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的頭就掉下來了...」伊斯蘭國學校教出小小殺手 華郵專訪8歲「哈里發學徒」

2016-10-15 12:21

? 人氣

伊斯蘭國竟訓練兒童成為殘忍的殺人機器。(美聯社)

伊斯蘭國竟訓練兒童成為殘忍的殺人機器。(美聯社)

從敘利亞的伊斯蘭國(IS)佔領區出逃的譚姆(Taim)向《華郵》記者要來紙筆,屁股下坐著的沙發襯著他8歲的瘦小身材,顯得不合比例地巨大。他坐立不安地開始回憶,一邊說著話、手裡也忙不迭地跟著畫上幾筆。在他童稚的筆觸下,勾勒出兩個男人的形象:一人獨眼、一人禿頭,場景是他從小玩耍的公園,但如今整座城市已被伊斯蘭國佔領。 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畫筆下的陰暗記憶

「我不要記起來」、 「他(禿頭男)看起來很生氣,用左手抓著另一個男人(獨眼男)、右手則握著什麼;另一個男人缺了一隻眼睛。」譚姆略帶天真地指指畫中的獨眼男,深怕記者沒有看清楚他畫中想要表達的意思。「你有看到嗎?他們已經先把他的眼睛拿掉了。然後另一個男人(禿頭男)站在他身後,之後獨眼男的頭就掉了。」他纖瘦的手指又指著頁面上,那顆被砍下的頭。 「他的頭就掉下來了。」譚姆又重複說了一次。他閉上眼睛,就像要驅走腦中的畫面一樣地咕噥著,「不要,我不想要記得這個。」 

6歲成「哈里發學徒」 斬首畫面揮之不去

譚姆的際遇並不是特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成立至今已2年,估計受佔領區人口有600萬人,其中約有200萬人年紀小於15歲,佔總人數的3分之1。這些孩童即便年幼,仍難逃伊斯蘭國的魔爪,只要年滿6歲,就必須進入伊斯蘭國成立的學校裡,接受伊斯蘭國極端教義的洗腦,成為「哈里發學徒」,同時學習拿槍、使用手榴彈等戰鬥技術,有時也會被迫觀看血腥的處刑場面。等到青年時期,他們就會被「老師」鼓勵成為自殺炸彈客,等待隨時為伊斯蘭國所用。

在伊斯蘭國的「統治」之下,就連從家裡走路到鄰近公園的短短路程,都可能撞見街頭遭斬首的橫屍。公開處刑幾乎天天都會在城中的主要廣場上發生,頻率多到連譚姆這樣的孩子,都親眼目睹過好幾次斬首,他甚至還能夠生動地描述那蓄鬍的劊子手,是如何一手抓著受刑人的頭、另一手跟著削砍掉它。譚姆在訪談中用圖畫描下斬首畫面,「流了好多好多的血。好⋯⋯多好多的血!」 

伊斯蘭國系統性培養殘忍人格

在伊斯蘭國佔領之前,譚姆的生活圍繞著家庭、學校、還有玩樂的時光。譚姆是個愛上學的孩子,但當家鄉被這群「留著鬍子的人」佔領之後,學校就被關閉、改成了軍事基地,而當幾周後他們被允許復學時,上學的景象已經變得全然不同。他們的教室會有伊斯蘭國戰士巡邏,發給他們糖果和小玩意,「但當開始上課的時候,他們對變得非常嚴肅。在課堂上,他們主要教我們跟伊斯蘭有關的事情。」

譚姆回憶,課堂上的老師曾經和他們說過一則先知穆罕默德懲罰一幫駱駝盜匪的故事,在故事中,先知將他們的眼睛挖出、還把他們的四肢砍去。研究伊斯蘭戰爭文學的專家歐里多特(Jacob Olidort)對伊斯蘭國的教材進行分析後表示,對於認知仍處於發展階段的孩童,這則故事中殘忍的啟示被照單全收地視為真理,這群孩童進而習慣伊斯蘭國的暴虐行為、也不敢違反「教義指令」。透過教育的手段,伊斯蘭國不僅只是創造信徒,還要塑造戰士、殺手。 

利用子女監視父母 隱匿不報「當心進墳裡」

除此之外,伊斯蘭國的課堂上也教授算數、寫字,但會在一旁配上槍枝、戰車和手榴彈等圖片;而對年長一些的學生,則會教導科學和歷史學科知識,從中神聖化殉教行為、或是聲稱伊斯蘭國的創立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成就等。 但對譚姆而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並不是發生在課堂中。

