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正觀點:台灣高齡化、少子化雙向衝擊的因應之道

2019-11-30 07:00

? 人氣

「學習處理與轉化自己的情緒,與情緒和平共處。」
倘若能將「情緒教育」藉由各種形式,結合專業與教學,從社會文化的氛圍中加以強化,從小學基礎教育開始,向下紮根、向上延伸,改變學生情緒行為的處理想法與方式,或許遠比悔恨式地討論刑罰、建立「篩選方法」等,更加有實質的助益。(示意圖,unsplash)

如同先前提及,心理健康政策常侷限於「衛生福利單位」。一方面當然使得政策不容易全面推行,阻礙了心理健康的正向氛圍;另一方面,由於不易互通有無,而使得各單位自行其政,使得心理健康政策作為易「疊床架屋」,也造成資源運用的浪費。欲有效避免此情形持續惡化,可由「橫向連結」與「縱向連結」兩者配合,產生最大化之效果。在「橫向連結」部分,其實多年來各單位亦已存在眾多心理健康相關之政策作為;因此,好的心理健康政策方向,應該是利用現今智慧科技的基礎,將各單位的心理健康相關政策加以整合!無論是「由上而下的議題式政策」,例如:藥酒癮防治或失智症醫護,或是「由下而上的主題式政策」,例如:創傷事件之心理處預,做最佳化的效能整理。在「縱向連結」部分,應將心理健康之專業人員,例如: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等,跳脫原本以醫院為基的醫療模式,轉以「醫療←→社區←→居家」的「連結模式」,讓專業能走進社區、走進家庭,串接起真正「以民眾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服務。舉例來說,失智症的心理健康處預政策,即是可運用此連結模式的最適典範。其中包括「失智識能的推廣」、「認知友善社區的建置」、「社區活動←→居家訪視的連結」與「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支持」等,皆是以全觀式(holistic)的角度來建立一個重大心理議題的健康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心理健康的議題極為廣泛,而不容易有短期且立竿見影之效。心理健康也很容易成為「口號式的重視」,但實際在執行層面的困難,卻視而不見或逃避不加以改變。然而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兩大社會衝擊之下,在任何有利於民眾的政策之下,應建立起更堅固的基石。我認為這樣的基石必須以「心理健康」為主軸,分別在政策與法律面將「心理健康促進」融入於民眾的概念與生活中,如此得以使社會安全網絡更加完備。有鑑於此,可考慮:

(1)在政府組織中,建立獨立之「心理健康」主責單位,整合各式心理健康相關之政策。

(2)推動「心理健康促進法」,讓心理健康與醫療領域轉型為「相輔相成」而非「從屬關係」。

依照上述理念,得以將心理健康之平台妥善建立,始有可能建立「心理健康為基礎的社會安全網絡」。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臺灣社區醫療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