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恩專欄:大選後中國可能改變對台政策嗎?

2020-01-13 15:00

? 人氣

中國對台灣發動的去主權化戰爭,不會因為蔡英文(左一)成功連任而休止。(柯承惠攝)

中國對台灣發動的去主權化戰爭,不會因為蔡英文(左一)成功連任而休止。(柯承惠攝)

蔡英文以八一七萬餘票,歷屆總統直選的最高得票數勝選,並繼續完全執政。國際上也解讀大選的結果,是台灣選民對於中國的外交打壓、積極促統、干預台灣選舉等舉動,響亮且清楚地說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京對台發動去主權化戰爭

長久以來,中國主張對台灣擁有主權,同時不放棄使用武力兼併台灣,以武統做為「和平統一」的後盾,但對台灣發起全面性的去主權化戰爭,正是從蔡英文當政後開始的。

二〇一六年初民進黨在總統與國會大選獲勝後,各界密切注意其就台灣─中國關係的立場。一般期待,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雖然不會正面接受「九二共識」,但會以替代方式,間接承認或至少不否認「九二會談」。原本各界仍期待中國會以務實的態度面對民進黨政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一六年二月在美國的公開演講中,還呼應蔡的憲政體制說,呼籲台灣新的執政者「以自己的方式表明願意依照『他們自己憲法』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一六年五月二十日蔡英文總統發表就職演說,表示「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並沒有逾越台灣向來所遵循的「一中框架」。但數小時後,中國國台辦發表聲明,批評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這是為什麼蔡英文此次選後說,選舉結果是台灣人民給的「最清楚的答案」,就是拒絕一國兩制,堅持主權跟民主的生活方式。

中國對台灣發動的去主權化戰爭,可分為國際、兩岸與台灣內部三個面向。在國際上剝奪台灣主權;在兩岸層面透過各項措施推進其併吞台灣的進程;在台灣內部進行分化、透過各類在地協力者,利用台灣民主社會的開放性,鼓吹其併吞台灣的政治主張,創造有利併吞的條件,至終希望讓台灣人民自行決定與中國統一。簡單來說,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讓台灣人民自己決定要接受中國統治。隨著時序的推移,打壓更加全面、力道更加加深、場域更加擴張。但同時也引發了國際的反作用力,例如美國一連串的挺台法案,以及將台灣放在印太戰略的核心夥伴位置。

20200111-韓國瑜競選總部現場。(顏麟宇攝)
2020大選結果揭曉,泛藍陣營仍有43%的選票,相較4年前未見衰退。圖為1月11日投票日當天韓國瑜競選總部現場支持者的神情。(顏麟宇攝)

對台灣滲透手法不會改變

中國對台灣的去主權化戰爭,是否因為蔡英文的當選、民進黨繼續國會過半而歸於失敗?沒有這麼簡單。

從國內政情來看,蔡英文成功獲得連任,「抗中護台」的主旋律固然是清楚的,但票數的差距很大程度來自其他因素的加持,包括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感同深受、對手的特質、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不隱諱地親中、人民對紅色勢力在台灣橫行無阻的反感、選情的緊繃促使年輕人返鄉投票等。

泛藍陣營仍有四三%的選票,較一六年總統選舉的得票率未見衰退。以區域立委選情而言,民進黨較上屆退步,政黨票更是只跟國民黨打平,加上台灣民眾黨斬獲五席立委,國內政治上立場傾中的勢力仍守住基本盤。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承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