他記得很清楚,「老師」總會要孩童們當「抓耙子」,監視自己的父母在家是否有違反教義的行為、或是任何膽敢反叛組織的意圖。有一次,老師們甚至將全班同學帶到附近的一座公園,示意他們圍住一窪坑洞,並且告訴他們,這是不聽話的人未來的墳墓,如果任何人敢隱匿父母的違法行為,「他們就會把我們丟進坑裡。」 

青年訓練營培養「自爆按鈕」 以榮譽心誘使孩童效忠

還有一次,譚姆跑回家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興奮地對著父母宣布自己被選入青少年特殊訓練營,並且堅持離家進入營隊,還指控阻止他的父母是「忽略他的信仰教育」。對當時年僅6歲的譚姆而言,訓練營是個充滿好玩活動的地方,有運動、競賽、練習、以及大量的教義灌輸,在那裡,他不僅有原本學校的朋友、還可以交到來自埃及、巴基斯坦、烏茲別克的外國朋友。

除此之外,訓練營對「被選上」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殊榮和身分肯定,「他們說只有特別的男孩才可以來這裡,也就是最優秀的人。在這裡,他們也會強化我們的信仰,教我們更多的信仰律則、運動、還有如何成為聖戰士。」在訓練營的課堂中,指導者還會好幾小時不間斷地讓他們觀看由伊斯蘭國戰士所拍攝的暴力影片,展示他們戰鬥、以及斬首異議分子的過程。

從事極端主義暴力行為研究的精神治療專家斯貝克哈德(Speckhard)曾訪問過從伊斯蘭國訓練營中「結訓」的孩子,並且提出分析,「伊斯蘭國利誘年輕男孩進訓練營,並且投注大量資源,將男孩們訓練成絕對服從與效忠的戰士。」訓練營同時也是培育自殺炸彈客的最有效方法,「因為孩童是最好操縱的對象。」

在一次訪問中,一位15歲的敘利亞男孩歐瑪(Ibn Omar)描述,營隊中的男孩會爭相搶奪成為「按鈕」——也就是自殺炸彈客。「按鈕」的比喻來自於營隊中的指導者,13歲加入訓練營的他告訴斯貝克哈德,「他們會教導我們車子的構造,當你走向車子的時候,只要去按某個按鈕,車子就會爆炸。他們教我們要走進異教徒群眾之中,把自己當成按鈕一樣按下炸開;他們教我們:『按下按鈕,你就會上天堂』。」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華郵》記者形容這名敘利亞男孩「充滿魅力」,提到當女記者詢問他的年齡時,他卻調皮地反問對方同樣的問題,並且補了一句,「不用擔心,我知道女人都喜歡聽到自己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達伊沙(Daesh,阿拉伯國家對伊斯蘭國的稱呼)的一個男人曾經告訴過我,要學會這件事情,這樣子我未來的婚姻才不會出問題。」

另一方面,譚姆與家人幸運逃出敘利亞、來到歐洲展開新生活,卻又面臨認知上的混亂,因為他過去在伊斯蘭國所學,似乎與他現在的處境不太符合,「有些時候,他會略帶驕傲地講述他從伊斯蘭國老師那裡學到的事,關於什麼是對的、什麼又是錯的,也會吐露一些他對軍事的瞭解。」對譚姆來說,現在他所在的這片土地,是過去伊斯蘭國老師口中那個可怕的「異教徒國度」,但他現在其實還挺喜歡這裡的。 

「我是他們的人了」 難以逃離的暴力與血腥

專訪譚姆的《華郵》記者梅肯尼特(Souad Mekhennet)與沃瑞克(Joby Warrick)事後回憶:「譚姆在前一秒會開心地笑著和你描述,他有多喜歡在歐洲的新生活、或他多喜歡玩他的新玩具,但有時候,當我們討論到他在敘利亞的生活、或是提到伊斯蘭國時,他臉上的笑容會馬上消失,還會用手蓋著自己的眼睛,抗拒回憶他在敘利亞家鄉的恐怖經歷。」

譚姆的母親如今正在為這位年僅8歲、卻已歷經風霜的長子尋求身心創傷重建的諮詢。他的母親表示,即便譚姆的生活回到正軌,但他的心裡仍然籠罩在伊斯蘭國的陰影之中,有些時候會突然唸唸有詞,深信總有一天,伊斯蘭國又會找上門來。而在這些時候,他的母親說,這個8歲大的孩子會顯得異常地沈靜和滄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