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新貧族大量現身:《停滯的年代》書摘(3)

2016-11-26 06:10

? 人氣

技術性失業

現代勞動力正日益階層化,掌握必要技能的少數人可以找到薪酬優厚的工作,但絕大多數的新職位是低薪的服務業工作,例如零售、休閒、餐旅、保安、老人照護和健康照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工會爭取到的若干優厚工作條件,如今已遭削減。地位穩固的勞工或許還能享有月薪(而非時薪)工作、相關福利和免遭隨意解雇的保障,但愈來愈多新工作只是臨時工,或採約聘制(往往僅提供短期合約)。因為津貼和福利減少,實質薪酬減少了。約聘工花時間等開工、請病假、接受培訓或使用必要的工具,往往都不會得到補償。工作和所得保障均大不如前。

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即使能找到工作,起薪也比2007年低10–12%。

勞工遭剝削是相當普遍的情況。許多人無時不擔心失業或組織重組影響自己的工作,因此總是搶著證明自己很稱職。妮可‧格雷思利(Nichole Gracely)是美洲研究碩士,曾經是網路零售商亞馬遜最優秀的揀貨工之一。2012年,她因為抗議公司的某些工作安排而遭開除,此後一直失業。她撰文表示,她過著無家可歸的貧窮生活時,最壞的時候也好過她在亞馬遜工作時的最好日子。

即使在成長中而且有利可圖的美國科技業,許多大公司也遭指控串通壓低薪資。外國勞工受到的剝削最嚴重,例如持H-1B非移民短期簽證的電腦工程師,便在美國受到欺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與調查報導中心(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合作調查發現,一些公司濫用H-1B簽證,經由被稱為「人體商店」(body shops)的人力仲介,在沒有確切職位的情況下引進外國的理工科畢業生,在他們找到工作之前,像對待奴隸那樣困住他們。而他們開始工作之後也不能換工作,因為雇主可以向他們收取懲罰性費用。

中國承包外國的工程時,往往會雇用中國的勞工,藉此壓低成本,同時規避工程所在國的勞動法規。中國承包商與外國當地勞工爆發衝突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是暴力衝突。

各行各業的勞工無論掌握怎樣的技術,如今都面臨凱因斯所稱的「技術性失業」(技術演變造成的失業)。曾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好事,因為它能減少低技術的無聊工作、提高就業流動性,以及提供更多就業和生活方式選擇。經濟學家讚美新的知識經濟、生物工程經濟或綠色經濟,他們認為短暫失業的勞工將變得有學識、有技術,可以找到必須動腦而且高薪的新工作。比較審慎的人則認為,這是一種別無選擇的情況。

新貧族大量現身

戰後社會是建立在高薪的好工作上:「20世紀底特律裝配線衍生的最重要模式是,藍領工人可以晉身中產階層。」如今受壓榨的中產階層淪為「無保障者」(precariat)或「不安全的無產者」(precarious proletariat)。「無保障者」原本是指工作沒有保障的日本勞工;在企業致力壓低勞動成本的情況下,這種勞工如今占日本勞動人口逾30%。以短期合約雇用勞工是全球現象。自2009年以來,英國就業大有成長,但職位的類型和品質改變了。2007年之前,新增職位僅16%屬自雇類型。到2014年時,這個比例已大增至45%。外包和約聘的威脅,創造出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所講的「勞動後備軍」,永久地限制就業、薪資和工作條件。股市投機客傑‧古爾德(Jay Gould)曾說「你可以請一半的工人去毀滅另一半的工人」,如今看來他確實有先見之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