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察》風向變了?韓國瑜「落跑」效應發酵,低政黨色彩的罷韓遊行催出爆滿人潮

2019-12-21 23:29

? 人氣

罷韓遊行21日登場,人潮直到晚上還未散去。(Wecare官方提供)

罷韓遊行21日登場,人潮直到晚上還未散去。(Wecare官方提供)

1221Wecare台灣大遊行今(21)日在高雄正式登場,主辦單位自稱超過50萬人參與,並高喊「現在是罷韓的起點」。綜觀此次的遊行,雖然發起人尹立曾任陳菊市府時期的文化局長,但民進黨幾乎完全淡出,讓外界沒有政黨動員的印象,同時高雄民眾普遍對於剛選上市長的韓國瑜就馬上落跑要選總統感到不滿,才催出如此壯觀的人數、聲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遊行的過程中,民眾幾乎都自主到場,原訂1點半出發,因人數過多要重整隊形,還延後到兩點才開始走,同時主辦單位原規劃僅租借五福路西向東兩線道,最後因人潮太多還是雙向封閉,甚至有許多人自然溢出。會有這樣的規模,甚至參與人數遠遠大於預期,也超乎原本主辦單位的設定。

遊行人數超乎預期  補課學生隔牆聲援

由於今日是學校的補課日,所以遊行隊伍經過高雄高商、新興高中、高雄女中時也自主噤聲,不喊任何口號,但校園內卻有許多學生在擠到校門口、圍牆邊高聲呼應「韓國瑜下台」等口號,甚至在高雄女中的屋頂,也有學生手拿「罷韓」的看板,並有許多學生回應遊行民眾的訴求,現場遊行民眾也高聲回應。

20191221-罷韓遊行的過程中,校園內卻有許多學生在擠到校門口高聲呼應。(黃信維攝)
罷韓遊行的過程中,校園內卻有許多學生在擠到校門口高聲呼應。(黃信維攝)

甚至在看到遊行隊伍中的「撐香港」大隊經過時,不管是哪間學校,都有學生高喊「香港加油」、「台灣不要變成香港」,可見許多年輕學子對於時事的高度關注。

相對於許多自發性群眾參與,民進黨從遊行籌辦過程開始就刻意低調、淡化色彩,近期的論調也幾乎都是「尊重」主辦單位。雖然一度傳出黨內有人因對罷韓、挺韓同日舉行恐有衝突產生疑慮,而建議延辦,但最終罷韓遊行仍然按時舉辦。而在今日的遊行中,雖然有綠營民代參與,但除了少數議員擔任大隊長外,大部分的綠營人士都相當低調,就是不願再給外界做文章的機會。

民進黨高雄立委部分,現場包括邱志偉、李昆澤、劉世芳、許智傑在特定路口發放水給民眾,遊行地點的選區立委趙天麟則設了多個「加油點」,他本人在各點穿梭,替參與遊行的民眾加油打氣。各立委表示,大家事前有先分派要站的路口,同時準備上百箱不等的水,但都迅速發完,代表人潮真的很多,同時也有刻意低調,不要太引人注意,就是贈水、替民眾打氣,期盼默默表達對遊行群眾的支持。當然也有不少民眾找立委們簽名,甚至高喊加油送暖。

20191221-罷韓遊行21日登場,人潮在道路上聚集。(Wecare官方提供)
罷韓遊行21日登場,人潮在道路上聚集。(Wecare官方提供)

對於民進黨的民代幾乎沒有參加、也沒特別露面,有高雄民眾覺得很好,因為這本來就不是政黨的造勢,而是一場公民運動,會有這麼多人願意站出來,主要是對韓國瑜的不滿,不是為了哪個政黨拉抬選情。

而主辦單位在遊行結束於舞台演講時,也感謝默默參與、關心的民代們,而以「罷免韓國瑜」為主軸的遊行,也沒有喊出在明年的選舉,要支持任何總統、立委候選人,僅有說要支持保衛台灣主權,不要讓台灣變成下一個香港的人選等言論。現場在尾聲時,也先播放「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旋律,演講也多次提及「香港反送中運動」,隊伍中更有「撐香港」大隊,主辦單位就是要直述,民主有除錯機制,但是選錯人,台灣可能會變成下一個香港。

參與人數、年輕人都非常多 「風向確實有改變」

去年陳其邁參選市長時,在投票前一周也參與「weCARE大氣球遊行」,當時主辦單位僅估計最多有8萬人參與遊行,今天的遊行人數足足是去年的6倍多,同時現場也有許多跨越各年齡層的人自主參與,年輕參與者也非常多。地方人士認為,對於選舉來說,年輕人的投票意向沒有固定,去年投給韓的年輕人很多,但是今天也有許多年輕人站出來,甚至發揮創意,對韓國瑜落跑、沒政績極盡各種嘲諷,可以說是「風向確實有改變」。

對於這次的遊行,高雄地方人士認為,當然遊行人數很多,但是不能以遊行人數多寡來象徵對哪個政黨的選情加分,相較韓國瑜陣營的挺韓遊行就是造勢、市長保衛戰開打,罷韓遊行民眾要表達對他選上不久就落跑、亂講話等「荒謬做法」的不滿,是橫跨各個世代,重點是在於民眾要表達訴求,「高雄不是讓韓國瑜為所欲為」。該人士指出,參與遊行人數超乎預期,但能否持續凝聚「反韓」民意,並在接下來連署達到最終「罷韓」目標,如同主辦單位所說「今天只是起點」,尚待觀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