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分析:台灣成了川普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2016-12-07 16:17

? 人氣

尚未上任的川普接連做出讓人不明所以的外交舉動。(BBC中文網)

尚未上任的川普接連做出讓人不明所以的外交舉動。(BBC中文網)

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爭議讓人再一次注意到他應對北京的戰鬥作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位總統當選人接聽了台灣領導人蔡英文的電話,打亂了美國將近40年的慣例。

這是對「一中政策」的基石前所未有的冒犯。在此政策下,台灣被認定為中國的一部分,而非獨立國家。

這還引起了人們關心川普是否真要遵守競選承諾,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

中國一向把台灣視為其核心利益的重中之重。自國民黨政權1949年於內戰落敗,退守台灣以來,中國一直強調台灣是個叛變的省份,早晚要跟大陸統一起來。

1979年,美國同意跟從中國的政策,承認北京而非台北政權。「一中政策」此後一直都是這段關係的基礎。

美國總統尼克松(左)在北京的宴會上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右)祝酒(2/1972)
尼克森(Richard Nixon)成為中共建政以來首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在此利害關係之下,一些中國事務專家與政客認為,喜歡即興外交的川普是在不知不覺間淌了渾水。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裏的頭號民主黨籍亞當・希夫(Adam Schiff)對BBC說,各方互相矛盾的說法讓這次交流聽起來很偶然:「我不認為這背後存在著什麼策略。我想,那些想要把這推銷成『這其實是一次深思熟慮的風向改變』的想法,是有莫大的疑點。」

川普與他的副總統當選人彭斯(Michael Pence)最初是要把事情淡化,把它說成是一通台灣主動打來的禮節性電話,與政策無關。

但隨後越來越多的報導巨細無遺的透露了中國鷹派與親台派如何影響川普身邊那些為這通電話牽線的顧問。

然後川普慌忙的發了一堆推文,批評北京的經濟與防衛手段,表明他絶不後悔,也沒擺出姿態要重申「一中政策」。

保守派傳統基金會的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Walter Lohman)說:「我想那(電話通話)是預先安排的,刻意的,川普也知道這是什麼一回事。」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通話本身而言,這談不上是政策改變。

雖然過去多任美國總統均自我約束,不接這樣的電話,以免中國不高興,但「一中」協定本身並無明確禁止美國與台灣領導人之間有任何接觸。

而據美國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季辛吉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說,打從1979年起就有人批評華盛頓對待台灣的手法。

這在共和黨員之間尤其明顯,他們當中有不少人與之有長久的個人甚或商業往來,而且這個民主國家相比於北京更像一個彼此想法相近的盟友。

習近平(左)與奧巴馬(右)在華盛頓國宴上祝酒(25/9/2015)
2015年習近平訪美,歐巴馬總統設國宴款待。

洛曼說,川普的顧問之間在談的並非承認台灣,而是要讓美國與其互動的渠道常規化,而這並不意味著要推翻「一中政策」。

北京會否這樣看倒是讓人懷疑。

就川普候任總統而言,他既沒有出台對台政策,也沒有出台更廣泛的對對華政策——或者說根本沒有任何可辨別的政策。

但之前的競選演說卻有特別火爆的言辭。

作為參選人,川普指控中國透過其貿易政策「強暴」美國,威脅要向中國貨品開徵懲罰性關稅。

強硬派共和黨員都歡迎這通台灣來電,並視為川普當總統後會繼續對抗中國的證據。

聯邦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對福克斯新聞台(Fox News)說:「他向北京的那些獨裁者表了個態:他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一些人認為總統當選人想要利用台灣作為獲取更佳經濟協約的談判籌碼。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克羅寧(Patrick Cronin)說:「尋找辦法加強與提升與台灣之間的聯繫以及對台灣的支持,這想法不但肯定會讓中國發瘋,還同時讓我們對中國多了一些槓桿力。」

「因為要是我們不滿意這整體關係的話,這就會成為個新常態。」

迄今為止,中國還是相對的克制,怪罪於蔡英文「搞小動作」。

對Twitter罵戰的回應倒是強硬一點——官方《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警告說:「給中美關係製造麻煩,就是給美國自己製造麻煩。」

但北京還是留有外交餘地來跟特朗普政府構建新關係。

戴博則預測這將是在對抗聲中度過的漫長調整過程,因為新政府似乎從根本上將中美關係視為競爭關係。

這有可能留下更小空間去發展像歐巴馬總統那樣的關係,更強調氣候變化、圍堵北韓核軍事化那樣的國際議題。

戴博說:「在台灣問題上給川普提意見的那些人對(通電話的)結果很滿意,這有可能意味著同類行動將繼續推進。」

蔡英文在台北投票(16/1/2016)
蔡英文今年年初當選台灣總統。

即便如此,中國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回應以後的挑釁行為。

而且按照歐亞集團的桑普特(Meredith Sumpter)之說,中國將「以直接而可能成比例,但又損害美國商業利益的方法」來回應。

從經濟上來說,這關乎到許多的貿易與投資。

一旦觸及安全問題,中國也許會考慮在南中國海爭端與北韓制裁問題上到底要走得更進取還是不那麼進取。

而且它從未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也就是說台灣人民可能最終要付出最大的代價。

下月當蔡英文出訪中美洲時,中美關係將要面對考驗。

她的辦公室否認她將會尋求會見川普交接團隊的報導。

到4月,美國財政部將發佈「貨幣」報告,川普可能將採取行動標籤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這將是另一次考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