊可能不是經濟成長率,而是衝擊中國此刻正在進行的許多「去槓桿、調結構」經濟改革計畫,尤其是像「中國製造二○二五」這一類的產業轉型計畫。

日本《日經新聞》指出,武漢在中國製造二○二五扮演重要角色,紫光集團是第一家在武漢量產3D 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中國企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在一八年訪問紫光與中國官方合資企業長江存儲在武漢經營的晶片廠,暗示北京開始加速發展半導體。中興通訊一八年遭美國祭出禁令,大受打擊後,武漢儼然已成中國降低外國晶片廠依賴度的開路先鋒。

疫情控制牽動中國半導體發展

此外,一九年由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領軍的武漢弘芯,被寄予厚望將發展七奈米的先進製程。製造衛星導航定位晶片的武漢夢芯等中國新興半導體科技也將武漢做為集中地。眼前武漢這個中國半導體重鎮正因為疫情而停擺,若疫情控制不如預期,極可能牽動後續中國半導體業者的人才招募狀況,對於想要發展中國製造二○二五的中國政府來說,缺少人才,技術上的研發可能會拖延進度,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毀了中國半導體的春秋大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哲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