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染上「日本症」 日央行前總裁白川方明:通縮不是問題,重點在提高人均生產力

2019-11-22 09:20

? 人氣

白川指出,央行擔當流動性最終供應者的角色,有其必要,美聯儲發動第一次量化寬鬆以避免金融系統崩潰也是有效對策。但如果將第一次量化寬鬆(QE1),與後續的QE2、QE3相比,後續的經濟刺激效果就不如預期,若比較歐美日等經濟體在各自景氣循環頂點之後的GDP走勢,1990年代的日本與2007年以後的歐美並無明顯差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外,以美國為例,在實施第一次量化寬鬆政策後,美國失業率開始觸頂下滑,但QE2、QE3實施後,美國失業率雖然維持持續下滑的走勢,但從失業率走勢線圖分析,QE2、QE3的實施與否,並沒有造成明顯的改變。

20191121-日本、日幣、日圓、日元。示意圖。(取自Maccabee@pixabay)
長期的貨幣寬鬆政策能否帶動全球經濟持續成長?示意圖。(取自Maccabee@pixabay)

長期的貨幣寬鬆政策能否帶動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對此抱持懷疑態度的白川在演講中總結,「什麼是日本病?就是日本及各國學者很不幸地,誤將解決通縮現象,視為當今經濟最大挑戰,並未處理結構性低利率環境的根本成因,也就是人口高齡化後,人均生產力成長下滑的結構性問題。」

白川表示,對持續的量化寬鬆效果抱持懷疑態度的聲音並不孤單,就連前美國前財長桑默斯都認為,以目前歐美已開發國家,已經連續10年低於通膨區間,市場甚至預期低利率環境將再維持30年,「各國央行單靠訂定通膨目標區間、公開市場喊話,甚至藉由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操作,已經不足以因應目前經濟挑戰。」不應該再把「央行總是有能耐透過貨幣政策設定通脹率」的迷思視作公理。

「為何量化寬鬆對總體經濟效果有限?」白川解釋,長期的低利率環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導致金融資產價格持續上漲,其結果只是導致人民將「明日的需求,用在今天」,但未來需求總有枯竭的一天。另一方面,量化寬鬆雖然可以貶值貨幣刺激出口,讓經濟快速復甦,但其他國家若採取相同策略,效果也會相互抵消。不此之圖,則是忍受經濟長期結構性低成長。

20191121-第30任日本央行總裁、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特聘教授白川方明(前左一)出席2012年10月11日於日本東京舉辦的G7財務大臣・中央銀行總裁會議。(取自State Department photo by William Ng@wikipedia)
第30任日本央行總裁、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特聘教授白川方明(前左一)出席2012年10月11日於日本東京舉辦的G7財務大臣・中央銀行總裁會議。(資料照,取自State Department photo by William Ng@wikipedia)

日本自90年代經濟成長率減緩,外界都以「失落的10年」形容日本,「但日本經濟真的是已開發國家中最糟的嗎?」白川質疑。如果考慮日本社會從90年代開始,就步入高齡化社會,以工作人口人均GDP表現來看,日本經濟過去20年的表現,其實比美國以及其他G7國家要高。

白川強調,他今年已70歲,日本社會去年新生兒人數,已經掉到只有90萬人,「工作人口的減少才是經濟最大的挑戰,」白川表示,很多人指責日本央行無法透過更積極的貨幣政策,扭轉通縮問題,但是日本通縮現象背後,有更重要的結構性問題有待解決,「即使日本央行將通膨提升至2%,仍然無法改變日本經濟基本面,包括工作人口減少等問題,日本經濟最大挑戰是永續性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提高生產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