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愛國精神支撐漫長血腥的戰爭,是自欺欺人:《時代的驚奇》選摘(3)

2019-11-21 05:10

? 人氣

第二屆大陸會議簽署美國獨立宣言。油畫約繪於1783年。(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第二屆大陸會議簽署美國獨立宣言。油畫約繪於1783年。(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華盛頓讚揚美德與愛國精神,可是他也深知單靠這些絕對無法贏得戰爭。「大家可以盡情想像,可以談論愛國精神,可以從古代故事中舉出一些愛國精神造就的偉大事蹟;但是如果有人把愛國精神當成支撐一場漫長血腥的戰爭的充分基礎,終究會發現這是自欺欺人。」華盛頓是個堅定不移的現實主義者;他相信驅使人的主要動力是自利,他稱之為「利益」(interest)。一七七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他嚴正告訴大陸會議的主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一旦因為激憤而怒火中燒,就會匆忙而且欣然地提起武器。但在最初的情緒消退之後,如果期望……他們能夠受到利益以外的原則所影響,即是尋求從來不曾發生過,而且恐怕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你如果對士兵說理,指稱他追求的目標極為良善,而且他爭取的也是無可估量的權利,那麼他會耐心聆聽,並且承認你所言不虛,但接著他會指出這些理由對他或別人都不是太重要—軍官的回應沒有不同,只是會再加上一句話,聲稱他的薪水不足以支應生活。……因此,那些秉持公正無私原則行事的極少數人,相較之下不過只是滄海一粟而已。所以,明白可見的一點是,既然這場戰爭不太可能在一天內結束……你就必須要有優秀的軍官。根據我的判斷,要獲得這樣的軍官別無他法,就是必須把軍隊建立在可長可久的基礎上,並且給予軍官良好的薪資。……如果想要仰賴民兵,我可以保證,等於是倚靠著一根斷裂的拐杖。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大陸會議與美洲各州仍然持續抗拒他試圖建立以及支持一支常備軍的努力。不過,服役的時間終究獲得延長,招募的兵員也以戰爭全期為役期。

在波士頓圍城戰延宕未決的同時,兩支分別由兩位英勇指揮官率領的美洲軍隊對加拿大發動攻擊,但雙雙在魁北克戰敗。在華盛頓的命令下,阿諾德上校(Benedict Arnold)率領一千兩百名左右的士兵,艱苦跋涉穿越緬因荒野前往聖羅倫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這段旅程極為困難,許多人都半途回頭,還有些人死在途中。士兵後來只能靠著吃樹皮與鞋子的皮革果腹。不過,倖存者還是在一七七五年十一月抵達魁北克,發動了圍城攻勢。蒙哥馬利准將(Richard Montgomery)則率領一支人數相當的部隊,從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的湖畔北上,攻占了蒙特婁。接著,蒙哥馬利順河而下前往魁北克與阿諾德會合。在一七七五年最後一天的夜裡,在一場大雪暴當中,阿諾德與蒙哥馬利分別從城市兩側同時發動攻擊,結果雙方都遭到驅退且損失慘重。阿諾德的腿部受了重傷,蒙哥馬利更是臉部中彈而不幸陣亡。數以百計的美洲官兵若非喪命即是被俘。倖存者勉強維持著圍城的態勢,但後來因為營區爆發天花疫情而撤退。大陸會議企圖把加拿大拉進革命行動的計畫以失敗收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