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專文:兩千三百萬人在獨木舟上—為什麼歐洲應該關切台灣的未來

2020-01-01 05:50

? 人氣

圖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陣營舉行「 國政領航、台灣富強,大台中勝選晚會」,大雨之下民眾踴躍出席。(盧逸峰攝)

圖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陣營舉行「 國政領航、台灣富強,大台中勝選晚會」,大雨之下民眾踴躍出席。(盧逸峰攝)

《柏林脈動》(The Berlin Pulse)是德國一年一度的外交及國際關係專刊。作者群包括學者、智庫專家、政府官員。今年最新出刊的《脈動》特別做了中國專題,作者有五位,分別是:中國的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日本眾議會議員Minora Kiuchi、巴黎的中國問題專家Francois Godement、曾任澳洲駐華大使,現任外交及貿易秘書長的Frances Adamson,以及台灣的龍應台。本文為龍應台專文譯稿。

反對黨公布2020總統候選人名單的那一天,我在台北和知識圈的朋友們午餐。那悲觀的,用問句來表達自己的悲觀,譬如,「你覺得台灣還有多少年?」那樂觀的,用黑色幽默來表達樂觀,譬如,「感謝老天。香港讓他們太忙了,沒時間管台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跟德國一樣,台灣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貿易順差,在2018年是831億美元。百分之四十一的對外貿易針對中國,中國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隨著近年來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緊張,反對黨(國民黨) 憂慮市場的優勢無法持續,而執政黨(民進黨) 則選擇強化選民對北京的不信任來抵制中國的影響力。執政黨最近提出的國安新法可能將任何被認定為為中國宣傳者入罪。

和歐洲一樣,台灣人對中國的感受也是複雜的。 當中國代表的是活躍的經濟機會時,很多台灣人就容易所謂「親中」,當中國代表的是壓迫和可能的入侵時,很多台灣人就是所謂的「反中」。問題是,中國兩者兼備。後果就是,台灣內部的分歧遠遠超過了僅只是政治和經濟的層面。

如果你知道台灣是如何一路走來的,你會覺得它今天變成一個民主社會真是一個不得了的成就。沒有革命,一黨獨裁四十年的國民黨,不管你說它是自願還是被迫,放下了政權,分享權力。沒有流血,昔日牢裡的政治犯變成今日的立法者和政治領袖。1987年解嚴以後,政權的交替基本上公平而有序地進行了三十年。

龍應台在《柏林脈動》(The Berlin Pulse)發表文章。
龍應台在《柏林脈動》(The Berlin Pulse)發表文章。德國編輯在文末放了一個德國的民意調查圖表,提問是:「面對中國,你認為德國應該更強力保護自己的政治利益,即使犧牲經濟利益?」答案:贊成 76%∕反對 19%

台灣安靜地進行了三十年的民主,時間幾乎和它的國際孤立一樣長。美國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是,就如同當年對於德國,美國也扮演了安全守護者的角色。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國宣布要把軍售台灣常態化的同時,中國也宣布,它在台灣海峽及其領空,要把軍艦和戰機的演習常態化。

所以台灣民主的威脅其實是雙重的。比較明顯的是中國的威脅,這個威脅,往往超出台灣本身的控制能力。一個不那麼明顯的威脅,卻是內部自製的。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熱切拿這個威脅做為政治資本,刺激集體恐懼來強化部落式的愛國主義。這種操作的成功,對台灣的民主制度和機構本身,是個真實的危險。

國際上那些純粹為了攻擊中國而故意把台灣捧在手心讚美的人,其實讓我坐立不安。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為民主付出了代價,很大的代價,而得到今天的成果。這個成果,太珍貴了,不可以變成別人或別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拿來玩弄的籌碼或棋子。

德國的歷史是特殊的。德國的人民親身目睹了,如果不戒慎恐懼地去維護,一個開放合理的社會制度是如何容易地瓦解,一夜之間可以被獨裁取代。經歷了二戰,又擺脫了共產黨的歷史爭取到自由,德國可能比很多其他國家更容易理解台灣人的困境和追求。道德勇氣的來源往往是歷史的痛苦。身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德國有責任為世界的和平做出最大的努力,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但是,歐洲憑什麼一定要關心台灣呢?

首先,如果沒有台灣模式,全世界大概就都得接受一種說法,就是,儒家文化和民主制度是無法相容的,而所謂「中國模式」就是唯一邏輯、不可避免的現代中國。台灣的存在證明了一件事:未必如此。

第二,台灣本身的努力值得世界的尊敬。沒錯,如果中國是一艘航空母艦,那麼台灣只不過是一葉孤零零的獨木舟。可是在這個獨木舟上有兩千三百萬人正在追求一種有自由、有尊嚴的生活方式。如果台灣是歐盟的一個成員,就人口論,台灣就是二十八個成員國(英國脫歐後二十七國)中第七大國,比波蘭稍小,但比荷蘭和比利時大。以經濟購買力來看,台灣更是名列全球第二十二。所以,歐洲可以想像剝奪波蘭人或者荷蘭人對生活方式和政治體制的選擇權利嗎?(譯者:小編)

*作者為知名作家。前文化部長。本文原刊《柏林脈動》(The Berlin Pulse),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